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抗腫瘤創新葯飛速發展,為何拯救不了上市公司估值?

2024年06月15日22:24:02 科學 1752
國產抗腫瘤創新葯飛速發展,為何拯救不了上市公司估值? - 天天要聞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陶煒 南京報道

6月初召開的2024美國臨床腫瘤學(ASCO)年會上,中國創新葯企業頻頻有重磅消息出爐,並引發多家相關公司股價上漲。但相關公司股價的亮眼表現卻只是曇花一現,股價短暫上漲後又大多陷入調整,這又是為什麼?

「首先,創新葯研發需要經歷藥物篩選、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等多個階段,每個階段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時間成本。就拿我們家來說,會上宣布了一些臨床終點陸續到達,但最重量級的消息還得等到下半年;其次,腫瘤新葯這個賽道的參與者眾多,競爭激烈,但國內醫保控費又使得創新葯的價格非常便宜,利潤有限。此外,國產創新葯出海能夠獲取比國內高得多的利潤,但這條路的不確定性也高。」江蘇某創新葯企業的高管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國產創新葯扎堆腫瘤賽道

6月初召開的2024美國臨床腫瘤學(ASCO)年會上,中國創新葯企業的表現非常亮眼。今年,ASCO年會共收錄了426項研究作為口頭報告,其中有55項來自中國,這一數據比2023年翻了一番,創下新高。與此同時,還有5項國產原創新葯的臨床研究被納入最新突破性研究(LBA)。而在2015年,僅有1項來自我國的研究入選了ASCO大會的口頭報告。「與往年相比,今年ASCO參會人數明顯增多,亞裔面孔的參會者也是隨處可見,其中更不乏國內葯企的研發人員和醫院的研究者。」宜明昂科(01541.HK)創始人、董事長田文志表示。

具體到葯企來看,恆瑞醫藥(600276)共有14款腫瘤領域創新葯的79項研究入選,包括4項口頭報告、31項壁報展示和44項線上發表。入選口頭報告的4項創新葯研究成功,其中3項與公司自主研發的經典PD-1抑製劑卡瑞利珠單抗有關;先聲葯業(02096.HK)透露,公司已上市創新葯及在研管線共16項研究入選大會摘要,其中含2項口頭報告,向全球醫學界展示涵蓋11個腫瘤領域的最新臨床數據。其中,恩澤舒® (注射用蘇維西塔單抗)聯合化療(試驗組)對比安慰劑聯合化療(對照組)用於複發性鉑耐葯上皮卵巢癌、輸卵管癌原發性腹膜癌患者的III期臨床試驗(SCORES研究)的最新數據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通過最新突破摘要的口頭報告(摘要編號LBA5516)進行展示。

君實生物(688180)特瑞普利單抗共計30+項研究入選本次大會,包括多項壁報與在線發表。宜明昂科共有五篇創新葯研究結果被ASCO大會接受,其中替達派西普(藥物編號:IMM01)兩篇臨床II期創新研究結果入選ASCO年會口頭報告;一篇IMM0306治療複發/難治的CD20陽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臨床I期初步研究成果以摘要(Abstract)形式展示;另外兩篇研究成果以在線發表形式展示。

「伴隨着基因組計劃的開展和對腫瘤分子分型的深入了解,近10年來抗腫瘤治療在精準診療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中國腫瘤臨床研究參與國際合作擁有諸多優勢。如在一些歐美人群相對少見的突變類型如EGFR突變,中國人群突變率超過50%,研究更容易招募患者。目前,一些中國人群中相對高發的腫瘤類型,如鼻咽癌胃癌及食管癌,很多國際多中心研究都由中國學者牽頭,不僅有助於患者入組,同時中國學者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開拓了眼界。如今,我們已經從既往加入全球合作,發展到現在開始牽頭髮起一些全球性的臨床研究。未來,進一步加強科研領域的全球合作仍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徐兵河院士說。

《華夏時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抗腫瘤藥物是目前國產創新葯領域中最為聚焦的賽道。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發佈的《中國新葯註冊臨床試驗進展年度報告(2023年)》,1類創新葯臨床試驗中40.6%是抗腫瘤藥物,在Ⅰ期和Ⅲ期臨床試驗分別佔比50.9%和12.9%,較2022年佔比均小幅增長。2023年度獲批上市的40個創新藥品種中,抗腫瘤藥物最多,共14個品種,是2022年的2倍。

