@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2025年05月14日11:50:13 科學 2589

金華山風光秀麗,岩溶地質景觀豐富。近日,專家經過調查,發現金華山上還有豐富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聞

羅店鎮鹿田村公路旁,豎立着一塊「腕足類化石點」的牌子,在這附近山體上,地質專家發現了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腕足動物是一類古老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它們在古生代海洋中非常繁盛。「這套地層主要是二疊紀早期,距今2.8-3億年。這套地層當時環境比較平靜,屬於淺海環境,古生物含量比較多,保存的條件也比較好。」浙江省浙中地質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技術員季澤龍說。

@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聞

據了解,去年雙龍景區邀請相關專家進行了「金華山地質遺迹調查與評價」。根據勘探,金華山上地質遺迹景觀類型多,分佈廣,科普科研價值高,其中國家級6處,省級18處,省級以下21處。更驚喜的是,本次勘察新發現17處地質遺迹。

@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聞

「我們金華山總體的山體,用形象的比喻的話,是一個夾心餅乾。南邊從智者寺到羊甲山,這是霞客古道,裏面的岩石是形成於9億年到8.2億年前。是那個時代金華最古老的岩石,然後羊甲山到鹿田這一帶,這部分是金華山沉積岩的精華部分。在北邊,從鹿田一直到蘭溪,這套火山岩形成於1.5億年到1億年前,寬度也有8公里。」浙江省浙中地質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技術指導張斌元介紹。

根據這些海洋生物的發掘,專家確定金華山地區在石炭世早期演變為淺海相環境,所以形成了三套富含古海洋無脊椎動物化石的地層。

@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聞

由於三套地層的形成時代和環境等存在着差異,因此古生物種類、數量也較為豐富,常見的有珊瑚、䗴類有孔蟲、苔蘚蟲、海百合、腕足類和雙殼類等,這些可作為省內晚古生代海洋生物群的典型代表。





除了古海洋生物,經勘察金華山長約25公里、寬1公里的石灰岩分佈帶上,至少有50處溶洞。這些溶洞呈層分佈、成群出現、形態迥異、類型眾多,時間跨度8億年的新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這4個時代地層均有發育,這在全國地質公園中十分罕見。

@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聞

這段時間,管理人員發現,這些化石點有被人為破壞的痕迹。「也可能有的遊客路過隨手會在這邊掰幾塊岩石看一看,找一找。但是這種行為不推薦。這次工作也找到了一批古生物化石,交給了景區,後續景區會展示出來給大家參觀學習。」季澤龍說。



來源丨金彩雲客戶端

編輯丨張曉君

審核丨戴   翔
監製丨魯杭燕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全球首例:我國量子密碼技術實現雙重加密里程碑 - 天天要聞

全球首例:我國量子密碼技術實現雙重加密里程碑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綜合科技日報、經濟參考網消息,中電信量子集團近日發佈了全球首個融合量子密鑰分發(QKD)和後量子加密算法(PQC)的分佈式密碼體系。該體系創新融合 QKD 和 PQC 技術,可提供端到端抗量子計算的密鑰分發與
2025年梅雨時間表來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準備 - 天天要聞

2025年梅雨時間表來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準備

「三秋梅雨愁楓葉,一夜篷舟宿葦花」,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我國長江中下游以及江淮流域,將迎來連綿數日的降雨,而且雨量集中且強度大,此時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節,因此民間把這段降雨時期稱之為「梅雨」,也叫「黃梅雨」,又因高溫高濕的特點,很容易導
新華社權威快報丨將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我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發射 - 天天要聞

新華社權威快報丨將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我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發射

記者5月14日從浙江省新型研發機構之江實驗室了解到,隨着太空計算衛星星座1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我國整軌互聯太空計算星座「三體計算星座」正式進入組網階段。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主任王堅介紹,「三體計算星座」是由之江實驗室協同全球合作夥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規模的太空計算基礎設施。該設施將通過在軌...
@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聞

@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金華山風光秀麗,岩溶地質景觀豐富。近日,專家經過調查,發現金華山上還有豐富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羅店鎮鹿田村公路旁,豎立着一塊「腕足類化石點」的牌子,在這附近山體上,地質專家發現了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腕足動物是一類古老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它們在古生代海洋中非常繁盛。「這套地層主要是二疊紀早期,距今2.8...
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博覽會5月13日隆重開幕:科技賦能應急,創新驅動未來 - 天天要聞

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博覽會5月13日隆重開幕:科技賦能應急,創新驅動未來

5月13日,作為「長三角地區5·12防災減災宣傳周」重量級品牌活動之一,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減災和救援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拉開帷幕。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出席並致辭。全國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尚勇,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副主席、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上海新時代城市安全與應急...
應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麼辦?這些知識get一下 - 天天要聞

應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麼辦?這些知識get一下

編者按 地震、暴雨、洪水……災害無情,但正確的逃生避險方法是我們的有力武器。當災害來臨時,你知道應該怎麼做嗎?在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雲南網推出應急科普專欄,和大家一起學習應急避險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防災避險能力。 突如其來的地震往往使人猝不及防時間就是生命,自救至關重要發生地震如何自救?一旦...
膜導航系統為外科醫生裝上「透視眼」,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 - 天天要聞

膜導航系統為外科醫生裝上「透視眼」,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三院」)胃腸外科暨胃腸手術功能保護研究中心新技術應用沙龍上,一款名為DeepGuide的手術導航系統對外發佈。該系統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使胃腸腫瘤手術的系膜完整率從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術應用沙龍現場。甄曉洲...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佈 - 天天要聞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佈

中新網嘉興5月13日電(記者 王逸飛)13日,在浙江嘉善舉行的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暨浙江主場活動上,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佈,這也是長三角首張跨域「生物多樣性圖譜」。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暨浙江主場活動現場。浙江省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