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在地球上到底有什麼用?要是全部滅絕,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2022年06月30日02:54:18 科學 1307

如果選擇一種動物去滅絕,那麼相信全世界的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蚊子。

作為每年殺死人最多的動物,蚊子才是名副其實的吸血鬼

可是,蚊子滅絕,就真的是一件普天同慶的好事嗎?

或許有人會覺得,沒有了蚊子,夏天可以隨便開窗睡覺,再也不用點蚊香了。

非洲地區也不用每年有上萬人死於瘧疾,世界的傳染病會因為蚊子的滅絕直接少一半。

蚊子在地球上到底有什麼用?要是全部滅絕,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 天天要聞

蚊子吸血的過程

這樣看下來的確是好事,可是放大到整個自然界呢?

蚊子在地球上存在了差不過1.7億年,在早侏羅紀的化石裏面就發現了現代蚊子祖先的痕迹,電影里蚊子吸恐龍的血這個設定是有科學依據的。

而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才200多萬年,更確切地說,是人類闖入了蚊子的世界

可能比起野外的動物,人類對於蚊子來說是比較好找到的獵物。

那麼蚊子滅絕,會引發怎樣的連鎖反應呢?

蚊子在地球上到底有什麼用?要是全部滅絕,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 天天要聞

琥珀里的蚊子

龐大的蚊子家族

我們常說的蚊子,是指雙翅目蚊科的全體成員,全球一共有3600多種,並不是每一種都吸血。

吸血的蚊子只有大約200種僅限於雌性

而這吸血的200種蚊子裏面,只有大約70到80種吸食人類的血液,其餘的則是以動物的血液為食。

總的來看,蚊子家族並不是吸血起家的,相反,吸血的才是蚊子中的另類

蚊子在地球上到底有什麼用?要是全部滅絕,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 天天要聞

蚊子家族的部分成員

那麼大部分蚊子都是靠吃什麼度日的呢?

蚊子是典型的植食昆蟲,它們的口器可以刺穿樹皮,吸食植物的汁液

也有一些蚊子走捷徑,直接吸食花蜜,省去了鑽皮這一步,輕鬆又快捷。

也就是說,大部分蚊子不分公母都是吃素的,只有極少部分雌性蚊子走上了磨牙吮血的邪路

蚊子在地球上到底有什麼用?要是全部滅絕,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 天天要聞

吸食花蜜的蚊子

這些雌性蚊子吸血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自己的孩子,那麼吸血的蚊子範圍還可以縮小,是懷孕的某些種類的雌蚊子

然而,就是這一小撮蚊子,讓整個人類為之瘋狂,更是差點把整個人類腰斬。

由此可見,並不是每隻蚊子都是吸血鬼,至少絕大部分的蚊子是安守本分的。

那麼,蚊子在自然界中究竟處於一個什麼生態位置呢?

