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禍根」主要不在鹽,而是它!3張不吃藥的「處方」,穩穩降血壓

2024年03月20日17:55:19 健康 1180

今天的文章開始前,可可想先做個小調查:

現如今,高血壓的發病率是越來越高了。根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佈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2》,我國成人高血壓患者已達2.45億人左右。

雖然患病人數多,但真正了解高血壓的人卻寥寥無幾。比如:除了鹽,你還知道哪些高血壓的誘因?血壓高和血壓波動大,哪個更危險?……

1

高血壓是怎麼來的?

70%與「胖」有關!

大家都知道,吃鹽(鈉)過多會導致血壓升高。但有研究發現,70%的高血壓都是「胖」出來的!

17成高血壓歸因於「胖」

《高血壓》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提到:78%的男性和65%的女性高血壓可歸因於超重或肥胖。而且體重每增加5%,高血壓發病風險增加20%~30%。

高血壓的「禍根」主要不在鹽,而是它!3張不吃藥的「處方」,穩穩降血壓 - 天天要聞

肥胖的人,皮下脂肪會增厚,使毛細血管擴充,血液循環量相對增加。在心率正常的情況下,心搏出量大為增加,長期負擔過重就會誘發左心肥厚,血壓升高。

有一種說法是,皮下脂肪增厚1厘米,血管長度增加5公里。尤其是東方人,發胖往往先從腹部開始,脂肪主要堆積在下腹部周圍,被稱為中心性肥胖,與高血壓的發生更為密切。

高血壓的「禍根」主要不在鹽,而是它!3張不吃藥的「處方」,穩穩降血壓 - 天天要聞

2BMI超過這個數,建議減肥

如何判定自己是否屬於超重/肥胖人群呢?可以看體質指數(BMI):

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

如果算出來BMI在25~28之間,屬於超重;大於28,屬於肥胖。建議科學減重。

高血壓的「禍根」主要不在鹽,而是它!3張不吃藥的「處方」,穩穩降血壓 - 天天要聞

2

血壓高和血壓波動大

哪個更危險?

血壓有明顯的晝夜節律,正常情況下,早上6~10點是一個小高峰,下午4~6點是第二個小高峰,凌晨2~3點到最低谷,然後再緩緩升高。總體波動情況為白天高、晚上下降10%~20%,呈一個勺型。

如果只是單純血壓高,波動不大,對血管的傷害還比較小。它像是「慢刀子」,會逐漸導致血管內皮受損,誘發脂質沉積,一步步造成血管變硬、狹窄,甚至堵塞或者破裂。這種高血壓患病時間久了,才更容易發生血管堵塞或破裂。

但如果是血壓波動大,那就危險了。它就像波濤洶湧的大海,巨大的壓力衝擊在血管壁上,就會造成血管壁的嚴重損傷,更易引發急性心絞痛、心梗、腦梗等。

節目中林醫生和王凱醫生的模擬實驗也證實了這一點:

高血壓的「禍根」主要不在鹽,而是它!3張不吃藥的「處方」,穩穩降血壓 - 天天要聞

模擬血壓高和血壓波動大對血管的危害

而在一天24小時中,2個時間段血壓波動大,更暗藏致命危機——

1晨起高血壓

晨起的時候,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等興奮性的激素就分泌了,這會促使我們的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所以血壓有「晨峰現象」。

但如果晨起排尿排便、心情舒緩後測得血壓>140/90mmHg,就屬於晨起高血壓。這會導致血流對血管壁的衝擊加大,可能使原有的斑塊破裂、脫落,引發致命危機。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約有40%心肌梗死和29%心臟性猝死發生在清晨時段;

清晨高血壓也是卒中最大的獨立危險因素,該時段腦卒中的發生率是其它時段的3~4倍。

《亞洲高血壓管理共識》也提到:清晨高血壓可增加冠心病和腦卒中風險,亞洲人群發病率更高。

對於這類人群來說,可以每天睡醒做3個小動作,來幫助平穩血壓。

2夜間高血壓

有些人夜間血壓不僅沒有下降,還可能升高呈反勺型。如果夜間血壓≥120/70mmHg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

高血壓的「禍根」主要不在鹽,而是它!3張不吃藥的「處方」,穩穩降血壓 - 天天要聞

而《歐洲心臟雜誌》一項研究發現:睡覺時血壓升高,腦血管疾病發生率最高。特別是睡眠時收縮壓升高,腦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明顯。

