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冬戰三九夏戰三伏,把電磁兼容從「玄學」變為科學

2025年05月28日20:50:19 科學 3711

5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請科技領域代表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 矢志建設科技強國」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冬戰三九夏戰三伏,把電磁兼容從「玄學」變為科學 - 天天要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圖/國新網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蘇東林介紹,她現在擔任電磁兼容與防護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也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磁領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30餘年的大學老師。

電磁領域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無論是小到一個吹風機還是電視機,還是大到飛機和艦船,大家都會關注電磁兼容問題。

她笑着表示,長期以來,電磁兼容一直被認為是「玄學」問題,她和她的團隊就是要把這個「玄學」變為科學。「我們常年在一線,冬戰三九夏戰三伏,就是為了拿到寶貴的科研數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打拚。我們曾在科爾沁草原連續幾天採集電磁環境數據。正是在我們的努力下,我們終於發現了電磁發射的內在規律,並且首次提出了電磁干擾要素集理論和方法。」這些工作助力了電磁兼容的科研工作向前推進。他們為此也獲得了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和2024年全國唯一的最美教師團隊。

【1】論文是干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

深耕科研領域多年,同時又是一名高校老師,蘇東林對培養科學家、科技人才有什麼樣的經驗和體會?

蘇東林表示,在這麼多年的教學科研實踐中,北航人始終踐行着總書記「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號召。

首先,她帶團隊堅持的理念是:論文是干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所以她的團隊,特別是年輕老師和學生們,始終在工程一線摸爬滾打,每一個博士生至少要有一年以上的時間在工程一線鍛煉。「我們的目標是引導老師和年輕學生們,奔赴真現場、了解真需求、尋找真方法、解決真問題。」蘇東林說。

2021年中秋節,她帶團隊的老師奔赴敦煌外場支撐國產大飛機完成電磁安全相關的適航取證任務。這些工作使年輕人得到了鍛煉。他們還經常會收到來自一線用戶的實名表揚信。這令大家覺得,解決真問題讓他們有滿滿的收穫感。

蘇東林說,其次,那就是進行原始創新,要不怕失敗。她經常跟年輕的老師和學生說,青年是未來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一定要敢於創新,做從無到零的工作。「什麼是從無到零,我的理解,我們都知道科研中有很多問題要解決,但是難就難在怎麼找到小切口,也就是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所以,我不斷帶着同學們做這種從無到零的工作,就是到工程一線提出問題、發現問題。」

【2】要勇於創新

除了以上兩點,蘇東林覺得在做創新研究時要不怕失敗,也非常重要。蘇東林經常跟團隊師生說:「要勇於創新,失敗是成功之母啊。」所以同學們都有一種信心,只要做好底線思維的準備,每一項工作都會看到進步。

同時,蘇東林特別鼓勵年輕人向周文雍和陳鐵軍學習,在重大科研攻關時勇挑重擔。正是在這樣一代一代的激勵下,讓她特別欣慰的是,她的博士畢業生,百分之百都去了航空航天等國家重大領域。

最後一點,蘇東林提到,要科技創新、培養年輕人,必須要搭建高品質的學術交流平台。為了做到這一點,她牽頭建立了《電磁科學(英文)》高起點新刊,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邀請國內外本領域頂級科學家作為期刊編委,只為搭建一個學術交流平台,講好科技創新和成果共享的中國故事,讓全世界都受益。

同時,蘇東林還倡導成立了中國電磁環境效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目的是把高校、院所、企業等科技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匯聚在一起、協同創新,實現科研成果從「書架到貨架」。

「這樣,我們才能夠把年輕人的創造力誘導出來,把他們的生命感和使命感喚醒,一代代做下去,為國家打造出一支電磁鐵軍。」蘇東林說。

九派新聞特派記者 溫艷麗 龔凌蔚 北京報道

編輯 萬璇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嫦娥七號明年前後將發射,還會帶這個儀器上月球 - 天天要聞

嫦娥七號明年前後將發射,還會帶這個儀器上月球

月球背面樣品返回一年來,我國科學家圍繞這些樣品已經取得豐碩的科學研究成果,彰顯了我國行星科學研究的綜合實力,也為下一階段開展月球的形成和演化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一年來我國科學家對嫦娥六號返回樣品的研究取得了多個首創性的關鍵進展,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
光子器件,接連獲突破 - 天天要聞

光子器件,接連獲突破

新型光子設備已可以兼顧靈敏與耐用。長期以來,先進光子器件因製造困難而發展受限。近日,多所大學在光學設備製造領域取得了關鍵突破,解決了包括設備的可擴展製造、靈敏與耐久度兼顧等問題。
影響電子元器件使用的壽命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天天要聞

影響電子元器件使用的壽命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電子元器件在現代電子設備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壽命直接關係到設備的可靠性和使用期限。然而,許多因素會影響電子元器件的實際使用壽命。那麼哪些因素會容易影響到其壽命呢?一 過載與過壓當電子元器件所承受的電壓或電流超過其額定範圍時,容易造成內
我國成功開展「無人集群」科考試驗 - 天天要聞

我國成功開展「無人集群」科考試驗

據新華社客戶端消息 連日來,在蔚藍色的南海北部,我國科研人員在「向陽紅10」號科考船上,成功開展了多種類型無人機、無人艇、無人潛器科考試驗。由南方科技大學海洋高等研究院牽頭,聯合多家科研院所、高新企業及科普機構開展的「深藍智能i3航次」,在南海的風吹浪打中,實況檢測了各種無人科考設備的「i3」性能——創新...
駐青高校研發,這一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 天天要聞

駐青高校研發,這一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東方紅3」船完成本年度第三個科考航次實現南海深水油氣勘探大功率可控源電磁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10日訊 日前,中國海洋大學新型深遠海綜合科考實習船「東方紅3」船結束「南海深水油氣勘探大功率可控源電磁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肅北鹽池灣大天鵝繁殖記 - 天天要聞

肅北鹽池灣大天鵝繁殖記

圖為在鹽池灣濕地生態監測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在湖心島築巢產卵孵化。(資料圖)肅北縣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甘肅新聞7月10日電(呼和巴爾斯 朱倩)近日,鹽池灣保護站工作人員在濕地生態監測中,再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在湖心島築巢產
數學專業太難?古生物學冷門?聽聽院士怎麼說 - 天天要聞

數學專業太難?古生物學冷門?聽聽院士怎麼說

編者按:日前,教育部發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5年)》,包含93個專業類、845種專業,增列29種新專業。熱門專業該不該選擇?如何才能找准人生航向?不妨來聽聽院士們怎麼說。 監製:戰釗策劃:宋雅娟 蔡琳設計製作:李怡霏(實習)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