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嘗試開展核酸自采,隨采隨走,減少聚集、減少交叉感染新嘗試

2022年11月27日23:32:39 科學 1631

剛剛看新聞,內蒙古鄂爾多斯康巴什區,河南新鄉市,北京丰台區等地都開展了不同形式的核酸自采工作。居家隔離的,工作人員會上門送棉簽和試管,然後統一收回;集中核酸檢測點,也會有工作人員協助採樣,而且當天都會出結果,這是個好的嘗試,說明國家看到了核酸檢測中出現的問題,也在逐步規範和嘗試新的核酸檢測辦法。我認為「自助」核酸檢測有這麼幾個好處:

一、減少了聚集,避免交叉感染。現在大部分的核酸檢測都有時間規定,就不可避免地出現排隊現象,之前報道很多感染都是在排隊做核酸的時候感染的,現在隨采隨走,減少了交叉感染,也減少了排隊等候的時間。

二、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核酸檢測三年了,國家花了太多錢,壓力太大了。核酸自采可以節約很多資金,用於醫療建設等更需要的地方。

三、大家可以更合理地安排時間,緩解了老百姓的情緒。很多人都說做核酸做麻木了,還得花很多時間和精力來排隊,特別是家裡有上學的孩子,還有行動不便的老人,核酸自采更靈活,更方便。

四、對核酸檢測結果更負責任了。現在大家對核酸檢測機構和檢測結果質疑得越來越多了,網上各種聲音都有,如果是核酸自采,就會避免很多問題。

現在是剛剛開始試行,感覺更適合年輕人,對孩子和老人還是現在的核酸檢測方式更適合一些。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這種方式會不會更好,更順利地推行下去。


多地嘗試開展核酸自采,隨采隨走,減少聚集、減少交叉感染新嘗試 - 天天要聞

多地嘗試開展核酸自采,隨采隨走,減少聚集、減少交叉感染新嘗試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早讀|「天數天算」,AI邁向太空 - 天天要聞

早讀|「天數天算」,AI邁向太空

早上好!上觀新聞『早讀』來啦!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 農曆四月十八上海多雲到陰,下午起局部地區有短時小雨,22~29℃§今日關注「天數天算」,AI邁向太空※ 5月14日12時12分,國星宇航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太空計算星座021任務12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標誌着全球首個太空計...
與總書記交流的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年輕人,在探索什麼前沿領域? - 天天要聞

與總書記交流的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年輕人,在探索什麼前沿領域?

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4月29日,是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青年科研團隊終生難忘的一天。他們在「模速空間」參加一場以「下一代智能體的自主進化」為主題的沙龍時,與習近平總書記作了面對面交流。這些年輕人在探索什麼前沿領域?他們身處的科研環境如何?記者來到毗鄰「模速空間」的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采...
生命,居然也可以懸在邊界上,不活不死…… - 天天要聞

生命,居然也可以懸在邊界上,不活不死……

17 世紀末,一位自學成才的科學家安東尼·范·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展開了一項讓他重新思考「生命是什麼」以及「生命的邊界在哪裡」的探索。這段旅程不僅顛覆了他自己的世界觀,也在科學和哲學界激起了波瀾,影響至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航天液體火箭技術專家朱森元逝世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航天液體火箭技術專家朱森元逝世

5月14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發佈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航天液體火箭技術專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顧問朱森元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4日9時4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朱森元同志1930年10月出生於江蘇溧陽,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