蚊子在地球上到底有什麼用?要是全部滅絕,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 天天要聞

吸血的是雌蚊子

蚊子的生態位

蚊子在自然界一直都不是頂尖的存在,它更多的時候是作為別的動物的食物。

蚊子的卵必須要產在水裡,因此人們認為蚊子的歷史可能更加古老,應該追溯到2.3億年前的卡尼期

將卵產在水裡的昆蟲並不少,其中蜻蜓的卵也是產在水裡,它與蚊子可謂是一生的宿敵。

從幼兒園開始,蜻蜓就以蚊子為食。

蚊子的幼蟲叫孑孓,蜻蜓的幼蟲叫水蠆。有些蜻蜓的水蠆簡直兇猛至極,甚至會以蝌蚪為食。

蚊子在地球上到底有什麼用?要是全部滅絕,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 天天要聞

蚊子的幼蟲——孑孓

水蠆的發育速度趕不上孑孓,因為蜻蜓是不完全變態昆蟲,需要經歷多次蛻殼才能變成昆蟲;而孑孓是完全變態昆蟲

當蜻蜓成年後,它就以成年的蚊子為食。

水裡的魚和蝌蚪也會以蚊子的幼蟲為食,成年後的蚊子也是青蛙,甚至是雞鴨鵝等家畜的食物。

據統計,一隻青蛙一生的食譜中,蚊子佔據了50%,可見少一隻青蛙對於蚊子的抑制會減輕很多。

蚊子在地球上到底有什麼用?要是全部滅絕,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 天天要聞

蚊子的天敵之一——蜻蜓

一些蚊子因為身在百花叢中,還兼任幫花傳粉的職責。

可以說,蚊子在自然界的位置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整個蚊子家族滅絕,那麼地球的生態將直接從最底層開始坍塌,這才是最可怕的。

有人會問,蚊子在生物界的生態位其實並不是獨一無二的,完全可以被其他昆蟲取代。

就拿授粉這件事情來說,蝴蝶、蜜蜂等昆蟲都能傳粉,為什麼偏偏就認準了蚊子呢?

這個世界的被子植物就有226000多種,這其中有大部分是顯花植物,需要開花結果,昆蟲授粉

蚊子在地球上到底有什麼用?要是全部滅絕,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 天天要聞

蚊子幫忙授粉

這種合作早在白堊紀時期就已經開始。

蚊子的歷史大約1.7億年甚至更早,可以說在授粉界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這就好比一家公司主要和A供應商合作很多年,突然把供應商給撤了,公司需要時間去找新的合作夥伴。

然而哪有那麼容易,尋找新供應商的時候,萬一公司破產了怎麼辦?

滅絕蚊子也有這個擔憂,那就是植物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沒有蚊子的生活,萬一沒適應過來呢?

既然吸血的蚊子只有那麼一小撮,為什麼感覺蚊子的數量越來越多了,並且人類遇到的蚊子全是吸血的?