「其他藥物的市場規模沒有能與腫瘤藥物相提並論的。2023年,我國抗流感藥物市場規模超過百億元,而同年中國抗腫瘤藥物市場規模超2800億元,兩者差距顯著。」前述江蘇某創新葯企業的高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的統計數據,我國每年癌症發病約406萬,每年癌症死亡約241萬,且近年來這一數字還在持續增長。而隨着治療手段的進步,我國癌症的5年生存率已經從10年前的30.9%提升到40.5%,增加了近10個百分點。這意味着有效的抗腫瘤藥物能夠顯著提高腫瘤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因此腫瘤藥物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從2015年到2019年,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規模從832億美元增長到1435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有望達到3913億美元。對巨額利潤的預期,是眾多國產創新葯企業扎堆腫瘤賽道的重要原因。

股價曇花一現的背後

但是,即便有着眾多的好消息在近期密集發佈,但創新葯腫瘤葯企的股價表現卻往往只是曇花一現。

康方生物(09926)為例,5月31日早間,康方生物公告依沃西對比默沙東帕博利珠(Keytruda,又稱「K葯」)單葯一線治療PD-L1表達陽性(TPS≥1%)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註冊性三期臨床試驗(即「頭對頭」試驗)結果超出預期。當日,公司股價一度大漲超87%,最高觸及60港元/股。但截至本周五(6月14日),康方生物的股價是39.85港元/股,股價甚至低於20日均線(41.342港元/股)。其他創新葯腫瘤葯企的股價表現也普遍呈現沖高回落的姿態。與國際創新葯巨頭相比,國產創新葯企業的估值水平要低很多。

首先,創新葯研發需要經歷藥物篩選、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等多個階段,每個階段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時間成本。而抗腫瘤藥物是目前最熱門的藥物研發領域,全球大型製藥公司、新興生物科技公司以及國內眾多創新葯研發企業大多布局在這一領域。同質化競爭嚴重,熱門靶點在研項目數量多,產品上市後競爭壓力大,給創新葯企業的產品商業化形成較大壓力。

「未來製藥企業應更注重創新性,減少『me-too』的藥物研發,將更多的資源和精力投身於尋找全新的靶點、新的有效載荷或新的連接子上。這類更具前瞻性的研究方向將在更大程度上促進全球藥物研發領域的合作,並節約寶貴的新葯研發資源。」AACR 候任主席、2024 年 ASCO David A. Karnofsky Award 獲得者、加拿大多倫多瑪格麗特公主癌症中心 Lillian L. Siu 教授說。

其次,醫保控費對國產創新葯的商業化效益形成壓力:隨着我國人口老齡化、醫保標準的提高以及醫保範圍的擴大,醫保支付壓力不斷增大。醫保控費政策可能導致創新葯的定價和商業化效益受限,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拓展。「創新葯太便宜了,就不利於鼓勵醫藥企業的積極性。」前述江蘇某創新葯企業的高管說。

通過出海謀求高利潤,是國產創新葯企業的一條出路。去年底,和黃醫藥(0013.HK)宣布,其合作夥伴武田取得呋喹替尼的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適應證是成人轉移性結直腸癌。之後武田製藥官網顯示,武田/和黃醫藥合作的FRUZAQLATM (fruquintinib)定價出爐:美國一盒5mg*21粒的呋喹替尼(Fruzaqla)定價為25200美元,合計人民幣約18萬元。而根據國內醫藥電商平台,5mg*7粒的價格在2500元左右,換算下來,21粒在國內的價格為7500元。按照這一數據,呋喹替尼在美國的定價是國內價格的約24倍。

但是,創新葯出海並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首先,藥物在國內的臨床試驗可能無法完全滿足海外市場的監管要求,因此可能需要額外進行臨床試驗,這將增加研發成本和時間。國產PD-1腫瘤葯在FDA的審批過程中,就因臨床數據問題而頻頻受挫。同時,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藥品監管政策差異較大,國產創新葯在海外市場需要符合當地的法規和標準。這可能需要企業進行額外的研發、註冊和審批工作,增加了市場准入的難度。此外,海外市場同樣存在激烈的競爭,國產創新葯需要與來自全球的製藥公司競爭。

