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行走第一人,差點永遠留在了太空

2022年12月09日22:58:04 科學 1249


太空行走第一人,差點永遠留在了太空 - 天天要聞

1965年3日18日上午10:00,前蘇聯拜克努爾航天發射場,「黎明」2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


1小時34分51秒之後,31歲的宇航員列昂諾夫離開了氣閘艙,進入了宇宙空間。開啟了人類歷史上在太空的首次漫步。


列昂諾夫是前蘇聯的一位傳奇人物。他不僅是史上第一個在太空行走的人,還於1975年與美國宇航員在太空中握手,這也是史上第一次。

太空行走第一人,差點永遠留在了太空 - 天天要聞


1960年,前蘇聯第一批宇航員入選了20名空中飛行員,當年26歲的列昂諾夫是其中的一位。


他的第一次太空行走是在「黎明」2號任務中完成的。


鮮為人知的是,列昂諾夫在那次太空行走中,差點永遠留在了太空。

太空行走第一人,差點永遠留在了太空 - 天天要聞


1965年3月18日上午10:00,「黎明」2號在拜克努爾航天發射場順利起飛,沒多久便進入了既定軌道自由飛行。終於,進行太空行走的時間到了。


「黎明」2號特意安裝了一個氣閘艙,它的上部有一個艙口,蓋子可以自動打口,也可以用手打開。宇航員就是從此處進入太空的。


氣閘艙里除裝有燈光外,另外還裝了2部攝像機,主要用來拍攝宇航員從經氣閘艙進入太空的所有過程。飛船外部也裝了攝像機,主要是拍攝宇航員在太空中的活動。

太空行走第一人,差點永遠留在了太空 - 天天要聞


「黎明」2號升空1小時32分54秒後,氣閘艙艙蓋打開,隨後系一根5.35米長安全帶的列昂諾夫飛了出來,開啟了人類在太空行走的第一步。


此次太空行走的預定時間為12分鐘。很快,時間到了,列昂諾夫該返回飛船了。


可讓列昂諾夫沒想到的是,自己差點永遠留在了太空。

太空行走第一人,差點永遠留在了太空 - 天天要聞


其實,列昂諾夫在進入太空10分鐘後,就發現自己的衣服、褲子像氣球一樣膨脹了起來,這樣導致他就連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比如手臂彎曲、腿彎曲)都非常困難,更別說去按照相機的快門了。


返回飛船,在進入外艙門時,列昂諾夫遇到了更大的麻煩。


因為身上的衣服、褲子全膨脹了起來,導致他的腿無法彎曲,所以根本沒辦法進入艙內。

太空行走第一人,差點永遠留在了太空 - 天天要聞


無奈之下,他決定冒險把航天服里的氣體給釋放掉。


可是,無論他怎麼努力都沒用。


因為自己的手根本不聽使喚,那一刻,他差點崩潰了,汗水流進了眼裡,嗓子嘶啞了……


那幾分鐘,讓列昂諾夫永生難忘,因為那幾分鐘讓他痛苦到了極點。

太空行走第一人,差點永遠留在了太空 - 天天要聞


好在經過數次努力後,他終於把航天服內的氣體給釋放了,很快,航天服癟了下來。


本來按照正常操作規程,航天員進入氣閘艙,應該雙腿在前「游」入氣閘艙。


但此刻,對列昂諾夫而言,簡直比登天還難。

太空行走第一人,差點永遠留在了太空 - 天天要聞


經過幾次失敗後,列昂諾夫決定改用進艙方式,他嘗試着用頭朝前的方式進艙。


幾分鐘後,在列昂諾夫的不懈努力下,終於回到了氣閘艙。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為了這次入艙,列昂諾夫出了很多汗,體重減輕了10.8斤。

