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2000℃高溫下可以結冰?水其實還有第20種形態:冰十八

2022年10月06日00:33:50 科學 1681

水是生命之源,萬物之母,它的存在形式既可以是固態也可以是氣態、液態,人們生活中常見的固態水——冰,就是水達到凝固點結成的。

水在2000℃高溫下可以結冰?水其實還有第20種形態:冰十八 - 天天要聞

冰溜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水在2000℃的高溫下竟然可以結冰,水其實還有第20種形態:冰十八。

冰十八與普通水

顧名思義,冰十八就是冰的第十八種形態,在人類所發現的形態當中,水的存在形式大體上可以分為五種。

前三種廣泛分佈在大自然界,固態就是能夠保持水形態特徵的存在,其表現形式主要是冰、雪、冰雹。

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絕對部分就是以固態的形式存在,它們分別在南北兩極,形成巨大的冰川。

水在2000℃高溫下可以結冰?水其實還有第20種形態:冰十八 - 天天要聞

如今冰川佔比量也越來越小了

對於太陽系當中的其他行星也是如此,比如火星上的水源同樣是固態形式,有的深藏在地下,有的則是在維度高於60°的極地地區

液態是水物質可以進行流動,變形,壓縮的存在,包括人們們生活中的水源、雨等等。

水在2000℃高溫下可以結冰?水其實還有第20種形態:冰十八 - 天天要聞

自然界中的水在循環 不會變少

值得一提的是霧氣算是液態水的形式,它雖然看上去像是氣態,但是真正的氣態屬於氣體,而霧氣是水分凝結之後的小水珠。

這種小水珠體型太小,質量輕容易懸浮在空中,人類肉眼無法觀測到小水滴的形狀,當它們匯聚起來形成霧氣的時候,就極容易被人類誤認為是氣態。

水在2000℃高溫下可以結冰?水其實還有第20種形態:冰十八 - 天天要聞

霧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

氣態的定義與業態相似,都屬於一種流體,只不過氣態流體的活動範圍更加寬廣,它屬於液態水達到氣化溫度的新形態,許多氣態水都是不可見的,人類最常見的一種氣態就是水蒸氣。