非腫瘤類創新葯也有巨大價值

儘管從市場規模來看,任何其他種類藥物的價值都無法與腫瘤藥物相提並論。但如果討論單個藥物的市場價值,就未必是腫瘤藥物居首。去年下半年,國際醫療行業調研機構Evaluate評選出最有價值的在研新葯TOP10,在給出銷售額預測的同時,還用凈現值給出這些藥物合理估值,其中只有兩款藥物在腫瘤領域。

根據該排名,價值最高的是來自罕見病領域的Sotatercept,凈現值116億美元。Sotatercept針對的是罕見疾病肺動脈高壓,患者一旦發病,會引起肺血管阻力和肺動脈壓力升高的臨床和病理生理綜合征,繼而發展成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致殘致死率高。

罕見病之外,治療伴有肝纖維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resmetirom、治療肥胖的CagriSema兩款藥物上榜。中樞神經系統(CNS)領域,也有兩款藥物上榜。這樣的排名意味着,新研發的腫瘤藥物價值,或許並不如大部分人想像中高。從臨床需求出發,在其他領域同樣有廣闊天地。

實際上,一些進行腫瘤葯研發的國產葯企,並未把寶都押在腫瘤賽道上。以華海葯業為例,他們既有抗腫瘤藥物,靶向CD73的抗體偶聯藥物 (ADC)剛剛在五月獲NMPA批准進入臨床;他們也有治療銀屑病的在研新葯,今年5月的亞洲皮膚年會上,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院長張福仁教授以口頭彙報的形式,分享華奧泰(華海葯業子公司)自主研發的單克隆抗體HB0034治療中重度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急性發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多中心、開放、單臂的探索性Ib期臨床試驗的療效結果。公司自主研發的HB0017 (IL-17A單抗)注射液也成功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階段,並於2024年3月29日在湖北省十堰市人民醫院順利完成了首例受試者的入組和給葯工作。「對我們來說,最主要的還是治療銀屑病的相關藥物研發。」華海葯業相關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深海評 | 背刺中國車企,難以化解歐盟的焦慮 - 天天要聞

深海評 | 背刺中國車企,難以化解歐盟的焦慮

去年10月,歐盟委員會啟動了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近日,歐委會發佈了調查的初裁結果:擬從7月4日起分別對三家被抽樣的中汽比亞迪、吉利和上汽等生產的輸歐電動汽車加征17.4%、20%及38.1%的懲罰性關稅,對其餘未參與抽查的中國車企平均徵收21%稅率,對不配合調查的將徵收38.1%的關稅。對此,中國商務部...
時隔六十年!雲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次發現油麥吊雲杉野生種群 - 天天要聞

時隔六十年!雲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次發現油麥吊雲杉野生種群

時隔六十年!雲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次發現油麥吊雲杉野生種群昆明信息港訊 記者段佳琪 通訊員趙昌佑 近日,雲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科研所人員在保護區開展科研監測中發現一種雲杉屬植物的野生種群,經雲南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的植物分類學專家鑒定,其為已經在保護區內絕跡60年的油麥吊雲杉。油麥吊雲杉是...
非魚非狗!「三有」保護動物冠魚狗現身蓮花池公園 - 天天要聞

非魚非狗!「三有」保護動物冠魚狗現身蓮花池公園

夏日的蓮花池公園,荷葉田田,鳥鳴啾啾。6月17日,記者從丰台區獲悉,蓮花池公園近日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冠魚狗。蓮花池公園的觀鳥人池邊柳枝間,冠魚狗靈動跳躍,羽毛黑底白點,高高的羽冠,黑長的喙,雪白的肚皮,非常獨特。每
科學家受侏羅紀公園啟發,利用「類琥珀」聚合物實現DNA長期保存 - 天天要聞

科學家受侏羅紀公園啟發,利用「類琥珀」聚合物實現DNA長期保存

IT之家 6 月 17 日消息,許多科幻電影中,科學家們從琥珀中提取恐龍 DNA 並復活恐龍的情節讓人們既興奮又擔心。不過,本月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們帶來的是一個好消息,他們受電影《侏羅紀公園》的啟發,使用一種類琥珀的聚合物創造了一種新型的 DNA 存儲和保存方法,該方法具有高可擴展性、易於存儲和提取 DNA 以及無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