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頭痛是一種困擾很多人的慢性疾病。雖然不至於威脅生命,但是一旦發作時,還是會很大的痛苦。長期以來,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沒有治療頭痛的特效藥。中醫還有一些治療頭痛的方子,但是效果因人而異,沒有普遍性的藥物。而西醫卻是沒有任何辦法,頭痛發作時,一般都是用止痛藥,完全不能對症治療。
但是,這一局面在上世紀80年代被中醫所打破,一種名叫「正天丸」的中成藥橫空出世,一舉改變了這種狀況,很多頭痛問題得到了根治。一時之間,「正天丸」風靡全國各地,受到廣大患者的交口稱讚。
發明「正天丸」的,是國家中醫腦病重點學科帶頭人、南方醫科大學教授陳寶田。
陳寶田教授1938年出生於黑龍江的一個知識分子之家,父母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長兄是擔任西醫院副院長,舅舅則是一名老中醫。1959年,陳寶田在填報志願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醫學,成功考上了齊齊哈爾醫學院,學習的是西醫。院學習了一年之後,黑龍江中醫學院成立並開始招生,陳寶田被選送去學習中醫,這一學就是整整6年。
以優異成績畢業的他,不僅精研《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難經》《本草綱目》等中醫經典,而且對方劑歌訣、論斷歌訣、中藥藥性庫等能夠倒背如流。正是因為基礎牢固,所以為日後取得巨大成績打下了堅實基礎。
1966年,陳寶田分配到齊齊哈爾軍醫學院工作,成為了一名軍醫,主要負責內科疾病的診治。在臨床實踐過程中,陳寶田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對中醫的理解不斷加深,水平也不斷提高。1970年,齊齊哈爾軍醫學院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並且遷至廣州。陳寶田跟隨醫院一起來到了廣州,此時,陳寶田已經成長為醫院的中醫骨幹。
1972年,一次尋常的診治成為了他從醫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當時,軍醫大學一名教授長期受到偏頭痛的折磨,苦不堪言。一直以來,都在用西醫方法進行治療,但是沒有效果,連止痛藥都產生了抗藥性。萬般無奈之下,他找陳寶田想辦法。
接診之後,陳寶田開展了專項研究,他遍查古籍,廣泛收集古方,結合患者癥狀,大膽進行加藥,歷時半年,終於研製出一個特效方劑。這位教授服用7天之後,病情得到明顯好轉。陳寶田及時調整藥方,服藥兩個月之後,患者頭痛得到了徹底治癒。該院神經內科的田教授得知這一消息,特意跑來核實真假。
得到是真人真事後,告訴他:「偏頭痛是世界難題,你能治好,真是不簡單。中醫真了不起!」此時,陳寶田才知道自己無意中解決了一大難題。
於是,以頭痛為方向,繼續深入開展研究,並開設了頭痛專科,不斷將藥方進行優化,使之具有普適性,最終成功發明了「正天丸」,為很多偏頭痛的患者解決了痛苦。
後來,他又先後發明了「連番止瀉膠囊」「不破壁靈芝孢子粉膠囊」「棗仁安神膠囊」等卓有成效的中藥新葯。影響最大的、功效最為顯著的就是「正天丸」,成為了治療頭痛的特效藥,並且傳播到世界各地。
陳寶田在中醫治療理念方面也有很大的創新,最早提出了中醫經方的合方運用思想,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他先後著有《經方的臨床應用》《時方的臨床應用》《頭痛的鑒別診斷與治療》《頭面部疼痛診斷治療學》等專業著作。
註: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