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任務可能是全女性,以避免宇航員在1.5年的旅程中發生性行為

2021年04月18日23:48:12 科學 1263

如果兩名宇航員高興起來,而女宇航員懷孕了,目前還不清楚這對嬰兒的影響是什麼。

而幾個美國宇航局太空總署的一份秘密報告顯示,火星任務可能完全是女性的任務,任務人員參差不齊。

英國宇航員海倫·沙爾曼(Helen Sharman)在一次會議上表示,美國宇航局(NASA)提交了一份報告,警告男性和女性宇航員在前往這顆紅色星球的一年半旅程中可能會感到興奮。

報告稱,所有女性船員都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女性作為一個團隊工作得更好,並且比男性更不可能為誰是領導者而爭吵。

沙爾曼本人從未見過這份報告,但他認為這份報告是「幾年前」提交的。

「空間科學實驗室」找到了探索火星的新途徑

第一位在太空的英國宇航員表示,美國宇航局的一項官方研究對宇航員在火星任務中可能經歷的「不潔想法」進行了研究。

沙爾曼說:「幾年前我確實聽說有報道。

「美國宇航局從未發佈過這份報告,但它的目的是讓我們看到,正是因為我們已經提到的原因,才有必要給機組人員化妝。」

「它發現船員應該是相同的性別:所有的男人或所有的女人。」

火星任務可能是全女性,以避免宇航員在1.5年的旅程中發生性行為 - 天天要聞

火星之旅預計需要大約1.5年的時間,在此期間,宇航員將暴露在高劑量的輻射之下。

如果兩名宇航員興奮起來,而女宇航員懷孕了,目前還不清楚這對嬰兒會有什麼影響。

夏爾曼說,美國宇航局已經決定,一個全女性的船員是最好的主意,因為婦女作為一個團隊工作得更好,並且比男子更不可能為誰是領導而爭吵。

埃隆·馬斯克宣布火星「城市」計劃

在這次活動的舞台上也有一位宇航員AlWordren,他在1971年的阿波羅15號任務中登上了月球。

現年85歲的Worden開玩笑說,由於他的年齡,他將是最適合火星任務的人。

他說:「如果我是29歲而不是85歲,我可能會有一些不純的想法。

「當你85歲的時候,你仍然有這些想法,但是你不能對它們做任何事情,所以我會很好的去火星然後回來。」

雖然美國宇航局並沒有明確禁止太空中的性行為,但其宇航員行為準則要求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信任關係」和「專業標準」。

美國宇航局也禁止任何已婚夫婦一起進入太空--儘管這主要是由於群體動力學,而不是擔心他們會發生性行為。

在太空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缺乏重力。

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植物科學系系主任Anja Geitmann教授說,他對太空中的性進行了重要的研究。郵寄在線主要的問題是「伴侶要盡量保持身體上的接近,因為一個人不能依靠重力來將一個伴侶推向另一個伴侶」。

失蹤的歐洲飛船「撞上」火星

宇宙飛船通常是相當狹窄的空間。

蓋特曼教授補充道:「另一個問題是盡量避免撞到自己的頭,因為再一次,沒有重力可以防止伴侶之間相互偏離,並在每次移動時撞上最近的障礙物。」

缺乏重力不僅會影響身體的運動,而且還會引起身體內的問題。

空間的血液循環受到影響,可能使人很難勃起。

在為美國宇航局撰寫的一篇文章中,來自AI信號研究公司的洛里·米奧斯說:「沒有重力將血液拉到身體的下部。

相反,血液會流到胸部和頭部,導致宇航員面部腫脹,脖子上血管腫脹。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宇宙6大未解之謎,可能人類永遠找不到答案(下) - 天天要聞

宇宙6大未解之謎,可能人類永遠找不到答案(下)

04時間真的在「流動」嗎?我們每天都在和「時間」打交道,但從科學角度看,時間可能是最容易被誤解的概念之一。我們覺得時間像一條線,從過去流向未來,我們站在中間的「現在」,隨着時間的流動不斷前進。
宇宙6大未解之謎,可能人類永遠找不到答案(上) - 天天要聞

宇宙6大未解之謎,可能人類永遠找不到答案(上)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科學的力量一次次改寫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從哥白尼提出「太陽不是宇宙中心」,到牛頓建立經典力學體系;從愛因斯坦彎曲了時空的結構,到薛定諤在貓的命運中揭示量子的不確定性——每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都曾讓人類視野擴展了一大步。
5000多款產品亮相第九屆世界無人機大會 - 天天要聞

5000多款產品亮相第九屆世界無人機大會

以「步入低空經濟新時代」為主題的2025第九屆世界無人機大會23日在深圳開幕。同期舉行的國際低空經濟與無人系統博覽會及第十屆深圳國際無人機展覽會吸引了國內外825家企業,攜5000多款無人機系統裝備產品進行現場展示。5月23日,參會者了解一
國外空天公司開始銷售極光亞軌道穿梭機 - 天天要聞

國外空天公司開始銷售極光亞軌道穿梭機

5 月 22 日,國外航空航天公司宣布,它已開始接受可在亞軌道飛行中運載小型有效載荷的「極光」(Aurora)太空無人穿梭機的訂單。 該飛機可攜帶6公斤有效載荷,飛行高度可達100公里。....
中國首個熱帶生物多樣性數字平台上線 - 天天要聞

中國首個熱帶生物多樣性數字平台上線

5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打造的西雙版納生物多樣性平台正式上線,這是中國首個以熱帶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數字平台,讓西雙版納超1.5萬種物種數據「有跡可循」。作者:孫敏、胡攀、張楠、楊林凱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