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司馬酯片可降幽門螺桿菌風險,有效緩解多種胃病,用藥注意3點

2025年07月05日12:52:05 健康 1343

吃完飯胃脹難受反酸水,喝了熱水緩一緩,久而久之已經習以為常——你以為只是胃腸小毛病,其實可能是幽門螺桿菌惹的禍。

很多人都認為,「幽門螺桿菌」這種東西只存在於中老年群體,但實際上,年輕人中檢出率也越來越高。

多司馬酯片可降幽門螺桿菌風險,有效緩解多種胃病,用藥注意3點 - 天天要聞

尤其是長期飲食不規律、工作壓力巨大、愛吃辛辣油膩的年輕打工人,這種看不見的細菌極易悄悄地鑽進你的生活。

在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種常被忽略的胃藥:多司馬酯片。

聽起來像某種複雜的學術名詞,其實它早已默默陪伴臨床多年了。

這種葯起效直接簡單,作用就是保護胃黏膜,彷彿給胃壁穿上一層「保護衣」——胃部不舒服、黏膜損傷、經常泛酸反胃的人群,其實都能從中得到幫助。

多司馬酯片可降幽門螺桿菌風險,有效緩解多種胃病,用藥注意3點 - 天天要聞

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隨意服用這種葯,用藥過程中,有一些事項尤其需要注意。

首先,你可能並不了解,多司馬酯是一種純粹的胃黏膜保護葯,它不作用於胃酸分泌,而是直接作用於胃黏膜表面。

和其他藥物不同的是,多司馬酯口服後不進入血液循環,只在胃內局部起作用,之後以原型從糞便中原封不動被排出,沒有任何藥物堆積的風險。

多司馬酯片可降幽門螺桿菌風險,有效緩解多種胃病,用藥注意3點 - 天天要聞


尤其值得一說的是,多司馬酯還能降低幽門螺桿菌帶來的風險。胃黏膜就像胃功能的「屏障」,一旦保護功能減弱或受損,幽門螺桿菌就容易趁虛而入。而多司馬酯能有效加強黏膜的防線,讓病菌少了可乘之機。

先說一說它能夠緩解的幾類胃病癥狀,這些癥狀其實生活中隨處可見:

首先就是慢性胃炎造成的一系列難受感覺,比如進食後胃脹痛、反酸燒心。這類癥狀往往和胃黏膜損傷有直接關係。多司馬酯在黏膜上形成保護膜,緩解刺激性的酸性物質直接作用於黏膜,幫助胃壁安然度過「消化高峰期」,不少患者服用後明顯覺得「胃裡舒坦了」。

多司馬酯片可降幽門螺桿菌風險,有效緩解多種胃病,用藥注意3點 - 天天要聞

其次是服用抗炎鎮痛葯(如阿司匹林類藥物)給胃造成的刺激。很多人由於疼痛或心腦血管疾病長期服用這些藥物,胃卻難以承受刺激,多司馬酯可以在服藥同時保護胃黏膜,讓胃腸道免受損傷。

再者是胃潰瘍以及胃黏膜糜爛所帶來的胃部不適。臨床上醫生也經常配伍多司馬酯,幫助胃黏膜在藥物保護下慢慢修復損傷。

還有一種情況是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後的胃粘膜修復期。很多人在經過根除治療後感覺胃部不舒服,其實是之前損傷的胃表面需要時間恢復,這時候醫生常選擇多司馬酯,「溫柔地」幫助胃黏膜自我修復。

多司馬酯片可降幽門螺桿菌風險,有效緩解多種胃病,用藥注意3點 - 天天要聞


話雖如此,多司馬酯有着自身獨特的藥理特點,也因此,用藥過程中需要留意以下3點。

第一,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一些輕微的不良反應,比如噁心和輕度嘔吐,雖然比例不高,但也需要注意。如果服藥期間感覺胃腸不適加重了,及時和醫生溝通,必要的話調整用藥方案。

第二,服用多司馬酯片時不要與其他藥物同時服用。由於它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護層,如果同時服用其他治療目的的藥物,就可能會影響藥物在消化道的吸收和療效。建議與其他口服藥物至少隔開半個小時到一小時,以確保藥效。

多司馬酯片可降幽門螺桿菌風險,有效緩解多種胃病,用藥注意3點 - 天天要聞

第三,雖然多司馬酯不被吸收進血液,藥理安全性相對較高,但對於孕婦、哺乳期婦女或有特殊體質的人群,仍需在醫生指導下謹慎服用。

現實生活中,有些患者誤認為胃藥就是可以隨便服用的「養胃品」。事實上,即使是多司馬酯這種比較安全的胃藥,也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隨意服用就可以解決所有胃病的。

