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2021年05月12日23:03:10 科學 1473

近日,湖南、湖北、江西等全國多省地區出現雷雨天氣,雖說打雷年年有,但幾乎年年都有新「驚喜」。

比如今年有這樣的。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武漢長江大橋末日災難片既視感 圖源知乎@basic13

還有這樣的。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長沙夜空中的閃電

以及這樣的。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因為場景實在過於玄幻,所以不少人調侃是不是有哪位道友在此渡劫?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渡劫」。

怎樣才能引來「雷劫」?

閃電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一般來說,大多數閃電都產自於雷雨雲中,其大小也在數百米到幾千米不等。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孕育閃電的雷雨雲簡單來說可以這麼理解:就是會帶來打雷下雨的積雨雲。由於地面吸收來自太陽的輻射熱量要遠高於空氣,因此地面的溫度無疑會比空氣更高,到了夏季,這種升溫就更加明顯。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熱到模糊

隨着地面溫度升高,近地面的大氣溫度也會隨之升高,而氣體受熱後必然會變膨脹,同時密度變小,所以下方的熱空氣就會往上升;但上方空氣的密度相對來說就較大,因此就會往下沉。

上升氣流下沉氣流如同兩支狹路相逢的部隊,勢要拼個你死我活。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但當兩軍短兵相接時,由於熱氣流在上升過程中壓強降低,同時失去了地面熱源,會被下沉氣流裹挾的冷空氣逐漸蠶食。於是上升氣流中的水汽會發生凝結並出現霧滴,就形成了雲。雲中的霧滴進一步降溫後,就變成了過冷水滴、冰晶或雪花。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而在兩股氣流形成的強對流過程中,由於大地電場以及溫差起電效應破碎起電效應的同時作用下,雲中原本隨機分佈的正負電荷會呈現出有序排列的結構,形成許多正電荷負電荷區。當雷雨雲中的電場強度已經達到了足夠擊穿大氣的強度,便會產生「閃電」。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所有「道友」們明白了吧,想要引來「雷劫」,首先自身功力必須修鍊到能將某一區域的空氣持續加熱,同時還能擾動天上的氣流

氣修難度已經如此之高,那麼可以預見,能以肉身引來「雷劫」的大能當真恐(老)(倒)(霉)(蛋)了。

什麼閃電可用來「渡劫」

閃電還是很好區分的,主要可分為兩種:雲閃地閃

雲閃稍微複雜點,包括了雲內閃雲間閃雲—空氣閃,不過也不難理解,就是指在雲體中雲與雲之間發生的正負電荷的放電過程,說白了,這些閃電就是在天上自個兒玩過家家,不會理睬下界的凡人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而地閃是指發生在雲體與地面之間的對地放電過程,這個過程可能只有不到1S的時間,但地閃產生的峰值電流最高可達到十幾萬安培,對地面物體將造成巨大破壞。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很顯然,地閃無疑是需要渡劫「道友」的不二之選。那麼如何趕到地閃發生現場就很關鍵了。在這裡,我教給大家一個粗略的方法:聽聲測距

在閃電產生後,原本屬於絕緣體的空氣將被擊穿,並且由於高溫會在短時間內變成了等離子態,這樣電流就能在空氣中形成一道電弧,與此同時,閃電釋放的能量會使周圍的空氣快速膨脹和壓縮,震動發出響聲,所以我們才能在閃電後聽到雷聲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而大家都知道,閃電是以光速傳播的,雷聲的傳播速度只有340m/s,那麼我們能從兩者的時間差來判斷自己與閃電發生地之間的距離。

比如在看到閃電後大約3s後才聽到雷聲,可以推測距離大約為1km。如果此時有行動力較強的「道友」,及時趕過去說不定還能吃上幾發熱乎的(凡人已經跑得遠遠的了)

最後說回來,到底有沒有成功「渡劫」的道友呢?很遺憾,暫時還沒有。但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每年因閃電造成的人員傷亡超過了1萬人,全都屬於肉身「渡劫」,毫無例外,沒有一名「道友」像玄幻小說或電影中所描述的,經雷劈後洗髓伐骨擁有超能力。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被閃電劈中的樹 樹:我裂開了

只有肉體凡胎的同學們,在遇到雷雨天氣時,如果正在室內,最好不要亂跑了,畢竟現在大多數建築物都有防雷裝置保護;