之前節目中也曾提到過,夜間高血壓人群比正常人群腔隙性梗死風險高36%,左室肥厚風險高53%!而腔隙性腦梗是腦卒中的早期表現,左心室肥厚是冠心病心衰的早期表現。

比起白天血壓高,夜間高血壓更容易被忽視。因此有以下表現的人,建議做個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

夜裡睡不踏實、多夢,睡眠不足6小時;

睡覺打鼾;

早晨剛醒時頭暈、頭痛,起床後癥狀減輕。

高血壓的「禍根」主要不在鹽,而是它!3張不吃藥的「處方」,穩穩降血壓 - 天天要聞

3

高血壓突然變正常,是治好了?

警惕2個原因

生病的人都希望疾病好轉,但高血壓突然變正常卻未必是好事,不僅不能隨意停葯,甚至還需要上醫院看看。

1溫度升高導致血壓下降

隨着春天的到來,氣溫逐漸上升,很多人會發現自己的血壓好像降低了一些。

這是因為血管也會「熱脹冷縮」,天氣暖和了,血管處於擴張狀態,血壓就會下降;加上溫度高出汗多了,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丟失,使得血容量減少,也會讓血壓降低。

此時,有的人可能會萌生減葯甚至停葯的想法,這是非常危險的。盲目減葯、停葯,很容易造成血壓大幅波動或升高,危害心血管健康。

一般來說,只有當血壓下降幅度較大,且伴有低血壓癥狀時,才需要在醫生指導下調整降壓藥用量。

高血壓的「禍根」主要不在鹽,而是它!3張不吃藥的「處方」,穩穩降血壓 - 天天要聞

2心臟問題導致血壓降低

我們都知道,血壓包括收縮壓(高壓)和舒張壓(低壓),其中收縮壓是心臟收縮泵出血液的壓力。收縮壓高,說明心臟需要非常「賣力」才能將血液灌注全身。

而如果持續多年的高血壓突然回歸正常,在排除降壓藥效果、原發疾病、氣溫等因素外,就很可能是心臟動力不足了,比如:心梗、心衰、心肌炎等。

此時,心臟泵出的血液減少,會造成腦、腎以及心臟本身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不足,非常危險,需要及時就醫。

高血壓的「禍根」主要不在鹽,而是它!3張不吃藥的「處方」,穩穩降血壓 - 天天要聞

4

控制高血壓的「3張處方」

人人都能用得上

面對「危險重重」的高血壓,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應對呢?在遵醫囑用藥的前提下,可可再給大家3個幫助控制血壓的小妙招:

1「營養處方」:維生素B6、B9、B12

我國的高血壓人群中,近80%的都是H型高血壓,即伴有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的高血壓。

這類高血壓尤其危險,中風幾率比單純性高血壓患者大5~8倍,比正常人高28倍!

高血壓的「禍根」主要不在鹽,而是它!3張不吃藥的「處方」,穩穩降血壓 - 天天要聞

對於這類高血壓患者來說,降低Hcy水平至關重要。而Hcy代謝離不開維生素B6、B9(葉酸)、B12的幫忙,所以日常多吃富含這3種物質的食物,就有助於減少Hcy在體內堆積。

維生素B6:雞肉、魚肉、動物肝臟、蛋黃、豆類等含量豐富;

葉酸:主要存在於深綠色蔬菜、蛋黃、橙汁、蘆筍、草莓、花生和豆類中。

維生素B12:豬肝、豬心、羊肝、羊心等含量豐富。

【注意】B族維生素「怕熱」,日常烹飪時應盡量避免加熱時間過長或溫度過高。

高血壓的「禍根」主要不在鹽,而是它!3張不吃藥的「處方」,穩穩降血壓 - 天天要聞

2「飲食處方」:代鹽

有專家曾在節目中提到,高血壓人群中有30%的人是鹽敏感。通過控制鹽(鈉)的攝入,就能很好地調節血壓。

因此對於這類人群,日常建議使用代鹽(低鈉鹽),通過減鈉增鉀,幫助降低血壓。

高血壓的「禍根」主要不在鹽,而是它!3張不吃藥的「處方」,穩穩降血壓 - 天天要聞

另外,對於血壓正常的人來說,使用代鹽也頗有好處——國內一項分析結果就發現:對於血壓正常的老年人,使用代鹽降低了40%的高血壓發生風險,而且並未增加低血壓事件。

不過,對於腎臟疾病患者而言,建議控制鉀的攝入,需謹慎使用代鹽。

高血壓的「禍根」主要不在鹽,而是它!3張不吃藥的「處方」,穩穩降血壓 - 天天要聞

3「運動處方」:等長運動

國際權威期刊《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發現降血壓有「最佳運動」——等長訓練(靠牆靜蹲、平板支撐、扎馬步等)有助降血壓,運動後血壓可降低8.24/4mmHg。

