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古人對睡眠是相當重視的,根據長期的經驗積累提出睡眠過程中的一些禁忌,如:一忌仰卧;二忌憂慮;三忌睡前惱怒;四忌睡前進食;五忌睡卧言語;六忌睡卧對燈光;七忌睡時張口;八忌夜卧覆首;九忌卧處當風;十忌睡卧對火。
古人的經驗總結對我們現在的生活還是很有指導意義的,現結合當下大家的生活習慣,總結出「睡眠五不宜」。

睡眠五不宜
睡眠不可憂慮惱怒
睡時一定要靜心安穩,如果睡下以後總在思慮日間或過去未來的雜事,甚至憂愁焦慮,不但會失眠,而且對身體的損害會比白天更大。
《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思則氣結。」凡情緒的變化都會引起氣血的紊亂,從而導致失眠,甚至疾病。所以睡前非但不可惱怒,還應防止任何情緒的過激。
許多人喜歡躺在床上思考問題,這樣也會引起大腦的興奮,時間一長,必然會引起失眠。
還有的人以看書報作為催眠的方式,有時可以獲效,但是遇到刺激大腦興奮的文字就會破壞睡眠的節律,起到相反的作用。
睡前不宜飽食、多飲
晚餐過飽、過遲,增加胃腸的負擔,脘腹脹滿,轉側難受,必然影響正常的睡眠。
睡前不宜多喝水,尤其是濃茶、咖啡等使人興奮的飲料。
一方面咖啡、濃茶等飲料使大腦興奮不易入睡,另一方面睡前多喝水加重腎臟的負擔,容易起夜而影響睡眠。
睡前不宜多言哼唱
古人云:「肺為五臟華蓋,好似鐘磬,凡人卧下肺即收斂。」如果卧床後多語,則肺氣易發散,使五臟俱不得寧從而影響睡眠。
卧睡時不宜當風、對燈
卧睡時應該保持窗戶的通風,但是風口不能對着頭部,這樣風邪入腦容易引起面癱、偏癱等病。
睡時不宜張口、覆首
張口睡覺,空氣中的污物可以從口進入人體,不符合衛生要求,而且易生外感,易被痰窒息。若是睡覺時將頭鑽進被窩裡,空氣污濁,時間長了大腦會缺氧而發生窒息。

睡眠黃金時間
古人的子午覺是我們現在經常強調的睡眠養生法之一。子時指夜裡23時~凌晨1時,屬一日時辰中的陰中之陰,同時陽氣初生,陰陽俱虛,所以此時段必須休息。午時指中午11~13時,此時是一日時辰中的陽中之陽,陰氣初生,陽氣由此由盛轉衰,所以午後需適當休息以培補陽氣。
子午之時,陰陽交接,體內氣血陰陽極不平衡,此時靜卧,可避免氣血受損。
晚上熬夜不可取。明代謝肇淛的《五雜俎》中曾說過:「夜讀書不可過子時」,「蓋人當是時,諸血歸心,一不得睡,則血耗而生病矣」。意思就是,讀書的時間不能超過子時,如果熬夜讀書的話將嚴重透支健康。
明代陳繼儒在《珍珠船》中說:「睡是眼之食,七日不眠,眼則枯。」如果每晚11點仍不睡覺,對肝血消耗巨大,日久傷及腎。會逐步造成身體氣血雙虧,膚色暗沉,痘痘、出油等各種問題冒出來,這時候就是天天用昂貴護膚品,拚命鍛煉身體,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帶來的傷害。■
【來源:中國中醫醫藥報、中國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