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力」的英雄與「未來感」的科技,一同點亮「2024大城生長」致敬禮

2024年12月30日15:10:28 科學 5563

極目新聞記者 徐穎

攝影記者 鄒斌 宋枕濤 李輝 劉中燦 肖顥 王永勝

12月28日,由武漢市委宣傳部、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聯合主辦的「2024大城生長」致敬禮活動,在新建成的湖北日報傳媒集團楚天演播廳舉行,來自各行各業的代表齊聚一堂,回眸2024年極目新聞報道亮點,共同致敬這座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城市,致敬1000多萬武漢人中平凡又不凡的個體。

「超能力」的英雄與「未來感」的科技,一同點亮「2024大城生長」致敬禮 - 天天要聞

「超能力」的英雄,他們的話語特別質樸

武漢是英雄的城市。英雄城市的背後,站着無數英雄的人。他們是這個城市的底氣。

「超能力」的英雄與「未來感」的科技,一同點亮「2024大城生長」致敬禮 - 天天要聞

當日,被全網點贊的「灰車俠」、武漢市青山區公安分局民警沈鵬,受邀來到「2024大城生長」致敬禮現場。2024年一則由極目新聞首發的新聞視頻牽動着無數網友的心——武漢光谷大道高架上,一輛汽車失控撞向護欄並沿匝道下滑,情況危急之下,後方車輛從側方緊急逼停失控車輛,成功避免災難。這位「果斷出手」的司機,就是路過的民警沈鵬。致敬禮現場,着一身警服的沈鵬一上台就先給了觀眾一個敬禮,現場熱烈的掌聲就是對英雄的回敬。當主持人問他當時是怎麼想的,沈鵬說:「來不及多想,群眾有危險,我必須挺身而出!」主持人問他,短時間內迅速逼停失控車輛,警服之下的「超能力」是如何練就的?沈鵬的回答同樣樸素:「超能力」其實是人民警察的使命擔當,以及長期工作中的點滴積累。

「超能力」的英雄與「未來感」的科技,一同點亮「2024大城生長」致敬禮 - 天天要聞

敬重崗位,成就英雄。特高壓帶電作業的「禁區勇士」胡洪煒也受邀來到「2024大城生長」致敬禮現場。走上一萬多座特高壓鐵塔,成為「走鋼索的人」。他說,這種底氣與勇氣來自崗位精神的傳承。「我們公司帶電作業班曾創造我國超、特高壓電業史上多個第一,班上有很多優秀的老一輩電力人。我覺得是傳承的力量給予我強大的支撐,讓我能夠不斷成長,克難攻堅。」

「超能力」的英雄與「未來感」的科技,一同點亮「2024大城生長」致敬禮 - 天天要聞

致敬禮現場,多個環節科技感和未來感拉滿

武漢是英雄的城市,也是科技創新的中心。「2024大城生長」致敬禮現場,多個環節科技感、未來感拉滿。

視頻中,光谷空軌的炫目,自動駕駛的便捷,每118秒下線一輛新能源汽車的速度,讓在座的武漢人都倍感自豪。

「超能力」的英雄與「未來感」的科技,一同點亮「2024大城生長」致敬禮 - 天天要聞

互動環節中,主持人向觀眾介紹了被譽為數據庫領域「大黑馬」的達夢數據。達夢數據創始人馮裕才56歲起家創業,80歲仍雄心萬丈帶領企業衝擊上市,一步步成為國產數據庫第一股。「2024大城生長」致敬禮活動中,當主持人問來到現場的武漢達夢數據副總經理劉志紅,「與馮老師共事,他對你們最大的影響是什麼?」劉志紅給出的答案是「理想、情懷、專註、熱愛」,且「不管順境逆境,都始終如一」。劉志紅總結達夢成功的秘訣是「掌握了核心技術,始終追求原始創新」。

