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陝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佈2023年7月份陝西省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

2023年7月(2023年7月1日0時至7月31日24時),全省共報告法定傳染病25205例,死亡40例。其中,無甲類傳染病報告,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脊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乙腦、炭疽、流腦、白喉、新生兒破傷風、鉤體病、血吸蟲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無發病、死亡病例報告外,其餘15種傳染病共報告發病8444例,死亡40例;報告發病數居前五位的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新冠病毒感染、肺結核、梅毒和百日咳,占發病總數的90.37%。同期,全省共報告丙類傳染病7種16761例,無死亡;報告發病數居前三位的病種依次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瀉病和流行性感冒,占發病總數的97.38%。
當前酷暑難耐,正值暑期和旅遊高峰期,外出遊玩人員增多,各類衛生安全隱患極易發生。要高度警惕感染性腹瀉、手足口病、蟲媒傳染病等。各級疾控機構要進一步加強傳染病預警預測工作,加強疫情監測與分析,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例,要迅速採取有力措施、查明發病原因,防止疫情擴散蔓延。省衛生健康委提醒廣大群眾:積極做好個人和環境衛生,形成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加強營養,適度鍛煉,提高自我防病能力;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注意飲食飲水衛生,預防感染性腹瀉、手足口病等腸道傳染病發生,一旦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
這不
近日
一家三口吃西瓜「中毒」送院
疾控部門緊急提醒

7月24日,吉林的張先生花10塊錢買半個西瓜,剩下四分之一放冰箱兩天後接着吃,結果半夜全家人都開始吐苦水。
張先生表示,一家人凌晨3點掛了急診,檢查結果顯示輕微食物中毒引起的腸胃炎,沒想到吃點西瓜會造成這樣的後果。
其實這樣的事情
並非個例
幾乎每年都在發生
↓↓↓
西安也曾發生
吃隔夜西瓜,一家人住進醫院
2022年夏天,陝西西安的圖圖(化名)全家,吃了隔夜西瓜後開始噁心、嘔吐、腹瀉。父母因為胃腸炎住進了當地醫院,圖圖不僅出現胃腸炎表現,還出現貧血、無尿、腎功能衰竭,趕緊來到西安兒童醫院腎臟科進行血液透析,血漿置換治療。
吃隔夜西瓜,導致嚴重細菌感染
2020年的一天,武漢的劉女士將吃剩下的一大半西瓜放進了冰箱保存。西瓜放了兩天後,劉女士捨不得丟掉,拿出來繼續吃。不久後劉女士覺得兩眼發昏,雙腿乏力,路都走不了,還不停發抖被急忙送到醫院。
醫生表示,這是嚴重的細菌感染。細菌從腸道進入了血液,引發了膿毒血症、感染性休克,隨時會有生命危險。所幸的是,經過搶救和對症治療,劉女士的情況逐步穩定了下來。
平常吃西瓜什麼事都沒有
為什麼隔夜的冰西瓜吃了之後
會這麼危險呢?
↓↓↓
隔夜冰西瓜
為什麼這麼危險?
在很多人眼中,冰箱不僅僅是降低食物溫度、增加其風味的工具,更是一個安全的「保鮮箱」,可以有效防止食物中的微生物滋長。因此認為不管什麼東西,只要放進冰箱就可以保存很久。
但實則不然。冰箱並不是大家所認為的「安全箱」,細菌有嗜冷菌、嗜熱菌等多種,冰箱的溫度有很多細菌可以在這個溫度生存。
西瓜放入冰箱後,表面依舊會滋生細菌,再加上西瓜富含葡萄糖、果糖等多種營養物質,為細菌的生長繁殖提供原料,而這些致病菌往往會導致人食物中毒,引起腹瀉等。
另外,由於許多人平時會將各種食材一起放在冰箱中冷藏,比如生肉製品、果蔬等,它們本身都帶有一些細菌,在冰箱內長期儲存後,冰箱內部也會殘留有大量細菌。
所以若將切開的西瓜直接放入冰箱,對細菌滋長十分有利,經過一段時間過後,西瓜就轉變為了滋生有大量細菌的「毒」西瓜。
注意:想不讓冰箱成為細菌的「天堂」,一定將冷藏室進行分區,生熟食物分開存放,最好能一個月清洗一次冰箱。
西瓜放冰箱這麼危險?
那西瓜吃不完還能往冰箱放嘛
其實是可以的
↓↓↓
如何正確吃瓜?
切開的西瓜放冰箱
最好不要超12小時
1
西瓜好吃勿貪多
西瓜飽腹感低,口感好,很容易多吃,食用時要注意控制量。如果吃了很多西瓜,可以適當減少主食的攝入。
2
特殊人群要注意
西瓜的含糖量一般在10%左右,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穩定的情況下,可以少量食用。如果腸道比較健康,適量吃一些冰鎮西瓜不會有問題。如果本身腸道比較弱,吃太多涼的西瓜可能引起腹瀉。
3
破損變質不宜食
西瓜切開前如果發現肉眼可見的破損、黴菌斑、腐爛等,不要食用。即使切掉腐爛部分,其他部分果肉也可能已經受到污染。
4
合理存放保安全
切開後的西瓜在常溫下放置,建議不超過2小時。西瓜切開後如果一次吃不完,可以將暫時不食用的西瓜用保鮮膜包裹好,置於冰箱冷藏保存。冰箱不是保險箱,貯存過程中仍有細菌滋生,冷藏時間最好不超過12小時,最長不超過24小時。再次食用前,建議將西瓜表面1厘米的果肉切掉丟棄。一些人吃冰鎮西瓜後發生腹瀉,很可能是因為切開後的西瓜存放時間過長。
綜合陝西省衛健委、廣東疾控、武漢發佈、市說新語
來源: 陝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