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下韓國和泰國,出現了「全民炒幣」的現象?

2022年11月01日20:40:37 科學 1060

在距離地球6500光年之外的鷹狀星雲內。在上世紀末,隨着人類的天文觀測技術的提升,創生之柱才被人類發現。不過,考慮到創生之柱距離地球有6500光年的距離。因此當下人們看到的創生之柱,已經是6500年前的光景——那時候的華夏,還處於原始社會狀態。換句話說,此時此刻的創生之柱是否還存在,是一個未知數。

為什麼當下韓國和泰國,出現了「全民炒幣」的現象? - 天天要聞

迄今為止,人類並沒有衝破太陽系,甚至就連人類認為可能存在生物的開普勒22b,都因為距離地球638光年,而被人類認為是無法抵達的區域v。更何況6500光年之外的創生之柱。

不過,個人倒是根據創生之柱產生了一個靈感:那就是,元宇宙技術可以複製真實宇宙的情況,並且對旅遊業進行改革。

1、無限宇宙

和目前的可觀測宇宙相比,即便是龐大的銀河系,其實也只是塵埃。而和銀河系相比,地球連芝麻大都算不上。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可謂以有限來探索無限。而且,對於絕大多數人類來說,不論是近在咫尺的月球、金星、火星,還是6500光年之外的創生之柱,都是無法抵達的區域。但是,隨着元宇宙的發展,其實,這些元素,可以用來發展「元宇宙」旅遊業。

2、元宇宙旅遊

當下是一個互聯網空前發達的年代。所以,一個人只要家裡有網絡,有手機以及引擎搜索工具,那麼,不論是非洲大陸的景色,還是南美叢林的風光,都可以通過屏幕看到。甚至本小編自己都經常喜歡用手機來看火星上的奧林帕斯山、金星上的麥克斯韋山,偶爾還看看木衛二上的噴泉。不過,手機或者電腦來看這些風景,無疑沒有代入感。

為什麼當下韓國和泰國,出現了「全民炒幣」的現象? - 天天要聞

而元宇宙技術如果發展起來,最起碼讓玩家通過VR眼鏡,讓自己在模擬狀態下,抵達地球上的金字塔腳下、巴西熱帶雨林深處,甚至直接衝出地球,抵達金星、火星,抵達開普勒22b,甚至抵達創生之柱,這意味着非但旅遊業可以通過元宇宙技術,實現從線下搬運到線上,同時,還可以將宇宙旅遊業納入元宇宙旅遊範圍內。

當然,元宇宙複製真實宇宙,不光可以改變旅遊業,也可以對遊戲產業產生變革。

3、探險遊戲

相信很多人都喜歡冒險。比如本小編少年時候就有過前往南極探險的想法。而元宇宙技術下,如果能夠複製整個宇宙在元宇宙內,那麼,探險遊戲也會變得遊戲——比如金字塔探險遊戲,神廟逃亡遊戲的元宇宙版,都可以發展,甚至還可以開發出星際探險遊戲——比如,和火星居民的戰爭,以及冥王星打獵等遊戲範圍。

為什麼當下韓國和泰國,出現了「全民炒幣」的現象? - 天天要聞

其實元宇宙技術如果能夠長期發展下去,改變的不光是旅遊行業和遊戲行業,甚至教育行業也可以被改變。比如在元宇宙狀態下,每個熱愛學習的人,都可以通過元宇宙技術,在模擬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進行學習。所以個人覺得,在未來,我們社會的教育,也可以適當引入元宇宙教學模式。這樣,一方面支持了元宇宙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節約了大量的社會資源。

總之,只要元宇宙這個項目運營得當,相信會在未來,成為世界各國帶動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畢竟,互聯網曾經改變我們的生活,相信,在未來,元宇宙也會改變人們的生活。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 天天要聞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理事、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圖書館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家保密戰略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七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着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