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一號」02星成功發射

2025年06月14日22:20:29 科學 2017

王豪 張未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14日15時5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電磁監測衛星「張衡一號」02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我國在地球物理場空間觀測領域探測能力建設的又一重大成果,將進一步提升我國對重大自然災害的「天—空—地」立體監測能力。

「張衡一號」02星成功發射 - 天天要聞

汪江波攝。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供圖

據悉,該星是落實中國與意大利兩國領導人於2019年見證簽署的電磁監測衛星02星合作諒解備忘錄的具體實踐,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中首顆地球物理場探測業務衛星。衛星設計壽命6年,搭載了9種有效載荷,包括中國與意大利合作研製的電場探測儀、意大利研製的高能粒子探測器等,將對全球電磁場、電磁波、電離層、中性大氣層的相關參數開展准實時監測,捕捉地質活動與人類活動引發的電磁異常、大氣層中雷暴與閃電活動等信息,有效提升我國對地震、海嘯、火山活動、雷暴等重大自然災害的早期感知、風險評估和監測預警能力,為應急管理、資源測繪、通信導航等行業提供數據支撐,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相關領域科技合作。

「張衡一號」01星於2018年發射,目前在軌運行正常。「張衡一號」02星繼承「張衡一號」01星技術狀態,優化了載荷配置,探測物理量更豐富。兩星在同一軌道平面的不同相位進行協同觀測,可有效提高觀測的時空分辨率,更充分滿足衛星的應用需求。

「張衡一號」02星成功發射 - 天天要聞

「張衡一號」02星示意圖。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供圖

國家航天局負責電磁監測衛星工程組織管理、重大事項組織協調和發射許可審批;應急管理部是牽頭用戶部門,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負責應用系統;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負責地面系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分別負責衛星系統和運載火箭系統抓總研製。

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581次發射。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 天天要聞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引言在人類基因組中,有一片廣袤而神秘的「禁區」,它佔據了每條染色體的核心位置,卻長期以來讓我們束手無策。這片區域就是着絲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滿了高度重複的DNA序列,結構複雜多變,讓傳統的基因測序和分析技術在此屢屢碰壁。然而,這片「禁區」卻掌握着細胞分裂時染色體能否被精確...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 天天要聞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引言人類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讓我們在清晨糾結於吃什麼早餐,也能驅動我們去攻克癌症、探索遙遠的星辰。我們能從寥寥數次的演示中學會舞步,能進行複雜的因果推理,還能被無盡的好奇心驅使去創造藝術和科學的奇蹟。這種舉重若輕、觸類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義了我們之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 天天要聞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理事、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圖書館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家保密戰略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七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