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胖了影響健康,可現實情況往往是,減肥太難了,管不住嘴,喝水都胖,還又邁不開腿。
面對這些減肥難題,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的王世東主任說,有一些人可能是臟腑出了問題!
那麼,到底是哪個臟腑出了問題,導致我們減肥如此困難?王主任又帶來了什麼樣的調理方法呢?
01
「管不住嘴」——胃火太旺
推薦銀耳玉竹羹
1、胃口太好,是脾胃功能過強
有的人胃口非常好,總是忍不住想吃東西,吃完了還想吃。照這樣的吃法,體重很快就漲上去了。
王主任說,中醫認為這是脾的運化功能太過、脾胃積熱所致。
脾胃和我們身體營養物質的吸收、代謝有密切關係,當脾胃的功能過強,胃火太旺,就會讓人老想吃東西,「管不住嘴」。
這種大吃大喝導致的肥胖,還會引起脂肪肝、糖尿病、高脂血症、動脈硬化、高尿酸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威脅到健康。
特點:體型胖而壯實,胃口好、總是餓、特別能吃,平時急躁易怒、大便乾結。
2、銀耳玉竹羹
脾胃功能太過了,我們要讓它恢復到和緩、不緊不慢的功能狀態。
《黃帝內經·素問》記載: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中醫用的「甘」味葯並不單指糖,而是泛指一些自帶甜味的藥材。王主任這次用到的是養陰清熱的玉竹。
玉竹銀耳羹
食材:銀耳、玉竹(干品)。
方解:
銀耳:有很好的養陰作用,適合胃火大、胃陰不足的人。
玉竹:味甘、性微寒,有養陰清熱、生津止渴的作用,中醫常用於調理糖尿病。
干品玉竹
做法:銀耳和玉竹按照重量1:2的比例,泡發後煮成銀耳羹吃。具體用量看家裡有多少人吃。
02
「喝水都胖」——脾虛痰濕
推薦健脾祛濕粥
1、喝水都胖,是脾虛
明明吃的不多,但是還是長胖,這也是減肥過程中經常面對的難題。中醫認為,這是因為脾胃功能弱、運化功能差所致。正好和「管不住嘴」是相反的。
脾胃負責運化吃進去的食物以及水分,當脾胃運化功能出問題時,營養吸收不了,水濕代謝不出去,停留在脾胃,就會讓人水腫、發胖。
特點:虛胖,脂肪主要集中在腹部,大便不成形、食慾不好。
2、健脾祛濕粥
對於脾虛痰濕型肥胖人群,王主任推薦健脾祛濕粥。
組成:豬苓、茯苓、白朮,比例1:1:1,大米適量。
方解:
茯苓:健脾、安神,祛濕的作用不如豬苓
豬苓:祛濕作用強,祛除困聚於脾胃裡的濕邪
白朮:祛濕之後,用白朮健脾益氣,防止再生濕邪
茯苓
做法:上述藥材浸泡1小時,然後和大米一起熬粥即可。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增加薏米、燕麥、大豆等粗糧,口感更好,還能補充膳食纖維。
禁忌:糖尿病人群不宜喝粥,可以將此方改為代茶飲。
03
「邁不開腿」——腎虛
推薦三杯水
1、老年人多見腎氣虛
「邁不開腿」可能是偷懶,也可能是精神頭不好,沒有力氣去運動。後者這種有心無力的情況,在老年人中非常多見。
中醫認為,腎是一身之本,腎氣充足則精力旺盛。老年人年齡大、慢病多,往往腎氣虧虛,容易腰痛、腿腳無力、水腫、精力下降、臉色發白等。
2、脾腎雙補的食材:黃精
王主任給大家推薦了一個中藥——黃精。
臨床上使用較多的是經過九蒸九曬的黃精,雖然看起來黑乎乎的,但口感是甜的,有點像紅薯的感覺。
九蒸九曬的黃精
黃精葯食同源、具有脾腎雙補的功效,國醫大師金世元老先生,就特別推崇用黃精來養生保健。
國醫大師金世元
你可以用黃精和山藥搭配,做一道葯膳小點心。
黃精紫薯糕
食材:黃精、山藥、紫薯。
方解:
黃精:脾腎雙補
山藥:補脾胃
紫薯:粗糧,適合肥胖人群和糖尿病人群
做法:
①黃精煮水,然後用這個水把紫薯和山藥蒸熟;
②紫薯、山藥混勻搗成泥,倒入模具中成型即可。
注意:黃精每天食用量不可超過30克,一旦出現胸悶、氣悶等不適,應立即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