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2021年05月12日23:03:10 科學 1473

近日,湖南、湖北、江西等全國多省地區出現雷雨天氣,雖說打雷年年有,但幾乎年年都有新「驚喜」。

比如今年有這樣的。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武漢長江大橋末日災難片既視感 圖源知乎@basic13

還有這樣的。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長沙夜空中的閃電

以及這樣的。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因為場景實在過於玄幻,所以不少人調侃是不是有哪位道友在此渡劫?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渡劫」。

怎樣才能引來「雷劫」?

閃電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一般來說,大多數閃電都產自於雷雨雲中,其大小也在數百米到幾千米不等。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孕育閃電的雷雨雲簡單來說可以這麼理解:就是會帶來打雷下雨的積雨雲。由於地面吸收來自太陽的輻射熱量要遠高於空氣,因此地面的溫度無疑會比空氣更高,到了夏季,這種升溫就更加明顯。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熱到模糊

隨着地面溫度升高,近地面的大氣溫度也會隨之升高,而氣體受熱後必然會變膨脹,同時密度變小,所以下方的熱空氣就會往上升;但上方空氣的密度相對來說就較大,因此就會往下沉。

上升氣流下沉氣流如同兩支狹路相逢的部隊,勢要拼個你死我活。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但當兩軍短兵相接時,由於熱氣流在上升過程中壓強降低,同時失去了地面熱源,會被下沉氣流裹挾的冷空氣逐漸蠶食。於是上升氣流中的水汽會發生凝結並出現霧滴,就形成了雲。雲中的霧滴進一步降溫後,就變成了過冷水滴、冰晶或雪花。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而在兩股氣流形成的強對流過程中,由於大地電場以及溫差起電效應破碎起電效應的同時作用下,雲中原本隨機分佈的正負電荷會呈現出有序排列的結構,形成許多正電荷負電荷區。當雷雨雲中的電場強度已經達到了足夠擊穿大氣的強度,便會產生「閃電」。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所有「道友」們明白了吧,想要引來「雷劫」,首先自身功力必須修鍊到能將某一區域的空氣持續加熱,同時還能擾動天上的氣流

氣修難度已經如此之高,那麼可以預見,能以肉身引來「雷劫」的大能當真恐(老)(倒)(霉)(蛋)了。

什麼閃電可用來「渡劫」

閃電還是很好區分的,主要可分為兩種:雲閃地閃

雲閃稍微複雜點,包括了雲內閃雲間閃雲—空氣閃,不過也不難理解,就是指在雲體中雲與雲之間發生的正負電荷的放電過程,說白了,這些閃電就是在天上自個兒玩過家家,不會理睬下界的凡人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而地閃是指發生在雲體與地面之間的對地放電過程,這個過程可能只有不到1S的時間,但地閃產生的峰值電流最高可達到十幾萬安培,對地面物體將造成巨大破壞。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很顯然,地閃無疑是需要渡劫「道友」的不二之選。那麼如何趕到地閃發生現場就很關鍵了。在這裡,我教給大家一個粗略的方法:聽聲測距

在閃電產生後,原本屬於絕緣體的空氣將被擊穿,並且由於高溫會在短時間內變成了等離子態,這樣電流就能在空氣中形成一道電弧,與此同時,閃電釋放的能量會使周圍的空氣快速膨脹和壓縮,震動發出響聲,所以我們才能在閃電後聽到雷聲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而大家都知道,閃電是以光速傳播的,雷聲的傳播速度只有340m/s,那麼我們能從兩者的時間差來判斷自己與閃電發生地之間的距離。

比如在看到閃電後大約3s後才聽到雷聲,可以推測距離大約為1km。如果此時有行動力較強的「道友」,及時趕過去說不定還能吃上幾發熱乎的(凡人已經跑得遠遠的了)

最後說回來,到底有沒有成功「渡劫」的道友呢?很遺憾,暫時還沒有。但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每年因閃電造成的人員傷亡超過了1萬人,全都屬於肉身「渡劫」,毫無例外,沒有一名「道友」像玄幻小說或電影中所描述的,經雷劈後洗髓伐骨擁有超能力。

多地開啟電閃雷鳴模式,「渡劫」的道友究竟是何方神聖? - 天天要聞

被閃電劈中的樹 樹:我裂開了

只有肉體凡胎的同學們,在遇到雷雨天氣時,如果正在室內,最好不要亂跑了,畢竟現在大多數建築物都有防雷裝置保護;

而在室外的同學切勿待在樹下、電線杆、煙囪等高聳、孤立的物體旁,應儘快躲到附近建築物內,如果短時間內找不到避雷場所,應該盡量找地勢低的地方,降低重心並減少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 天天要聞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嫦娥六號返回器25日攜帶月壤順利着陸,實現人類歷史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持續引發外媒的廣泛關注。  《紐約時報》刊文稱,中國成為首個從月球背面取回樣品的國家。嫦娥六號任務的樣品可能蘊藏着月球和地球起源的線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最新成果。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報道指出,此次任務攜帶的樣品是由中國國家航...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 天天要聞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聖迭戈動物園野生動植物聯盟簽署了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研究協議。中美雙方經過充分準備,今天,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兩隻大熊貓「鑫寶」「雲川」啟程前往聖迭戈動物園,開啟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續雙方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 天天要聞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據領克汽車官方發佈,近日,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托底後高空墜落挑戰。據悉,此次領克07EM-P攜手中汽信科,根據真實場景設置超高難度挑戰,先托底,後騰飛,再墜落,挑戰時速50km/h正面應對托底測試、挑戰行業首次托底+翻滾雙重測試。托底:車速50km/h剮蹭底盤通過直徑為150mm的剛性半球形壁障,領克...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 天天要聞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近日,四川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西華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適應研究團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拍攝到一隻金雕亞成體的捕食活動畫面。畫面中,一隻金雕在旱獺、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動不動地觀察着獵物的活動,一旦有身體肥碩滾圓、肉質細嫩的獵物從洞口跑出來,就會立刻出擊...
瞰「飛碟」 - 天天要聞

瞰「飛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岸的科苑經六路以東、新宏路以北、科苑緯四路以南合圍區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飛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向竣工衝刺。6月25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的兩個穹頂已安裝到位,記者用無人機在高空俯拍,畫面十分壯觀。目前,項目建設處於收尾階段。據了解,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整體設計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