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阿波羅登月是否為騙局的討論可以結束了,但我們該反思什麼?

2024年05月16日12:55:04 科學 1108

隨着嫦娥6號成功發射繞月成功,20世紀一場最大的科學疑案再次擺在大眾面前:

美國,在1969年那次的阿波羅計劃中,到底有沒有真的實現載人登月?阿姆斯特朗那句「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到底是在攝影棚里說的還是結結實實地踏上了月球表面?

關於阿波羅登月是否為騙局的討論可以結束了,但我們該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結合這幾天網上的討論,選取了三件事:

其一、關於信號傳輸的問題,按照當時傳回的影像畫面,即使遠隔38萬公里,也是相當清晰,如果按照這個通信水平,美國這些年不該是5g通信落後中國,那起碼也是6g起步。

其二、美國登月月球車能在月球極端的溫度下飛馳,電池續航能力那絕對一流,為何如今電池技術還被中國超越;

第三、說NASA最近在聯合多國搞阿爾忒彌斯計劃,準備重返月球,但宇航服花了十幾億美金都研製不出來,有人說69年登月的那套拿出來改進一下不就可以了?但NASA卻閉口不談,只說缺錢。

更有國外博主直接找到了一個貌似最像月球的拍攝地,相同的取景畫面確實和月球很像。

當然,還有其他各種疑問,至於最終美國有沒有登月,想必隨着中國科考項目的深入開展,起碼科學界會有一個答案。

關於阿波羅登月是否為騙局的討論可以結束了,但我們該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不過今天想談另一個問題,一件總有人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的問題。

以登月為例,記得國內有一位叫歐陽自遠的院士,為了論證美國確實實現過載人登月,寫了13篇論文,而證據就是美國送給我們的1克月壤。

時至今日,在中國在芯片、5g通信、材料科學等諸多領域都有了關鍵性突破之時,還是有不少公知站出來質疑說國內無論從科學到技術還是不如西方。

是不是真的不如西方?確實,因為近代的落後,主流思想認識上也曾普遍認為我們需要數年才能趕上西方。

很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研製兩彈一星時,面對蘇聯專家留下的原子彈測試數據,我們的科研人員通過演算論證其錯誤性之後,還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反覆試算,以及在後來的氫彈研製中,我們也是頂着巨大壓力才上馬了中國獨創的于敏構型。

關於阿波羅登月是否為騙局的討論可以結束了,但我們該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科學界如此,民間就更不用談了,中國在很長時間裏造不出光刻機的言論一度甚囂塵上,短製程芯片,幾十年也造不出來,西方一封鎖我們就完了,以及又是某某公司的無人機,從零件到技術都是美國的等等。

反正在前沿科學和尖端科技領域,中國就不配站在世界頂峰。在這些人看來,就算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說中國和美國登上的不是同一個月亮,估計這些人也會信。

問題回到原點,為什麼近代我們會落後?

歷史教科書告訴我們的無非是晚清政府只變革技術不變革制度,或是保守派力量強大,阻撓變革等等。但有一件事誰也沒說,就是那時中國離近代文明的中心太遠。

歐洲當時最強的英法德三國來說,無論是政治變革或是軍事技術更新都是打出來的,而以三國為中心,奧地利西班牙實力次之,但也在變革,哪怕是最外圍的保守的俄國奧斯曼土耳其,也在從冷兵器時代向熱兵器過渡。

關於阿波羅登月是否為騙局的討論可以結束了,但我們該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相反,近代中國正是離得太遠,無法感受到中心向外倒逼式改革的壓力,就如你現在拿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去拼,那絕對是團滅。

但問題在於這種落後到底是地球人自身原因造成的還是接受文明輻射的時間太長空間太遠?你讓晚清完全適應近現代的一切制度和科技,也許最後也能做到,但需要時間(日本另當別論,我們可以以後專門說)。

國家從上至下幾千年已經習慣的慣性發展模式,想一下子改變很難,在你很弱的情況下,要麼被人打,直到打死,要麼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徹底覺悟,然後反戈一擊。

1949年,我們從物理意義上完成站起來,但精神上卻還沒有真正站起來,兩彈一星之後,精神上站起來一半,但還沒徹底站起來?

為啥別人比我們強?我們過於尋找自己的原因,但如果事實就是因為我們當初離最先變革的歐洲太遠呢?在換句話說,西方的文藝復興、資產階級革命是否把昂撒人的劣根性、猶太人的陰險都剔除了,也不盡然吧。

曾經被撂倒在地所以以後一輩子都活在自己編織的陰影中,如此情況才是西方樂見其成的。

所謂對外開放不僅是國家的對外開放,更是國民心態的開放,既不盲目自信也不極度自卑。

美國比我們強的地方,該學習就是要學習,厲害了我的國也不是說任何方面我們都無敵了。

但同樣,如果說中國真有實力登月,確實發現美國的技術就那水平,那麼該超越就超越過去,誰規定後發國家就不能第一個實現登月?中國技術憑什麼就不行?

如果對自己的國家都沒自信硬是要相信還去證明人家在攝影棚里拍出來的東西,那麼美國真是你親爹還是咋地?

好吧,我承認,60年代好萊塢的電影技術真的遙遙領先。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佈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佈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着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佈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佈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佈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着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埃隆·馬斯克,這個科技界的狂人,他總是有着讓人震驚的想法和計劃。這不,他又在火星上動起了腦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麼把人送上火星,還在想方設法要在那上面建個城市。圖片來自網絡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可是挺活躍的,他就在那兒說,未來30年,火星上肯定會有人類城市。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械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械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劃重點:- ️  英國政府研究人員發現,防止 AI 聊天機械人發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應的保護措施可以被簡單的技術繞過。-   通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五個系統 「極易受到攻擊」,甚至在沒有有針對性地繞過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有害回應。-   安全防護可以通過 「相當簡單」 的攻擊繞過,例如指示系統以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