「超能力」的英雄與「未來感」的科技,一同點亮「2024大城生長」致敬禮 - 天天要聞

「超能力」的英雄與「未來感」的科技,一同點亮「2024大城生長」致敬禮 - 天天要聞

當兩位主持人主持到後半程,兩位主持人的「數字分身」來到現場,「搶」了主持人的「活」,不僅調侃起了主持人,還與現場觀眾熱情互動。現場,張小偉、彭小柳等14位ai數字記者上線發佈,它們將會陸續出現在極目新聞的直播中、視頻里,成為超1.5億極目新聞用戶了解世界、認識武漢的親密夥伴。為讓湖北科教資源惠及更多師生群眾,

由湖北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統籌指導,依託極目新聞建設的「百校百館」平台,當日也宣布正式升級為「百校千館」平台。

「超能力」的英雄與「未來感」的科技,一同點亮「2024大城生長」致敬禮 - 天天要聞「超能力」的英雄與「未來感」的科技,一同點亮「2024大城生長」致敬禮 - 天天要聞

在《一路生花》的歌舞聲中,一幀幀武漢的老城市影像,逐漸被新的城市地標刷新,活動接近尾聲。來自武漢15個區的15位代表走上台依次發言,在他們說話的同時,激光在大屏幕上依次繪出15個區的輪廓,拼成一張武漢地圖。極目新聞「千里眼」繞場環飛一周,又穿梭回武漢地圖,升起「大城生長」版圖,象徵著極目新聞作為這個城市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同行者的姿態。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西安突然狂風暴雨閃電,網民說他拍到了龍!專家回應:可能不大需研究 - 天天要聞

西安突然狂風暴雨閃電,網民說他拍到了龍!專家回應:可能不大需研究

一、狂風雷暴突襲古城,多名網友稱「天上游龍飛舞」5月2日晚,西安市民經歷了一場猝不及防的強雷雨突襲。隨着夜色降臨,原本平靜的天空突然響起一連串震耳欲聾的雷鳴,電閃如晝、狂風呼嘯,有人形容那場景彷彿酒吧蹦迪現場,天空中不時炸出白光,讓整座城市在一瞬間被照亮。然而,就在這場雷暴中,多個視頻在社交平台上引發...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 天天要聞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今天是 5 月 5 日,也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立夏 —— 屬於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的到來,意味着我們已經來到了夏天。通常每年 5 月 5 日或 5 月 6 日是公曆的立夏。「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 天天要聞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五一勞動節,這個屬於勞動者的節日,總是能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對於我而言,勞動不僅僅是體力的付出,更是腦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領域中不斷探索、不斷突破的過程。回顧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機遇、汗水與收穫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裡的這種——看起來特別像「塑料袋」的水母!千萬別碰!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域發現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觸碰!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 天天要聞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通過其微博賬號@nyouyou發佈聲明,打假網傳簡歷。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請微博闢謠儘快清理相關信息。據了解,此類虛假簡歷最早於2023年開始在網絡上流傳,內容涉及對...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 天天要聞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李鑫 攝2025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當天,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在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的托舉下順利升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國空間站上,航天員們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眾對他們在太空中的生活總是充滿好奇,比如,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不穿航天服進入...
五四青年節 | 從「拆家頑童」到「機械人工程師」,「05」後大學生帶「小巨人」跑上馬拉松 - 天天要聞

五四青年節 | 從「拆家頑童」到「機械人工程師」,「05」後大學生帶「小巨人」跑上馬拉松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鄭湘琪】個頭雖小卻氣勢滿滿,身着酷炫銀藍拼色套裝,「E人」屬性拉滿頻頻轉頭揮手……最近,一場人類和人形機械人共跑的半程馬拉松在北京亦庄鳴槍起跑。在一群形態畫風各異的「鋼鐵選手」中,0.75米的「0306小巨人」吸引了不少現場觀眾拍照打卡,直播平台上也湧現着「萌萌噠」「太可愛了」的評價。...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近期各地進入升溫通道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千萬別撿!當地時間2024年3月27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半月灣,沙丘海灘上的藍色水母。數百萬奇異的藍色水母被衝上太平洋海岸的海灘↑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