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發現神秘粒子 歐空局立大功,網友不同意

2024年06月15日01:02:05 科學 1606

截至目前,月球背面只有我國的月球探測儀器抵達過,雖然目前已經有五個國家成功將月球探測器送上月球,但是只有中國具有完善的設施,可以成功將月球探測車運到月球背面。也就是說,目前只有中國對月球背面有最深入的了解。

美媒: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發現神秘粒子 歐空局立大功,網友不同意 - 天天要聞

近段時間,中國再次將嫦娥六號運送到月球,並且首次抵達月球背面,並採集月球2000克的土壤正往回趕。可謂是讓不少西方國家十分羨慕,都想得到月球背面的土壤。然而,不僅嫦娥六號任務不僅只有挖掘突然返回的任務,還攜帶了法國的月表揮發物探測儀、歐空局的月表負離子分析儀、巴基斯坦立方星和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

據外媒稱:中國嫦娥六號航天器在月球背面發現尋找已久的粒子,觀測結果有助於天文學家更好地了解月球風化層的化學組成。

美媒: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發現神秘粒子 歐空局立大功,網友不同意 - 天天要聞

歐空局的月表負離子分析儀實驗記錄了,月球表面以前未被發現的帶電粒子,該發現有助於天文學家能夠更好地探測月球風化層的化學組成。不少網友紛紛表示:沒有中國嫦娥六號,歐空局的月表負離子分析儀還只能在實驗室。

月球上神秘的懸浮顆粒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長久以來,月球的背面對人類而言一直是個神秘的領域,其真實面貌鮮為人知。那麼,歐空局探測到的月球背面的那些粒子究竟是何方神聖?

美媒: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發現神秘粒子 歐空局立大功,網友不同意 - 天天要聞

事實上,這些帶電的粒子並非尋常之物,它們是被陽光激發的氣體粒子,在阿波羅隕石坑——嫦娥六號航天器的着陸點,位於月球背面神秘的南極-艾特肯盆地中被發現。這一發現為我們揭示了月球背面鮮為人知的一面。

值得一提的是,離子探測器作為歐洲航天局首個登陸月球的儀器,其意義非凡。這不僅標誌着歐空局在月球表面的首次科學活動,更在科學領域開創了新的篇章,同時也是中歐在月球探索領域的首次合作。更令人振奮的是,收集到的數據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美媒: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發現神秘粒子 歐空局立大功,網友不同意 - 天天要聞

那麼,這些神秘的帶電粒子是如何形成的呢?地球因其強大的磁場而免受太陽風暴的侵襲,但月球卻缺乏這樣的保護。在月球稀薄的大氣層中,氦氣氨氣甲烷二氧化碳等氣體在陽光的照射下,極易被電離成帶電粒子,並被流動的等離子體所「吞噬」。這些帶電粒子不僅揭示了月球風化層的化學構成,還蘊含了關於月球表面多種過程的信息,如小行星撞擊等。

早在2012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ARTEMIS月球任務就曾在距離月球表面20,000公里的高空探測到飄蕩的拾取離子,它們均為正離子,攜帶比電子更多的質子。而關於負離子,科學家們指出其壽命極短,不會遠離地表漂浮,因此在嫦娥六號實驗之前,它們一直未被人類發現。

歐洲航天局在月球上做了哪些工作?

歐洲航天局在月球上的工作,展現了其在月球科學探測領域的重要性和創新力。通過搭載先進的探測設備,如NILS探測設備,歐洲航天局成功探測到月球表面存在的負離子,為月球科學研究帶來重要發現。

美媒: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發現神秘粒子 歐空局立大功,網友不同意 - 天天要聞

收集並分析NILS探測設備所提供的數據,科學家們能夠更好地研究月球表面的形成演化過程、太陽活動與地月空間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這些數據為未來的月球探測任務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和參考,推動了月球科學研究的進步。

歐洲航天局與中國的合作備受矚目,兩者合作推動了月球科學探測事業的發展,也為國際科學界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機會。嫦娥六號任務的成功再次證明了中歐在航天領域的緊密合作與互利共贏的可能性。

美媒: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發現神秘粒子 歐空局立大功,網友不同意 - 天天要聞

歐洲航天局在月球探測任務中取得的科研成果,展示了歐空局在科學領域的創新能力與突破。負離子的探測成果,不僅推動了月球科學研究的進步,也為人類的深空探測事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最後

歐洲航天局在月球上的工作通過搭載先進的探測設備、收集並分析科研數據、與國際合作夥伴共同開展科學研究等方式,為月球科學探測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美媒: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發現神秘粒子 歐空局立大功,網友不同意 - 天天要聞

不過,不得不說,歐空局的成功探月,背後的嫦娥六號可謂是功不可沒,為嫦娥六號點贊!為中國航天點贊!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 天天要聞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聖迭戈動物園野生動植物聯盟簽署了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研究協議。中美雙方經過充分準備,今天,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兩隻大熊貓「鑫寶」「雲川」啟程前往聖迭戈動物園,開啟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續雙方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 天天要聞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據領克汽車官方發佈,近日,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托底後高空墜落挑戰。據悉,此次領克07EM-P攜手中汽信科,根據真實場景設置超高難度挑戰,先托底,後騰飛,再墜落,挑戰時速50km/h正面應對托底測試、挑戰行業首次托底+翻滾雙重測試。托底:車速50km/h剮蹭底盤通過直徑為150mm的剛性半球形壁障,領克...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 天天要聞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近日,四川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西華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適應研究團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拍攝到一隻金雕亞成體的捕食活動畫面。畫面中,一隻金雕在旱獺、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動不動地觀察着獵物的活動,一旦有身體肥碩滾圓、肉質細嫩的獵物從洞口跑出來,就會立刻出擊...
瞰「飛碟」 - 天天要聞

瞰「飛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岸的科苑經六路以東、新宏路以北、科苑緯四路以南合圍區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飛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向竣工衝刺。6月25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的兩個穹頂已安裝到位,記者用無人機在高空俯拍,畫面十分壯觀。目前,項目建設處於收尾階段。據了解,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整體設計以「平...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絡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2024年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着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為期53天的「嫦娥六號」任務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時20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六號」軌返組合體(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約5000千米處解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