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醫院好,孟主任的醫術就是高,看病好,百病消,大家看病拿葯有報銷……」
這是容西片區賢溪社區老年歌唱團專門為感謝社區服務中心中醫科主任孟德瑜而創作的一首歌。她技術精湛、熱心服務,為大批患者解除了病痛,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的中醫藥服務。

孟德瑜出生於中醫世家,她與雄安結緣還要從2023年6月說起。已經是中醫碩士的她,聽說老師要組織到雄安義診,便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義診那天,居民們的熱情很高,從早到晚排隊問診的人絡繹不絕,還有不少人在追問孟德瑜下次看診的時間。一天活動下來,她連水都沒顧上喝幾口。但大家對優質中醫服務的強烈需求和認可,讓她覺得很值得。
義診結束後,負責人陳主任專門帶義診團隊參觀了中心的設施、設備,還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新區的發展規劃、人才政策、中醫專業科室的建設需求。
「沒想到雄安已經建設得這麼好,一個社區級的衛生服務中心都標準這麼高。」孟德瑜驚訝於雄安發展,更心動於新區為中醫發展提供的廣闊舞台,而這與她立志推廣中醫適宜技術的理想高度契合。
真心付出,創新推廣中醫技術
剛到賢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孟德瑜就接下了中醫科建設的重擔。
常年體弱、腹瀉的張阿姨,在嘗試孟德瑜推薦的三伏貼治療後,癥狀有了明顯緩解。於是張阿姨把周圍類似癥狀的老夥伴們都拉了過來,而冬病夏治三伏貼就成了孟德瑜推廣的第一個治療技術。
隨後,孟德瑜開始引進推廣更多特色項目。她秉承「一人一方、辨證論治」理念,對臍灸進行了創新改良,開發了個性化藥粉,團隊累計應用超1萬餘人次,填補了新區的技術空白。她創新中醫鉤提針技術,幫助老年人解決頸肩腰腿疼痛、腱鞘炎等慢性疼痛問題。她還將中醫經典小方引入中醫適宜技術這一方法,不僅在賢溪得到應用,還被容城多家社區醫院引進,提高治療效果的同時更減輕了患者負擔。
孟德瑜白天在門診坐班,平均一天下來要看診超過50人次。晚上還要擠時間鑽研業務、制定科室發展規劃、開展業務培訓、錄製科普視頻,常常忙到最後一個下班。
孟德瑜堅信「只要真心付出,就一定有收穫」。

待病人如親人,她是社區「小棉襖」
「我的病就是這個小姑娘治好的。」
「我鄰居說就得找她看,人可好了。」
孟德瑜的診室門前總是人流不斷。患者們口口相傳,越來越多的人從容東、安新甚至外地專程趕來容西,只為尋求她的診治。
孟德瑜把患者放在心上。她的診桌上始終擺放着厚厚的一沓聯繫卡,方便患者隨時諮詢。即使再晚,她看到也會立即回復。有次夜裡十一點多,一位到雄縣串門的老人腹痛複發打來求助電話,她毫不猶豫回單位拿上艾灸設備,就趕了過去。
社區的老人們都喜歡稱呼孟德瑜「小棉襖」。她待病人如親人,不光是問診,還想方設法給患者提供服務。她幫助家庭生活困難的患者跑辦慢病救助手續,綜合運用四診合參、辨證論治的診療方法,僅4個月就幫助其逆轉腸化和異形增生,節約大筆診療費用。
2023年10月,孟德瑜結婚了。可婚假只休了七天,她就趕回來上班了。「一副葯的療程就管七天,服用結束就需要複診,我不能讓病人等我。」
醫者仁心。孟德瑜在社區醫療崗位上默默奉獻,用愛心和耐心守護居民健康,詮釋了白衣天使的責任與擔當。
更多雄安新聞值得關注
「感動雄安2024」候選人丨李茂帆:相信雄安,奔赴更美好的星辰大海
來源:雄安新區文明辦
編輯:王曉雨
校對: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