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頁、8年等待,望月新一證明abc猜想論文終於正式發表

2021年03月10日15:33:18 科學 1018

機器之心報道

作者:維度

塵埃落定!近日,日本數學家望月新一證明 abc 猜想的 600 多頁論文終於正式發表,也讓他長達八年的等待沒有白費。

在數學領域,abc 猜想(abc conjecture)是一個著名的數學猜想,有關整數加法和乘法之間的關係。此猜想以三個互質正整數 a、b、c 描述,c 是 a 及 b 的和,猜想因此得名。此猜想有數個宣稱的證明,但此前未有獲得人們信服的結果。

abc 猜想在數學界有着重要意義,很多著名猜想 / 理論都是它的推論,如費馬大定理、比爾猜想、Mordell 猜想以及孿生素數猜想等。這個猜想在數論中的地位很高,幾乎與黎曼猜想齊名。abc 猜想一經得證,數論中的很多著名猜想可以立時得出。

日本數學家、京都大學數理解析研究所教授望月新一(Shinichi Mochizuki)一直在證明 abc 猜想的路上孜孜求索。2012 年 8 月,望月新一發表了 600 多頁的證明論文,其中引用了 500 多頁自己的其他論文,幾乎就是為了解決 abc 猜想而發展出了一套新的數學理論。但由於論文篇幅太長且晦澀難懂,數學家們在檢驗望月新一的證明上花費了大量功夫,但很多人仍然對於論文中的潛在假設表示困惑。直到 2017 年底,也只有十幾位數學家表示能夠看懂該論文。

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經近八年的審查,望月新一的研究於 2020 年 4 月終於獲得了認可,日本京都大學數理解析研究所(RIMS)宣布接收並將正式發表這篇論文。近日,這篇論文終於刊登在了該研究所編撰的國際專業期刊《PRIMS》特刊電子版上。

600多頁、8年等待,望月新一證明abc猜想論文終於正式發表 - 天天要聞

論文鏈接:https://www.ems-ph.org/journals/show_issue.php?issn=0034-5318&vol=57&iss=1

漫長的求證與認可之路

2012 年 8 月,望月新一悄悄上傳了論文預印本,發佈平台卻沒有選擇數學家首選的 arXiv,而是在京都大學數理解析研究所的個人主頁上。論文共 4 篇 600 多頁,以一種高深莫測的特殊風格撰寫,即使是同樣作為數學家的很多人也都看不懂。

具體來說,這篇論文中充滿了各種奇怪的符號,以及風格詭異的定義名稱,如「宇宙暗邊際之極」、「霍奇影院」、「外星算數全純結構」等等……

600多頁、8年等待,望月新一證明abc猜想論文終於正式發表 - 天天要聞

文章引起轟動後,望月新一拒絕了所有出國演講和講座。他的一些非常緊密的合作者表示,雖然他們發現該證明正確,但世界各地的專家們通常不願意花費精力去研究它,更別說對其進行驗證。

隨後幾年舉行了有關該主題的學術探討會,這些研討會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也表示可能需要花很多年才能得出結論。望月的博士論文導師法爾廷斯也公開批評過望月,認為他並沒有清晰地傳達自己的想法。

2017 年 12 月 16 日,日本《朝日新聞》聲稱,望月的證明進度已接近官方驗證,而這一成就可以與 1995 年證明費馬大定理相當。然而,雖然有些謠言表示京都大學數理解析研究所出版部門已經接收其研究,時任主編卻予以否認。論文即將發表的謠言最終不攻自破,並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事情對於望月新一而言變得更糟了。

波恩大學的 Peter Scholze 和歌德大學的 Jacob Stix 私下傳播了對望月新一 abc 猜想證明的反駁,並提出了一處具體的關鍵漏洞。緊接着,Scholze 和 Stix 在數學和物理學雜誌《Quanta》上的一篇獨家文章中公開寫道,他們發現瞭望月新一 abc 猜想證明中的一個嚴重的、無法修正的缺陷。Scholze 表示:「我認為 abc 猜想仍未得到證明,任何人都有機會證明這一點。」然而,望月新一對這些批評置之不理,他認為那兩位作者並不能理解自己的工作。

