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2024年06月25日23:42:08 科學 1566

李蘭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間的最美逆行人,70多歲高齡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後,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橫在臉上,令人看了無比的心酸,無比的感動。


如今,李蘭娟院士和愛人鄭樹森院士創辦的「樹蘭醫療」兩次衝擊港股IPO,合計估值約80億。科學家不只有安貧樂道,也能發家致富。科學致富——這話要多講,要光明正大地講。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 天天要聞

疫情期間的「最美逆行人」

大院士也是苦出身

李蘭娟院士出身農門,最初是學針灸的赤腳醫生。通過她不懈的努力,在工作中表現突出,一次次獲得深造的機會,最後居然成為了令人無比尊敬的院士,還創辦了樹蘭醫療,簡直就是人生開掛。

公司估值80億,科學家也能致富

李蘭娟院士的愛人鄭樹森也是院士,在我國肝膽方面卓有研究,最近有些不順——他在2016年的論文中,做實驗的500多個肝臟,提供不出正當的來源。

兩個院士的工資加上院士津貼,一年就有好幾百萬的收入。但這點錢,對於他們開辦的「樹蘭醫療」來說,只是九牛一毛。

樹蘭醫療旗下有醫院,也有生物科技公司。次均挂號費400多,次均住院費2萬多,二人憑藉高超的醫療手段,實現了脫貧致富。

樹蘭醫療向港股提交IPO,估值幾十億!我們不得不驚呼: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 天天要聞

科學也能發財致富

科學能發財,這話要大膽說

以前,我們對科學家的印象,都是安貧樂道,不圖名利的。但隨着時代的進步,我們必須要說:付出得有回報,科學致富有理!只讓科學家奉獻,不讓科學家賺錢,這是落後的價值。

鍾南山院士從鍋爐工到院士,也靠着科學實現了人生的逆襲!尊重科學,尊重科學致富!科學家也能發財,這話要常講!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 天天要聞

從鍋爐工到院士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消防實驗:車窗被炸飛10米遠,降溫噴霧使用不當會爆炸 - 天天要聞

消防實驗:車窗被炸飛10米遠,降溫噴霧使用不當會爆炸

炎炎夏日,暑氣逼人。「搖一搖、噴一噴,一秒降溫、迅速製冷」的降溫噴霧又開始流行,但6月28日大興消防的一場實驗揭示,降溫噴霧在車內密閉空間使用時,如果遇到明火,會引發爆炸和起火。消防部門提醒,謹防「降溫神器」變「傷人利器」!6月28日,北京最高氣溫36攝氏度,下午2點多,迎來一天中最熱的時間。在北京市天交報...
鳥中「大熊貓」現身淮河蒙窪蓄洪庫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淮河蒙窪蓄洪庫

大皖新聞訊6月27日早上6時許,阜南縣攝影愛好者在淮河蒙窪蓄洪庫,再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並且出現了青頭潛鴨與二級保護動物水雉同框的精彩畫面。
喜訊!馬鋼參與項目,獲國家級獎項! - 天天要聞

喜訊!馬鋼參與項目,獲國家級獎項!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馬鋼礦業羅河礦參與合作研究的「地下金屬礦智能開採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據了解,羅河鐵礦電機車無人駕駛系統研究作為該獲獎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合了高帶寬無線通信、電機車移
勇立潮頭大灣區丨共享榮光!看「嫦娥攬月」香港科技如何助力? - 天天要聞

勇立潮頭大灣區丨共享榮光!看「嫦娥攬月」香港科技如何助力?

6月25日嫦娥六號結束53天的旅程返回地球連同來自月球的「土特產」也一併「快遞」到家 6月26日嫦娥六號順利完成開艙取樣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來自月球背面的珍貴「月壤」研究人員希望藉此揭開月球更多的秘密   同心逐夢 共赴蒼穹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容啟亮帶領科研團隊協助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表取採樣執行裝置」...
古藺:如何利用本地資源,為野生獼猴群撐起「保護傘」? - 天天要聞

古藺:如何利用本地資源,為野生獼猴群撐起「保護傘」?

鄧小紅 瀘州觀察 魏傑/文圖「觀景台修好之後,大家看野生獼猴就更方便了,給我們也帶來了更多的人流量,也推動了我們周邊村民擺攤創收。」6月26日,古藺縣白泥鎮菜板村村民邱娟在野生獼猴觀景台的位置擺起了小攤。古藺縣地處烏蒙山區,轄區內佳木蔥蘢,成為眾多國家一級、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的「棲息樂園」。據統計,古藺縣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