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臻院士:不能讓「起步晚」成為借口

2022年07月07日06:34:06 科學 1510
彭永臻院士:不能讓「起步晚」成為借口 - 天天要聞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彭永臻都不屬於贏在起跑線上的人。

這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年少時在山裡伐木頭,24歲才走入大學校園;大學畢業後留校當教師,自覺底子比別人差,「拚命」讀研深造;終於考上博士,留學日本,而彼時中國落後,他飽受冷眼,只有說起成功爆炸的氫彈原子彈,才能贏得片刻尊重。

但「起跑晚」,並沒影響他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相反更催他奮進,盼自己能成為對國家社會有用之人。

彭永臻出生於1949年,與共和國同齡。他曾在一篇自述中說:「我們這一代人,上山下鄉、披荊斬棘,一路與共和國同向而行。眼見着祖國蓬勃發展、日新月異,我內心的自豪和激動之情,無以言表。」

理解了路途坎坷,才能理解這位黨齡49年的老黨員的自豪和激動。

「早晨三點半,晚上看不見,地里三頓飯」,彭永臻的知青生活這樣度過,只有晚上能看一小會兒書,「但看不了多少」。知識的匱乏更激發了他的渴望,1973年一進入大學校園,他便如饑似渴地學習,即便大學畢業後已被批准留校任教,他仍未放鬆,考取了研究生,幾乎每天都和學生一起用功到「後半夜」。

更加開闊的眼界,不僅使他意識到個人在國家社會中的責任,也讓他深刻理解,世界前進之快與中國落後面貌之間的強烈反差,他說:「當時就覺得,沒有科技發展,中國是絕對發展不起來的。」

20世紀80年代初,彭永臻和一批留學生踏上前往日本的求學之路。當地的繁華使他們大為震撼,落後的中國不被尊重讓他們心裏憋着一口氣,二者交織在一起,激發了每一名海外學子的理想,大家都夜以繼日地刻苦拼搏,希望早日報效祖國。

他印象深刻的是,在日本留學期間的一個中秋節之夜,「獨處異鄉,備感凄涼,但想起自己的責任,又覺得充盈着力量。」彭永臻說。

這種力量,一直鼓舞和激勵着彭永臻,「讓我須臾不敢懈怠」。也因此,多年以來,他幾乎沒有真正的假期,除了出差,絕大部分時間都會去實驗室或辦公室。

近些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生沒能在校學習、科研和參加實踐,但彭永臻一直鼓勵他們充分利用時間整理資料和撰寫論文,並多次與他們討論,科研工作始終沒有停滯。這幾年,學生髮表了數十篇優秀論文。

當然,發論文不是最終目的,彭永臻希望「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這是他科研工作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污水生物處理及其自動控制與智能控制、污水脫氮除磷的新工藝與新技術,主攻城市污水處理,他所做的研究成果「大都可以在實踐中檢驗,直至應用」。

滇池太湖渤海都存在氮、磷過度造成的水體富氧化問題,許多地方的緩流水體都是如此。因此,彭永臻認為,要堅持「科研工作必須把國家重大需求放在第一位」。而這一堅持就是幾十年。

污水脫氮除磷一度是一個不被看好的方向,大家認為這個領域「比較傳統」「不容易發論文」。有的企業曾想用高額經費讓他改換方向,甚至有學生也因難發論文而動搖了決心,但他篤定地認為,「污水脫氮除磷再過50年還有新需求」。

時間證明他的專業判斷是正確的。科睿唯安與中科院聯合發佈的《2020研究前沿》顯示,「厭氧氨氧化技術及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為環境領域唯一重點熱點前沿,其核心論文產出國家與機構排名中,中國位列第一,北京工業大學與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並列全球第一。

近些年,彭永臻帶領團隊協助北京城市排水集團,率先突破厭氧氨氧化菌工業化、規模化應用的難題,並建立了我國第一項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體系——厭氧氨氧化工程建設。同時,彭永臻帶領團隊首次在世界上提出了「短程反硝化耦合厭氧氨氧化」相關研究成果。

作為共和國的同齡人,彭永臻個人的成長,和國家科技發展同頻共振,不僅見證了國家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程,更親身參與了污水處理領域中國從零起步逐漸發展起來的過程。

面對求學起步晚,科研起步晚,彭永臻既下苦功夫,又創巧功夫,不敢懈怠,從不放棄。

支撐他一路走來的想法其實很樸素——「科技競爭,時不我待。不能讓『起步晚』成為借口和理由,我們必須從自身的體制、管理和落實中尋找差距和不足。無論何時起步,都要跑出屬於自己的成績,給祖國和人民一份滿意的答卷,這是作為科技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

如今,彭永臻踏入了人生的第七十三個年頭,他想把更多精力放在人才培養上。獲得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之後,近日,他把全部獎金20萬元港幣捐給了北京工業大學教育基金會,用於資助和獎勵該校環境保護領域的創新型人才。他說:「我希望我們的科研團隊,能圍繞國家環境保護的重大需求,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 通訊員 張宇慶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 天天要聞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聖迭戈動物園野生動植物聯盟簽署了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研究協議。中美雙方經過充分準備,今天,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兩隻大熊貓「鑫寶」「雲川」啟程前往聖迭戈動物園,開啟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續雙方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 天天要聞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據領克汽車官方發佈,近日,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托底後高空墜落挑戰。據悉,此次領克07EM-P攜手中汽信科,根據真實場景設置超高難度挑戰,先托底,後騰飛,再墜落,挑戰時速50km/h正面應對托底測試、挑戰行業首次托底+翻滾雙重測試。托底:車速50km/h剮蹭底盤通過直徑為150mm的剛性半球形壁障,領克...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 天天要聞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近日,四川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西華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適應研究團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拍攝到一隻金雕亞成體的捕食活動畫面。畫面中,一隻金雕在旱獺、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動不動地觀察着獵物的活動,一旦有身體肥碩滾圓、肉質細嫩的獵物從洞口跑出來,就會立刻出擊...
瞰「飛碟」 - 天天要聞

瞰「飛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岸的科苑經六路以東、新宏路以北、科苑緯四路以南合圍區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飛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向竣工衝刺。6月25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的兩個穹頂已安裝到位,記者用無人機在高空俯拍,畫面十分壯觀。目前,項目建設處於收尾階段。據了解,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整體設計以「平...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絡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2024年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着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為期53天的「嫦娥六號」任務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時20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六號」軌返組合體(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約5000千米處解鎖分...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 天天要聞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李蘭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間的最美逆行人,70多歲高齡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後,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橫在臉上,令人看了無比的心酸,無比的感動。如今,李蘭娟院士和愛人鄭樹森院士創辦的「樹蘭醫療」兩次衝擊港股IPO,合計估值約80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