2020 年 4 月,望月新一所在的日本京都大學數理解析研究所(RIMS)宣布接收並將發表他的論文。近日,這篇論文終於正式發表。

望月新一:證明 acb 猜想的天才數學家

600多頁、8年等待,望月新一證明abc猜想論文終於正式發表 - 天天要聞

圖源:京都大學。

望月新一 1969 年出生於日本東京,16 歲即進入普林斯頓大學讀本科,19 歲畢業,之後順利進入研究生院,師從德國著名科學家、1986 年菲爾茲獎獲得者法爾廷斯。1992 年,望月新一獲得數學博士學位(年僅 23 歲)。同年,他進入京都大學數理解析研究所,並於 2002 年(33 歲)榮升教授。在學術上,望月新一專註於算數幾何、霍奇理論和遠阿貝爾幾何等數學工作領域。

此外,有關望月新一還一直流傳着這樣一種說法,他被認為是比特幣的發明者。但這一說法疑點頗多。首先,身為純數學家,很難想像他會對現實中可應用的事情感興趣;其次,比特幣的技術基礎是密碼學,也非他的研究興趣;最後,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本身也可能並非日本人。

參考鏈接:https://www.kyoto-np.co.jp/articles/-/209411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Science | 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物理模擬,精準操控蛋白質「形態切換」,未來藥物設計新路徑 - 天天要聞

Science | 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物理模擬,精準操控蛋白質「形態切換」,未來藥物設計新路徑

引言生命,無疑是宇宙中最精密的奇蹟。而蛋白質(proteins),正是構成生命大廈的無數微觀建築師。我們通常會將蛋白質想像成一個個靜態的、結構精密的分子雕塑。然而,生命的奧秘遠不止於此——真正的蛋白質,更像是靈動萬變的「變形金剛」!它們能夠根據環境信號精確切換構象(conformational states),這種動態能力正是...
為啥有些人每天只睡4小時卻精力充沛,而你睡8小時還是困? - 天天要聞

為啥有些人每天只睡4小時卻精力充沛,而你睡8小時還是困?

經典觀點認為:每晚睡足8小時,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地學習、工作,否則就會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也容易煩躁。然而我們有時候會遇到一些例外,有些人每天只需睡3~6小時,依然活力滿滿。這群人被稱為「自然短睡者」,科學家發現,他們的秘密就藏在基
紅外相機里有什麼?荒漠貓、兔猻……含「野」量不要太高 - 天天要聞

紅外相機里有什麼?荒漠貓、兔猻……含「野」量不要太高

尕海濕地位於甘肅省甘南州碌曲縣,是甘肅尕海則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尕海保護站在附近的巡護點上,布設了近80台紅外相機,用來監測雪豹、岩羊等其他野生動物的活動軌跡。每年的5月和10月,保護站工作人員都要回收查看紅外相機中的視頻畫面,為野生動物的監測工作提供準確的數據。近日,總台記者跟隨保護站里...
什麼叫細胞不對稱分裂,在生物學上有重要應用。 - 天天要聞

什麼叫細胞不對稱分裂,在生物學上有重要應用。

#認證作者激勵計劃#細胞分裂是否對稱主要取決於我們討論的是哪種類型的細胞分裂以及具體的生物背景。細胞分裂主要分為兩種類型: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此外,某些情況下也會提到無性繁殖過程中的不對稱分裂。有絲分裂。在有絲分裂中,一個母細胞會複製其遺傳
402片瀕危鯊魚翅進境有異味被查 - 天天要聞

402片瀕危鯊魚翅進境有異味被查

近日,深圳寶安機場海關查獲瀕危鯊魚翅402片。深圳寶安機場海關關員在對轉運貨物開展巡倉監管時,發現一票貨物外包裝破舊且散發出濃烈的異味,隨即對其開箱查驗。經查發現,紙箱內裝有用透明保鮮膜包裹的疑似魚翅一批。
行進中國|一根竹子的「七十二變」 - 天天要聞

行進中國|一根竹子的「七十二變」

廣德竹海。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竹編傳承人手工編織竹製品。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竹包包讓人愛不釋手。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竹桌椅搭配的休閑茶室。人民網記者 苗子健攝用筍衣編成的動物擺件惟妙惟肖。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自帶藍牙功能的竹鍵盤和竹鼠標。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人民網廣德5月25日電(記者汪瑞華、張俊、陳曦、苗子健)竹筷...
科學家首次實現超冷原子「超糾纏」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實現超冷原子「超糾纏」

IT之家 5 月 25 日消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 Manuel Endres 團隊通過「光鑷」(基於激光的鑷子)對單個原子進行精細控制,首次在超冷原子體系中實現 "超糾纏" 量子態。相關研究成果已於 5 月 22 日發表於在《科學》上(IT之家附 DOI: 10.1126 / science.adn2618),展示了量子操控技術的新高度,或為量子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