太空行走第一人,差點永遠留在了太空 - 天天要聞


可麻煩還在繼續。3月19日,列昂諾夫跟同伴繞地飛行到第18圈時,收到了地面的指令。


地面要求飛船立即返回並自動降落。


可當飛船準備降落時,麻煩再次出現了。

太空行走第一人,差點永遠留在了太空 - 天天要聞


飛船的自動導航跟着陸系統出現了故障,根本無法自動降落。


迫不得已,列昂諾夫只能使用手動定向系統降落。


可由於手動系統沒有自動系統那麼精確,導致飛船在降落時偏離了預定的着陸點。

太空行走第一人,差點永遠留在了太空 - 天天要聞


飛船竟然降落到了離着陸點2600里之外的烏拉爾原始森林中。


直到3月20日,才被地面搜救人員才找到。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在鳥兒的世界裏,春天似乎更長一些 - 天天要聞

在鳥兒的世界裏,春天似乎更長一些

北京的春天很短。這或許是在北京生活的人的共識。北京所在的地理位置相對靠北,立春時節,天氣還異常寒冷,可以說絲毫感覺不到春天的氣息。判定入春,在氣溫上倒是有一個科學的標準。依據《氣候季節劃分》,北京的入春時間通常在每年3月中下旬。此時,北京城內已是春暖花開,公園裡的山桃、櫻花、玉蘭等爭相開放,其他的植...
集成創新與原始創新 - 天天要聞

集成創新與原始創新

重讀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心中的一個困惑得到解答。老一輩科學家靠什麼方法,用不到一代人的時間就實現了「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誓言?文中記載,黃旭華有一個觀點近乎口頭禪:「在現代,尖端通常不過是常規的組合……綜合就是創造。
天文學家警告:地球或遭「鳥翼」狀太陽噴發衝擊 - 天天要聞

天文學家警告:地球或遭「鳥翼」狀太陽噴發衝擊

周二,天文學家觀測到太陽北半球出現巨大的「鳥翅膀」狀噴發,過熱等離子體波洶湧翻騰。 這股太陽物質細絲長度超過100萬公里,是地球到月球距離的兩倍還多。如今,科學家預測,此次細絲噴發的一部分....
潮聲丨從化石到生命的「逆向」探索 1萬年前滅絕的恐狼「復活」 - 天天要聞

潮聲丨從化石到生命的「逆向」探索 1萬年前滅絕的恐狼「復活」

潮新聞客戶端 執筆 謝丹穎 張苗恐狼是啥?如果你看過前些年大熱的美劇《權力的遊戲》,應該對冰原狼有印象吧?冰原狼的原型,正是恐狼,已在地球上消失萬年之久。如今,它們「復活」了?恐狼曾在熱門美劇《權力的遊戲》中以斯塔克家族的伴侶而聞名,但它實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 天天要聞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新冠病毒又來了?我們要做什麼準備?近期,隨着氣溫變化和人群流動增加,全球多地出現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上升的趨勢。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新冠新毒株正在突襲美國。自2023年10月以來,多國報告了新型變異株的傳播,其中XBB.1.5和BA.2.86等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 天天要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近日,加拿大考古團隊在寒武紀岩層中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這種被命名為」莫斯拉·芬托尼」的海洋生物不僅長有三隻眼睛,其多達26節的軀體結構更顛覆了科學界對生物體節演化時間的認知。這項發現為研究現代節肢動物起源提供了關鍵線索,也重新定義了人類對五億年前海洋生態系統的理解。2025年5月,由讓-伯納德·...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 天天要聞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5月15日,天文學家觀測到一場罕見的巨型太陽活動——一片跨度超96萬公里的熾熱等離子體帶從太陽北半球噴發,形成壯觀的「鳥翼」狀結構。這場爆發可能在未來24小時內對地球產生輕微衝擊,或引發地磁擾動及極光現象。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衛星記錄,此次噴發的等離子體帶長度達96萬公里,是地月平均距離(約38.4萬公里)的...
PEEK行業交流0515 - 天天要聞

PEEK行業交流0515

Q&AQ:當前 PEEK 材料的價格是否也是阻礙其在機械人領域大規模應用的原因之一?未來從成本角度來看,是否會有一些變化?各企業是否有大幅降低成本的可能性?A:PEEK 材料大幅降價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