蚊子在地球上到底有什麼用?要是全部滅絕,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 天天要聞

蜜蜂並不給所有的花授粉

蚊子的瘋狂

大部分蚊子都是遠離人類的,它們只有在下雨之後才會與人類有過短暫的一面之緣,比如水坑上、池塘邊

之後它們就去往灌木叢或者森林裏,過着吃齋的生活。

而那些要吸血的雌蚊子,會主動靠近人類,畢竟人類在蚊子眼裡就是唐僧,一個個都細皮嫩肉的。

蚊子變多,其實一定程度上是人類自己作的。

蚊子在地球上到底有什麼用?要是全部滅絕,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 天天要聞

煩人的蚊子

首先是大量使用殺蟲劑,讓蚊子最大的天敵蜻蜓數量減少。

這讓蚊子從幼兒園開始,就肆無忌憚。其次,鳥類和青蛙的數量也因為人類的活動減少。

孑孓蛻變成蚊子後就必須馬上交配,這個時候的水面密密麻麻都是蚊子,原本是鳥類和青蛙捕食的最佳時機。

它們會直接吃掉懷上的和沒懷上的蚊子,但是現在,它們的數量太少,吃都吃不過來。

蚊子在地球上到底有什麼用?要是全部滅絕,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 天天要聞

青蛙抓蚊子

最後就是,人類的商業交流,導致蚊子跟隨貨流進行了遷徙,讓一部分不屬於該地的蚊子,變為了入侵物種

最典型的就是我們常說的「花蚊子」——白紋伊蚊,它原產於東南亞,隨着商業運輸來到了整個東亞地區,又蔓延到了北美和南美,甚至還有非洲。

科學家們還發現,全球變暖也有助於蚊子的繁衍,這導致一些原本沒有蚊子的高緯度地區,竟然出現了蚊子。

蚊子的瘋狂繁衍,登革熱、瘧疾等疾病有捲土重來之勢。

因此,滅絕蚊子刻不容緩。既然蚊子的生態位十分重要,那就不是把所有種類的蚊子都滅絕,而是專門針對幾種吸人血的蚊子。

蚊子在地球上到底有什麼用?要是全部滅絕,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 天天要聞

花蚊子——白紋伊蚊

滅蚊計劃

雖然人們嘴上說著蚊子滅絕,但是真要滅絕其中一種,難度都是十分巨大的。

蚊子的數量超乎人們的想像,且分佈很不均勻,這導致人們很難將其一網打盡

雌蚊子交配一次之後就可以終生不再交配,只需要一周產一次卵就可以。

有人以為打死了吸血的蚊子,就是打死了雌蚊子和孩子,其實有可能這隻雌蚊子已經生育過幾次了。

蚊子在地球上到底有什麼用?要是全部滅絕,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 天天要聞

蚊子的一生

蚊子的體型太小,人類很難發現它們,等真的發現之時,已經被咬了好幾個包了。

蚊子本身不具有毒性,人們常說的毒蚊子不是含有毒素

蚊子吸血的同時會吐出自己的一些「口水」,裏面有抗凝固分子,防止被叮咬的傷口癒合,以便它迅速吸血。

這種「口水」呈現酸性,含有蟻酸,不同蚊子酸性不同,而不同的人對蟻酸的反應程度不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敏感度

蚊子在地球上到底有什麼用?要是全部滅絕,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 天天要聞

被蚊子叮咬的包

起的蚊子包實際上不是中毒,而是人類的皮膚對蚊子「口水」的過敏反應

肌膚越是敏感,就越容易起很大的蚊子包,甚至會留下紅腫的疤痕

如果想要緩解,在被蚊子咬了之後,使用鹼性物質塗抹,比如肥皂香皂等。

蚊子真正的危害不是它那一點點「口水」,而是它會被一些細菌或者病毒寄生

蚊子在地球上到底有什麼用?要是全部滅絕,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 天天要聞

驅蚊大法

蚊子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有助於它們產卵,但是這裡又是病菌滋生之地

於是蚊子會攜帶瘧原蟲、登革熱病毒等。

蚊子吸血吐出「口水」的時候,將這些病原體一併注入到了人的身體里,導致人類感染。

考慮到吸血的都是雌蚊子,科學家們計劃的是讓這類蚊子只生雄性人為控制雌雄蚊子的數量。目前的進展也只有一點點。

蚊子在地球上到底有什麼用?要是全部滅絕,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 天天要聞

蚊子和它攜帶的部分疾病

因此,未來的滅蚊計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絡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2024年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着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為期53天的「嫦娥六號」任務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時20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六號」軌返組合體(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約5000千米處解鎖分...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 天天要聞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李蘭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間的最美逆行人,70多歲高齡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後,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橫在臉上,令人看了無比的心酸,無比的感動。如今,李蘭娟院士和愛人鄭樹森院士創辦的「樹蘭醫療」兩次衝擊港股IPO,合計估值約80億。科
從開傘到落地 如何準確捕捉「嫦娥六號」圖像? - 天天要聞

從開傘到落地 如何準確捕捉「嫦娥六號」圖像?

今天14時0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着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誌着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嫦娥六號」採用的是特殊的「打水漂」返回方式,在地廣人稀的內蒙古四子王旗着陸場着陸。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景象測量分隊在着陸場布設多台小型無人測控設備,構建起了一道...
嫦娥六號,到家!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到家!

今天,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着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誌着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嫦娥六號探測器已於本月初先後完成月球背面軟着陸、採樣、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及樣品轉移等工作。歡迎回家致敬追夢的中國航天來源:央視新聞、央廣網編輯:山西晚報全媒體編輯...
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AI技術厲害在哪?業內人士:將支持虛擬員工等未來智能產品創新 - 天天要聞

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AI技術厲害在哪?業內人士:將支持虛擬員工等未來智能產品創新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選出250個項目。記者注意到,在本次國家科學技術獎各獲獎項目中,與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相關聯的項目明顯增加,涉及多語種智能語音、智能車聯網、智慧高速、超級計算等應用場景。其中,「多語種智能語音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202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