進行等長訓練時,每個項目要求持續45秒,中間休息15秒。如果身體狀況達不到這一水平,可以從運動30秒、休息30秒開始,逐漸增加時間。

【注意】運動過程中不要憋氣用力,注意視自身情況循序漸進;血壓過高者不宜運動。

高血壓的「禍根」主要不在鹽,而是它!3張不吃藥的「處方」,穩穩降血壓 - 天天要聞

(我是大醫生官微)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互聯網掀起「抱冬瓜」消暑熱潮?中醫專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適合這些人群 - 天天要聞

互聯網掀起「抱冬瓜」消暑熱潮?中醫專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適合這些人群

要問最近菜市場什麼最火,無疑是冬瓜了。不僅是夏天家家戶戶必吃的一道菜,冬瓜「本瓜」還有消暑功效。近日,不少網友購入整個冬瓜,清洗後交給孩子或自己抱着用來消暑。抱着冬瓜真的能降溫嗎?湖南省中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熊暑霖介紹,冬瓜含水量高達95%以上,當人體接觸冬瓜時,它能快速吸...
調查發現:每天都喝酒,多數到了75歲以後,身體或變成這樣 - 天天要聞

調查發現:每天都喝酒,多數到了75歲以後,身體或變成這樣

王大爺年輕的時候是一名資深銷售,年輕時候為了跑業務,不得不參加各種酒局,經常把自己灌得爛醉。一來二去這種「不得不」就變成了習慣,退休之後每天不喝兩口酒就感覺渾身不舒服,身邊人常常勸他戒酒,他反倒說「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
長期吃硝苯地平,5大問題要清楚,對降壓和預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 天天要聞

長期吃硝苯地平,5大問題要清楚,對降壓和預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長期服用硝苯地平,確實能幫助維持血壓穩定,但這不是一勞永逸的事。高血壓是個慢性過程,藥物控制只是其中一環,很多人忽略了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和用藥知識的重要性。吃藥不能光靠醫生開,自己也得明白點門道,尤其以下5個問題,搞不清楚,葯吃再久也可能白
中醫認為,天氣越熱,越要「以熱養生」 - 天天要聞

中醫認為,天氣越熱,越要「以熱養生」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_養生保健】夏季人體陽氣浮越於外,此時,臟腑相對處在虛寒的環境中,脾胃運化功能也比其他季節要弱一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吃冰棍、喝冷飲,就會導致脾胃不適,出現大便清稀、腹脹腹痛、食欲不振等癥狀,嚴重者會寒濕困體,引發更
幽門螺桿菌根除是把「雙刃劍」?在胃癌預防與反流性食管炎風險之間尋找平衡 - 天天要聞

幽門螺桿菌根除是把「雙刃劍」?在胃癌預防與反流性食管炎風險之間尋找平衡

導讀「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值此夏至時節,陽光直射北回歸線,白晝達到全年最長,草木蔥蘢,蟬鳴陣陣,處處洋溢着生命的活力與熱情。然而,健康領域的挑戰依然嚴峻。全球50%以上人口已感染幽門螺桿菌。隨着飲食結構變化和肥胖率上升,反流性食管炎發病率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近期,來自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呼籲:這5種血糖情況要留意了! - 天天要聞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呼籲:這5種血糖情況要留意了!

昨天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遇到位老鄰居,他剛做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笑呵呵地說:"才6.2%,比去年好多了,看來我這糖尿病不嚴重。"我本想祝賀他,卻看見報告單上其他幾項數據都在飆紅。這位65歲的退休教師,正站在一個他完全沒察覺的危險懸崖邊緣。
楊志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落戶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 天天要聞

楊志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落戶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7月7日,楊志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揭牌暨拜師儀式在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舉行。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楊志旭教授,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編輯出版分會會長賈守凱,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宋利宏、紀委書記周傑、副院長鬍新磊、副院長鬍成棟以及各職能科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