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款!4月首家過評品種大盤點

2025年05月06日18:52:08 健康 1903

醫藥圈的4月,迎來一波首家過評藥品的「小高潮」,這些藥品不僅突破技術壁壘,更有望改寫市場格局。根據摩熵醫藥數據庫,本月倍特葯業福元醫藥立方製藥等22家企業的24款藥品(按批文號計)首家過評,共23個品種。

一、4月首家過評藥品清單

24款!4月首家過評品種大盤點 - 天天要聞

截圖來源:摩熵醫藥數據庫,整理自摩熵諮詢

二、單品分析

1. 熊去氧膽酸口服混懸液

4月8日,成都賽璟生物研發的熊去氧膽酸口服混懸液作為國內首仿3.1類新葯,正式獲批上市。該藥品是國內企業首個且唯一獲批治療罕見病囊性纖維化相關肝病(CFALD)的藥物,填補了國內目前上市的熊去氧膽酸片劑/膠囊劑無此適應症的空白。

熊去氧膽酸是一種外源性膽酸藥物,通過補充機體缺乏的膽酸,從而調節膽固醇代謝和膽汁的膽鹼酸(膽酸的代謝產物)濃度,改善膽汁分泌功能。它主要通過在肝臟中增加膽汁酸的合成和排泄,促進膽鹽的腸道循環,從而降低膽固醇的吸收。

據摩熵醫藥-銷售數據庫顯示,2023年熊去氧膽酸全國醫院端銷售額達25.84億元,由於納入集采原因,2024年銷售額受到較大影響,2024上半年銷售額8.84億元。

24款!4月首家過評品種大盤點 - 天天要聞

截圖來源:摩熵醫藥全國醫院(全終端)銷售數據庫

成都賽璟生物獲批的熊去氧膽酸口服混懸液,相較於傳統的片劑和膠囊劑,更符合兒童生理特徵,適用於兒童和吞咽困難的患者,為臨床用藥提供了更佳的選擇。

2. 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懸液

4月8日,江西艾施特製葯的哮喘治療用藥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懸液獲批上市,該葯由濟民可信集團創新技術藥物研究院研發,江西艾施特製葯有限公司落地生產。

研究表明,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可顯著降低急性發作風險,當前已成為哮喘長期控制的核心藥物。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懸液作為國際公認的高效局部抗炎糖皮質激素(ICS),其原研葯由意大利凱西製藥開發,通過霧化吸入直接作用於氣道,可有效控制炎症、緩解癥狀,並減少全身性激素副作用。

哮喘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症性氣道疾病,癥狀嚴重時可出現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症,臨床亟需高效、安全的吸入製劑以改善患者預後。據摩熵醫藥-銷售數據庫顯示,阻塞性氣管疾病用藥2023年全國醫院端銷售額達233.12億元,2024上半年銷售額119.95億元。

24款!4月首家過評品種大盤點 - 天天要聞

截圖來源:摩熵醫藥全國醫院(全終端)銷售數據庫

此次江西艾施特製葯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懸液國內首仿上市,將為國內哮喘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治療新選擇,為基層醫療機構和兒童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治療方案,並有助於降低我國對哮喘藥物的進口依賴。

<END>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醫藥指南》:深表歉意,辭退涉事編輯 - 天天要聞

《中國醫藥指南》:深表歉意,辭退涉事編輯

【來源:新聞晨報】此前被媒體報道的 多篇婦科論文及文獻中出現「男性病例」一事中 ,其中兩篇涉及文獻均發表在《中國醫藥指南》期刊,如宮頸癌、高危產婦等論文中出現多個男性病例。
立夏後,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養心」 - 天天要聞

立夏後,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養心」

立夏後氣溫逐漸升高,人體代謝變快,負擔加重的心臟更需要保護。中醫五行學說里,夏季對應「火」,而人體五髒的心也屬「火」,因此,傳統醫學提倡夏季「養心」,方法之一就是每天午睡。《生命時報》邀請專家,告訴你立夏要「養心」的原因,並推薦幾個日常方法。受訪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姚斌彬立夏起,為什麼要「養心...
24款!4月首家過評品種大盤點 - 天天要聞

24款!4月首家過評品種大盤點

醫藥圈的4月,迎來一波首家過評藥品的「小高潮」,這些藥品不僅突破技術壁壘,更有望改寫市場格局。根據摩熵醫藥數據庫,本月倍特葯業、福元醫藥、立方製藥等22家企業的24款藥品(按批文號計)首家過評,共23個品種。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學家發現,修復失衡腸道菌群,比起糞菌移植,多吃膳食纖維或更關鍵丨科學大發現 - 天天要聞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學家發現,修復失衡腸道菌群,比起糞菌移植,多吃膳食纖維或更關鍵丨科學大發現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腸道微生物已經成為我們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腸菌對各種生理病理過程的參與程度超乎我們想像,因此也有很多針對腸菌的干預療法出現,例如糞菌移植(FMT)。但要知道,想要通過糞菌移植來恢復平衡的腸菌組成,首先需要目標菌群能夠定植,而這又受到飲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近期發表在《自然》雜...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每天拉伸10分鐘,或能收穫4個身體變化 - 天天要聞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每天拉伸10分鐘,或能收穫4個身體變化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我媽有糖尿病快十年了,
人機對齊:破解AI倫理困境的「鑰匙」 - 天天要聞

人機對齊:破解AI倫理困境的「鑰匙」

近年來,AI(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在帶來效率革命的同時,也暴露出隱私泄露、歧視偏見、算法濫用等倫理問題。當AI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日益普及,人類能否對其託付生命健康?
一文讀懂: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的區分及防治要點 - 天天要聞

一文讀懂: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的區分及防治要點

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都是兒童常見病、多發病,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這三種疾病癥狀相似,許多家長常常難以判斷。今天,我們教您如何分辨它們。5歲的明明早上起床時突然開始頻繁打噴嚏,伴有清水樣鼻涕,輕微發熱至37.8攝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