值得一說的是,在一些地區,多司馬酯片也成了家用藥箱常備的小藥片。山東、河南、福建等地區的一些基層藥店,常年備有多司馬酯片,許多人以為吃了它就能包治百病。可是,藥物使用過於隨意,反而不利於真正的疾病治療。

多司馬酯片可降幽門螺桿菌風險,有效緩解多種胃病,用藥注意3點 - 天天要聞


藥物,從本質上來說都是「雙刃劍」。真正科學合理的用藥,從來都不是盲目服用,而應做到用藥精準化,對症施治。多司馬酯片也是如此,每日標準藥量一般為0.2g,每天三次飯前半小時服用,正確用法最大程度發揮治療作用的同時,也規避不必要的不良反應。

最後值得強調的是,胃部健康一定要防患於未然,平時注意飲食規律、避免暴飲暴食,定期進行胃部檢查也是必要的。

人們常說:「胃不舒服,小問題忍忍就過了。」但胃黏膜損傷、炎症久不處理,可能會逐漸惡化,甚至增加了幽門螺桿菌感染風險。

多司馬酯片可降幽門螺桿菌風險,有效緩解多種胃病,用藥注意3點 - 天天要聞

而多司馬酯片並不是「神葯」,更像一位盡職的守門員:把胃壁保護得嚴嚴實實,讓可能進入的有害菌無處落腳。但記住,這個守門員只有你用對劑量、正確服藥,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順帶一提,雖然多司馬酯不進入血液循環,但胃功能嚴重異常或排泄困難的人也需謹慎服用。如有其他嚴重胃病或消化道疾病,需要及時就醫,進行科學檢查和正規治療。

最後想叮囑你一句,如果你經常胃痛、胃脹、無故泛酸,小心可能是胃給你出了個提示:胃黏膜受損了,別忽視這一點小信號。

多司馬酯片可降幽門螺桿菌風險,有效緩解多種胃病,用藥注意3點 - 天天要聞

本文所引用的內容均來源於公開發佈的研究資料,作者與相關產品或企業不存在任何商業利益關係,力求客觀、中立。文章內容僅供醫療專業人士參考,具體臨床決策應結合最新臨床指南,並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新AI模型突破性預測心源性猝死風險 準確率顯著提高 - 天天要聞

新AI模型突破性預測心源性猝死風險 準確率顯著提高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多模態人工智能(AI)模型,能顯著提高識別心源性猝死高風險人群的準確性,有助於挽救生命,減少不必要的醫療干預。△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資料圖)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日在《自然-心血管研究》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新開發的AI模型名為「多模態AI室性心律失常...
肝炎不只皮膚變黃那麼簡單,醫生提示:4類行為正傷害你的肝 - 天天要聞

肝炎不只皮膚變黃那麼簡單,醫生提示:4類行為正傷害你的肝

當你聽到"肝炎"二字,是否腦中立刻浮現出"皮膚髮黃"的景象?是否覺得這離自己很遠?請小心—— 就在你閱讀這段文字的時間裏,全球已有數人因肝炎悄然離世。每30秒,就有一人因病毒性肝炎死亡。更令人警醒的是,絕大多數感染者渾然不覺,肝臟的損傷卻在
「健康講座」變搶錢現場,這台「凈水神器」掏空老人錢包…… - 天天要聞

「健康講座」變搶錢現場,這台「凈水神器」掏空老人錢包……

近日,在安徽某山村的小廣場上,幾十位白髮老人圍坐一起,緊張地注視着「專家」手中的實驗——一根電解棒插入清澈的自來水中,透明液體瞬間翻湧出鐵鏽色泡沫。「看看!你家自來水多臟!」「專家」舉着檢測儀向老人們展示。老人們攥緊了衣角,面色發白。 這是今年夏季發生在我國多個農村地區的場景。凈水器騙局正以「健康講...
美國一男子接受腎移植手術後,體內爬滿寄生蟲 - 天天要聞

美國一男子接受腎移植手術後,體內爬滿寄生蟲

換了個腎,卻不小心「引蟲入室」。近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佈了一篇報告,美國一名61歲的男性在在馬薩諸塞州總醫院接受了腎臟移植手術後,竟然被寄生蟲入侵全身。這名男子接受移植手術10周後,一開始只是噁心、嘔吐、過度口渴,再次進入馬薩諸塞州
腸癌多半是拖出來的!醫生:出現這4種異常,建議及時就醫 - 天天要聞

腸癌多半是拖出來的!醫生:出現這4種異常,建議及時就醫

腸癌通常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它的早癌五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晚期卻只有13%左右很多人可能並未意識到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身體表現如便秘、腹瀉、便血等其實可能是腸癌發出的早期信號警惕腸癌的4個典型表現腸癌早期癥狀常被忽視,了解其早期信號對及時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以下是幾種常見且需警惕的腸癌早期信號:腹瀉:健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