而在室外的同學切勿待在樹下、電線杆、煙囪等高聳、孤立的物體旁,應儘快躲到附近建築物內,如果短時間內找不到避雷場所,應該盡量找地勢低的地方,降低重心並減少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數字化彩色郵資機宣傳戳首發 - 天天要聞

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數字化彩色郵資機宣傳戳首發

4月10日,海南省郵政分公司攜手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共同舉辦「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數字化彩色郵資機宣傳戳」首發儀式。該枚郵資機戳作為海南省首枚彩色數字粘貼型郵資機戳正式亮相。「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數字化彩色郵資機宣傳戳」採用目前最新款TS71郵資機製作,每一枚戳的規格為72mm*28.5mm,面值為0.8元...
為什麼人在做夢的時候,不會懷疑夢裡的不合理之處? - 天天要聞

為什麼人在做夢的時候,不會懷疑夢裡的不合理之處?

#春日生活打卡季#各位老鐵,咱們是不是都經歷過這樣的魔幻時刻?夢裡在珠峰頂啃煎餅果子,又穿越到小學教室考試,這時候要是有人遞過來一鍋酸菜魚,你居然還能面不改色地涮火鍋。今兒咱們就來嘮嘮,為啥夢裡再離譜的劇情,咱們都不會懷疑其不合理之處呢?
湖南啟動洞庭湖系統保護與治理重大諮詢研究 - 天天要聞

湖南啟動洞庭湖系統保護與治理重大諮詢研究

湖南日報4月10日訊(全媒體記者 奉永成 通訊員 翟文峰 劉樂)今天,我省啟動洞庭湖系統保護與治理重大諮詢研究。副省長曹志強出席並講話,省政協副主席何寄華主持。近年來,隨着江湖關係變化,洞庭湖水資源供給、水生態環境要素保障不足等新問題日益凸顯,亟須加強「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協同治理」。曹志強指出,洞庭湖保...
火上熱搜!杭州小年輕蹲點守!今天開始,持續一周 - 天天要聞

火上熱搜!杭州小年輕蹲點守!今天開始,持續一周

近日,一知名演員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打鳥作業」,被生態環境部點贊!相關詞條頻頻登上熱搜,「打鳥」也成了這個春天的現象級討論話題。4月10日至16日是浙江省愛鳥周,如果你想在杭州觀鳥,這些好去處別錯過↓↓啥是「打鳥」?「打鳥老法師」又是啥意
我們人類有誰看到過故事的結局呢? - 天天要聞

我們人類有誰看到過故事的結局呢?

「一本正經」與藝術上的「狂想」聽起來是完全矛盾的一組詞。但這組矛盾的形容卻恰好符合美國劇作家桑頓·懷爾德的文學風格。他是美國文學史上唯一一位獲得過普利策小說獎和普利策戲劇獎兩個獎項的作家。他三次捧起普利策桂冠,論作品的流傳度和當時的影響力,是足以和尤金·奧尼爾、阿瑟·米勒、田納西·威廉斯等人並稱為美...
遠古發現|約1.6億年前侏羅蟲破解棘頭蟲起源之謎 - 天天要聞

遠古發現|約1.6億年前侏羅蟲破解棘頭蟲起源之謎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領銜的國際古生物團隊近期在內蒙古寧城道虎溝化石群發現一種約1.6億年前的奇特遠古寄生蟲化石——侏羅蟲,這一發現破解了長久困擾學術界的棘頭蟲起源之謎。4月9日,英國《自然》周刊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棘頭蟲又稱棘頭動物門,是一類海洋和陸地生態系統中常見的體內寄生蠕...
應對極端大風|京郊蜂箱已壓上石頭防風 - 天天要聞

應對極端大風|京郊蜂箱已壓上石頭防風

新京報訊(記者趙利新)4月10日,北京發佈近10年首個全市大風橙色預警,11日下午至13日,北京將出現一次極端大風、強降溫天氣過程。記者從北京市密雲區京純養蜂專業合作社獲悉,目前蜂農們已在做防風措施,不少蜂農在蜂箱上壓了石頭。4月10日上午,楊麗鶴在合作社微信群里發送提示信息。受訪者供圖 進入春天,密雲太師屯鎮...
福州:羊蹄甲花開滿城 - 天天要聞

福州:羊蹄甲花開滿城

4月10日,福州城區內種植的羊蹄甲行道樹進入花期,競相開放,成為街頭一景。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4月10日,福州城區內種植的羊蹄甲行道樹進入花期,競相開放,成為街頭一景。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4月10日,福州城區內種植的羊蹄甲行道樹進入花期,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