在人類生活的環境當中,並沒有完全純粹的氣態水,所有的氣態水都是與空氣當中的雜誌混合之後形成的混合氣態水。

後兩種分別為玻璃態等離子態

水在2000℃高溫下可以結冰?水其實還有第20種形態:冰十八 - 天天要聞

水的不同形態

玻璃態的水是指溫度處於零攝氏度以下,但水未結冰的存在形式,這種形式下的水,既不是固態也不是液態,更像一種呈現固態的粘稠液體

等離子態則剛好相反,水的存在形式既是液態,也是固態,在強大的磁力以及壓強的作用下,水當中的電子脫離了原子核的吸引,並分裂成兩派。

一派是帶負電自由電子,另一派是帶正電的離子,兩者之間數量相等共存下,就形成了等離子態。

水在2000℃高溫下可以結冰?水其實還有第20種形態:冰十八 - 天天要聞

等離子活化水製作

五種形態形態當中,固態細分下來的形態就有物種,其他形態再進行細分,一共可以得到水的22種形態

而冰十八屬於粒子態當中細分的一種,被稱為是超離子水

到21世紀之前,超離子水的存在只是在理論當中,並沒有技術手段來證明超離子水真正存在。

科學家們猜測,只有在極端的環境當中才能夠產生超離子水,比如在天王星木星這樣高壓強的巨冰星以及大型氣態行星當中。

水在2000℃高溫下可以結冰?水其實還有第20種形態:冰十八 - 天天要聞

天王星

超離子水究竟有多神奇呢?在人們生活當中,固態的水在溫度超過零攝氏度的時候開始緩慢融化,並且隨着溫度越高融化的速度越快。

一塊拳頭大小的冰塊,在100攝氏度的高溫下,撐不過10分鐘就會變成液態。

水在2000℃高溫下可以結冰?水其實還有第20種形態:冰十八 - 天天要聞

超離子水不同,它可以在2000攝氏度的高溫下,依舊保持着自身固態的形狀,也就是人們熟知的冰形態。

能夠在2000攝氏度的高溫保持固態,似乎已經完全顛覆了人類目前的認知,不過仔細探究其中的原理,可以發現合理性。

超離子水與冰晶

進入到21世紀,隨着人類科技的進步,科學家們模擬了一個類似於行星內核的場所。

處於內核當中,溫度超過2000℃,壓強相當於正常大氣壓的10萬倍,經過初步研究分析。

水在2000℃高溫下可以結冰?水其實還有第20種形態:冰十八 - 天天要聞

普通行星結構

處於這樣極端環境當中的物質都會非常奇怪,就比如水,處於固態與液態相交的狀態。

這時的水當中氧原子保持穩定狀態不動,氫原子則是表現的比平常更加活躍,穩定的氧原子形成了緊密堆積的晶體格子,形成固態冰

固定下來的氧原子擴散當中的質子,促使離子的導電率不斷攀升,超離子水就變得極容易導電,甚至超過金屬材質。

這種形態下的超離子水形成的固態,想要融化它,至少要超過形成它時所產生的溫度。

水在2000℃高溫下可以結冰?水其實還有第20種形態:冰十八 - 天天要聞

為了進一步研究超離子水的特性,科學家們又做了一場精密的實驗。

此前,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人類研究超離子水是通過激光加熱,使得水的溫度迅速升溫,簡單就將超離子水的特性下了判斷。

這一次,帶着更加精密設備的科學家,決定自己製作一份超離子水。

考慮到製作的困難性,科學家採用了一顆只有1.5毫米寬的水滴進行試驗。

水滴被兩顆金剛石包夾在當中,兩顆金剛石在專門的儀器下能夠產生極高的壓強,模擬了行星內部的壓強環境。

在溫度上,科學家還是採用了傳統的激光加熱,不同的是這一次加熱的控制精準度控制在納秒之內。

水在2000℃高溫下可以結冰?水其實還有第20種形態:冰十八 - 天天要聞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科學家將水滴放置在了特製的試驗台上,六個高功率的激光同時對準水滴。

一旦實驗開始,六個激光輻射出的能量能夠瞬間達到2000攝氏度,科學家通過觀察當中水分子的震動頻率,就可以得知水狀態的變化。

激光輻射出的1納秒內,數據已經記錄在其中了,果不其然,水滴當中的原子在高溫當中,僅僅是3到5納秒的時間,就已經重新組合排列,5納秒之後,水的震動頻率發生變化。

水在2000℃高溫下可以結冰?水其實還有第20種形態:冰十八 - 天天要聞

水分子的排列

正所謂科學的道路永無止境,雖然證明了超離子水確實是存在的,但實驗人員Fried說:「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確定物質狀態的邊界。」

對於超離子水的觀測僅僅是邁出了第一步,在未來還有更多的難題等着科學家們去探索。

宇宙中的冰巨星

上世紀90年代,天文學家們對氣態行星重新做了一個界定,因為天文學家們發現在天王星內部的氣體成分只有20%為氫氣

這與木星等純正的氣態行星不同,木星當中的氫氣含量高達90%以上,而天王星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冰。

