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EA評估荷蘭研究反應堆的老化管理

2022年07月05日10:58:04 科學 1753

一個由七名國際專家組成的小組代表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訪問了位於荷蘭佩滕的高通量反應堆(HFR),以檢查運營商核研究與諮詢集團(NRG)管理其裝置老化的方式。

IAEA評估荷蘭研究反應堆的老化管理 - 天天要聞

6月21日至28日,該小組考察了高通量反應堆用於保持其機械、電氣和民用結構及部件良好狀態的所有方案、程序和項目。

IAEA的結論是,NRG近年來在建立一個符合IAEA標準的全面老化管理計劃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它鼓勵NRG繼續並擴大這些活動。

考察團發現,NRG在總體安全,特別是老化管理方面有 "明確的承諾和奉獻"。IAEA表示,它對在HFR反應堆任命一名老化協調員感到高興。開展重大更換項目的方式、十年安全評估的實施和反應堆容器監督計劃也被作為良好做法提及。

考察組組長、IAEA研究反應堆安全科科長Amgad Shokr說:"NRG在根據IAEA安全標準建立老化管理方案和程序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並為HFR反應堆的持續安全運行做準備。IAEA小組鼓勵繼續這種做法,包括在實施該設施支持老化管理的活動中,如維護、檢查和定期安全審查。該小組還注意到在幾個組織和技術領域的良好表現,並提出了進一步改進的建議和意見。"

該小組對部件的非物理老化提出了建議。原子能機構發現,一些部件還沒有進入老化管理方案的範圍,在這方面必須擴大方案。必須改進民用結構的方案,最後,對更好地監測混凝土結構、電纜和儲存中的部件等領域的老化提出了實際建議。

NRG表示,它對IAEA關於其老化計劃的積極反饋感到高興,並表示它將跟進所提出的建議。

45兆瓦的HFR於1960年9月開始運行,從那時起,它的用途基本上已經從核材料測試轉向基礎研究和醫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生產。該反應堆--由NRG代表歐盟聯合研究中心運營--長期以來為歐洲約60%和世界30%的醫用放射源的使用提供服務。每天約有3萬名患者依賴來自荷蘭的醫用同位素。

荷蘭政府於2012年1月批准建造一座替代老化的HFR的反應堆。新的反應堆被稱為帕拉斯,預計將在2024年左右開始運行。

NRG已經制定了一個老化管理計劃,以便在Pallas投入運行之前能夠保持HFR的安全可靠運行。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 天天要聞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近日,四川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西華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適應研究團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拍攝到一隻金雕亞成體的捕食活動畫面。畫面中,一隻金雕在旱獺、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動不動地觀察着獵物的活動,一旦有身體肥碩滾圓、肉質細嫩的獵物從洞口跑出來,就會立刻出擊...
瞰「飛碟」 - 天天要聞

瞰「飛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岸的科苑經六路以東、新宏路以北、科苑緯四路以南合圍區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飛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向竣工衝刺。6月25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的兩個穹頂已安裝到位,記者用無人機在高空俯拍,畫面十分壯觀。目前,項目建設處於收尾階段。據了解,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整體設計以「平...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絡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2024年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着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為期53天的「嫦娥六號」任務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時20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六號」軌返組合體(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約5000千米處解鎖分...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 天天要聞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李蘭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間的最美逆行人,70多歲高齡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後,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橫在臉上,令人看了無比的心酸,無比的感動。如今,李蘭娟院士和愛人鄭樹森院士創辦的「樹蘭醫療」兩次衝擊港股IPO,合計估值約80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