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衛二,一顆冰冷的衛星,那裡會有生命嗎?

2024年06月09日21:50:17 科學 2279

一片神秘的地外海洋,究竟住着誰?一起來看看土衛二上的原住民!

"通過卡西尼號的測量,我們知道土衛二的海洋是宜居的。我們知道那裡有液態水、能源以及碳、氫、氮、氧、磷和硫等化學物質。"

土衛二,一顆冰冷的衛星,那裡會有生命嗎? - 天天要聞

圖示:土衛二噴出的冰羽流。

(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

新的研究表明,在土星衛星恩克拉多斯的表面有一些地方,航天器可以在那裡着陸,採集生命關鍵成分的原始痕迹。據信,這些生物特徵來自這個世界冰殼內的地下海洋。

人們早就知道,土衛二的地下海洋中蘊藏着有機分子--由碳、氧和氮組成的化合物。在2017年墜入土星表面之前,"卡西尼 "號宇宙飛船飛越了從土衛二表面裂縫中噴出的物質羽流,探測到了甲烷和乙烷等有機分子以及其他複雜的化合物,這些物質達到了很高的高度。

土衛二,一顆冰冷的衛星,那裡會有生命嗎? - 天天要聞

在這些物質中,約有 90% 的較大顆粒被發射到距土衛六數千英里的上空,但它們實際上並沒有逃離土星系統。科學家們現在表示,這些顆粒會落回土星衛星的表面,理論上可以被航天器收集和檢查。

「我們可以通過向土衛二表面發送飛行任務來了解土衛二海洋中潛在的生物特徵。以前人們認為,要想從恩克拉多斯海洋中採樣到最新鮮的物質,就必須飛過羽流,測量羽流的顆粒和氣體。」 行星科學研究所高級科學家、研究負責人阿曼達-亨德里克斯(amanda r. hendrix)在一份聲明中說。「但現在我們知道,你可以在衛星表面着陸,並確信你的儀器可以測量相對原始的來自海洋的羽流有機物。」

土衛二,一顆冰冷的衛星,那裡會有生命嗎? - 天天要聞

然而,土衛二羽流中一些可能是生物生命指紋的有機分子可能會被太陽紫外線(uv)破壞。這意味着,我們需要在這些分子未被破壞時找到它們。

「由於卡西尼號的測量結果,我們知道土衛二的海洋是宜居的。我們知道這裡有液態水、能量以及碳、氫、氮、氧、磷和硫等化學物質。」亨德里克斯說:「這些都是我們所知的生命所必需的成分。如果我們想找出羽流顆粒中是否存在任何海洋生物特徵,我們需要這些顆粒儘可能的純凈,並且盡量不暴露在紫外線下。」

土衛二,一顆冰冷的衛星,那裡會有生命嗎? - 天天要聞

尋找土衛二上的原始物質

為了找到土衛二上有這種原始物質的地方,亨德里克斯和研究小組分析了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卡西尼飛船的數據,看看紫外線光子能穿透月球表面多深。亨德里克斯說:「我們在這項研究中發現,在恩克拉多斯表面的一些地方,我們可以用航天器着陸並採集樣本--我們測量的樣本是相對原始的有機物。這是因為太陽紫外線(uv)光子無法深入冰層表面。」研究小組發現,具有破壞性的紫外線光子只能穿透土衛二冰冷表面約100微米,也就是幾根頭髮絲的寬度。

土衛二,一顆冰冷的衛星,那裡會有生命嗎? - 天天要聞

亨德里克斯解釋說:「因此,表面最頂端的部分會接觸到這些破壞性紫外線光子,但只有一部分有機物發生了化學變化,然後很快這些物質就會被更新鮮的羽流物質所覆蓋。更深的顆粒不會再發生變化--因為紫外線光子無法與更深的物質發生作用。新沉積的羽流顆粒就像底層物質的防護罩。它們就像防晒霜!」

土衛二,一顆冰冷的衛星,那裡會有生命嗎? - 天天要聞

插圖顯示,紫外線會影響土衛二表面的物質顆粒,但不會影響更深層的物質。(圖片來源:amanda hendrix/ psi)

研究小組收集的結果非常有用,因為它們告訴科學家,前往土衛二的任務將有大量有機物可供採樣,而無需深入研究。

- 土衛二的冰海洋中具備生命存在所需要的全部要素。但時那裡有生命嗎?

- 這個蛇形機械人可以在 "土衛二 "這樣的冰冷衛星上尋找外星生命

- 研究表明,探測土星衛星土衛二上的生命需要飛越其噴泉羽流100次

土衛二,一顆冰冷的衛星,那裡會有生命嗎? - 天天要聞

「由於紫外線很容易改變有機分子,因此這種光線進入冰雪覆蓋的世界表面的深度非常重要。」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克里斯托弗-豪斯(christopher house)在聲明中表示:「由於發現的紫外線穿透深度很短,我們的研究結果確認,土衛二的冰層中保存着大量的有機物質,可以從海洋中追溯到這些物質。利用已知技術就可以輕易從宜居的地外海洋中獲取大量有機物質,一想到這就令人感到深受鼓舞」。

該團隊的研究成果於12月18日發表在《通訊地球與環境》(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雜誌上。

by: robert lea

fy: 33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佈後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 天天要聞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伴隨着新質生產力成為各界的熱詞,一個新的「科學春天」正在到來。在粵港澳大灣區着力邁向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過程中,創科已然成為最重要的賦能者之一。在「機遇灣區」走訪活動中,創科也成為政產學研都無法繞開的一個關鍵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 天天要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中新網北京6月19日電(記者 孫自法)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地球上的植物是如何抵抗和適應的,長期以來頗受學界關注和持續開展研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6月19日向媒體發佈信息說,該所科研團隊和美國高校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研究發現,儘管氣候變暖導致植物生長季節延長,但植物仍能保持葉片生長和衰老時間的穩定平...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 天天要聞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自1970年國家開始上馬風雲衛星工程,至2023年風雲三號07星的輝煌升空,中國氣象衛星的發展歷程已跨越了近半個世紀的風雨兼程。50多年來,風雲氣象衛星不僅見證了中國氣象預報技術的飛躍,也從早期的粗略預測逐步邁向了今日的精準預報。這一變革的
哈爾濱有一處「莫奈的池塘」,只能白天來,因為…… - 天天要聞

哈爾濱有一處「莫奈的池塘」,只能白天來,因為……

哈爾濱有這樣一處地方在這裡你能遇見「莫奈的池塘」六月的群力丁香公園睡蓮盛開,微風拂過蕩漾起點點漣漪蓮葉搖擺淡雅的清香氤氳在空氣中內湖裡一株株黃色、白色、粉色的睡蓮在陽光下盛開它們婀娜多姿,隨風搖曳吸引不少市民的目光睡蓮是水生植物中的名貴花卉
深海評 | 背刺中國車企,難以化解歐盟的焦慮 - 天天要聞

深海評 | 背刺中國車企,難以化解歐盟的焦慮

去年10月,歐盟委員會啟動了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近日,歐委會發佈了調查的初裁結果:擬從7月4日起分別對三家被抽樣的中汽比亞迪、吉利和上汽等生產的輸歐電動汽車加征17.4%、20%及38.1%的懲罰性關稅,對其餘未參與抽查的中國車企平均徵收21%稅率,對不配合調查的將徵收38.1%的關稅。對此,中國商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