所以天文學家將這類主要由冰組成的巨行星踢出了氣態行星的行列,將它們成為冰巨星

水在2000℃高溫下可以結冰?水其實還有第20種形態:冰十八 - 天天要聞

冰巨星內部結構

冰巨星的表層主要還是以氫氣為主,表層之下是永凍的冰層,冰的主要組成成分為水、甲烷等物質。

後來天文學家又對冰巨星當中的氫氣進行了研究,發現冰巨星的氫氣缺乏金屬氫,成為又一重要的區分條件。

科學家表示,目前所知當中冰巨星星球的內部很有可能充滿了超離子水,比如天王星。

天王星充滿了固態的水源,雖然表面溫度低至零下200攝氏度,但是內核產生的高溫足以讓水變為超離子水。

隨着時間的推移,行星內部的超離子水會發生對流的情況,最終整個內核都將充斥着超離子水。

人類無法抵達這些行星的內部,卻可以通過研究相同的物質,揭開星河系氣態行星的秘密。

水在2000℃高溫下可以結冰?水其實還有第20種形態:冰十八 - 天天要聞

浩瀚又神秘的宇宙

甚至可以揭露,在天王星當中,究竟為何存在如此強大的磁場

天王星當中的磁場強度是地球的50倍,此前科學家推測,一方面很有可能與它龐大的體型有關。

另一方面,可能是由於電離對流熔融冰幔,厚重的冰層影響了天王星磁場的周轉變化。

水在2000℃高溫下可以結冰?水其實還有第20種形態:冰十八 - 天天要聞

隨着超離子水探索的深入,也許會改變人類對天王星等冰巨星現有的看法。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 天天要聞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我還以為是蚊子,沒想到它有這麼強的威力。」近日,任女士向武漢亞心總醫院皮膚科主任全根講述「隨手一拍」的經歷時,後悔不已。5月27日,任女士在戶外露營時,一隻形似螞蟻的小蟲突然飛到脖子上。她下意識地抬手一拍,瞬間感到頸部一陣灼燒般的刺痛。僅僅幾小時後,她的右臉便出現大片紅斑,並逐漸發展為5厘米×6厘米的...
美國能不能重建稀土產業鏈? - 天天要聞

美國能不能重建稀土產業鏈?

原創 聼風者 先釐清一個概念,就是稀土礦和稀土成品的區別。稀土礦在我們地球上其實並不稀少,但都只是以伴生礦的形式出現,聴風樓說真的,老美它自己的稀土礦儲量,在世界上那也是數一數二的。既然它自己就有,那為啥還缺呢?
合肥這座公園樹上「長」出小動物 - 天天要聞

合肥這座公園樹上「長」出小動物

【來源:合肥在線】咬着玫瑰花的梅花鹿、乖巧可愛的小松鼠、掩在竹林中的大熊貓……這些充滿童趣的形象並非真實的動物,而是巧妙地繪製在公園樹洞之上的精美彩繪。近日,在天樂公園內,不少市民在遊玩時偶然發現這一獨特景觀,紛紛被這小小的童話世界所吸引,
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冬戰三九夏戰三伏,把電磁兼容從「玄學」變為科學 - 天天要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冬戰三九夏戰三伏,把電磁兼容從「玄學」變為科學

5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請科技領域代表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 矢志建設科技強國」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圖/國新網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蘇東林介紹,她現在擔任電磁兼容與防護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也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敢闖敢試45載,深圳如何用「改革基因」回答「時間之問」? - 天天要聞

敢闖敢試45載,深圳如何用「改革基因」回答「時間之問」?

理想之城。作 者丨王寒華商韜略出品丨ID:hstl8888從「經濟特區」到「全球標杆」,45歲的深圳,仍在書寫奇蹟。一座科技、人文與生態和諧相融的理想之城,是什麼模樣?深圳率先給出了答案。以與人人相關的出行為例。在這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佔比超過四分之一的前沿之城,150座、5676個採用華為最先進液冷大功率超充技術的充電...
中歐科學家論壇專家團隊助力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圓滿召開 - 天天要聞

中歐科學家論壇專家團隊助力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圓滿召開

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開幕式暨2025第二屆「香江諾貝論壇」4月13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8位諾貝爾獎和圖靈獎獲得者、40位海內外院士及世界頂尖科學家,以及青年科學家、企業家等近1000人出席,共同探討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材料等議題。活動由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主辦,中國電子學會和香港貿易發展局合...
第14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獲獎名單戳這裡➙ - 天天要聞

第14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獲獎名單戳這裡➙

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 劉娥 5月27日,作為全球設計界年度巔峰盛事,第14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IDEA-TOPS)頒獎盛典在深圳科學技術館舉行。本屆艾特獎延續其「立足大灣區,面向世界」的定位,共收到全球75個國家7026件參賽作品
《自然·免疫學》:腺苷荼毒T細胞!科學家首次發現T細胞攝取腺苷,並導致免疫抑制的機制 - 天天要聞

《自然·免疫學》:腺苷荼毒T細胞!科學家首次發現T細胞攝取腺苷,並導致免疫抑制的機制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掉在地上、來路不明的東西不能亂吃,按說屬於小孩子就能弄懂的常識,但就算各位都已經長大成人了,身體里的細胞也不見得能懂這一點。沒錯,說的就是你們T細胞,這一天天的,想辦法讓你們保持正常的功能已經不容易了,咋還自己亂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