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碧晨左耳失聰?這個習慣動作很多人都有

2022年07月02日11:32:16 健康 1892

近日

歌手張碧晨左耳失聰的消息

衝上熱搜

其本人回應

是因為用了一個彈簧掏耳勺

沒控制好力度把鼓膜捅破了

掏耳朵這一話題

立刻引髮網友討論

不少小夥伴直呼:控制不住

張碧晨左耳失聰?這個習慣動作很多人都有 - 天天要聞

張碧晨左耳失聰?這個習慣動作很多人都有 - 天天要聞

那麼

耳屎到底是什麼?能掏嗎?

掏耳朵會把耳朵掏壞嗎?

耵聹

耳屎的學名叫做耵聹(dīng níng),是由人體外耳道外端軟骨部皮膚上的皮脂腺和耵聹腺分泌出的一種灰色、橙色或淡黃色蠟紙樣分泌物,夾雜着脫落的皮屑和毛髮,還有細菌、灰塵和進入外耳道的水漬等形成的混合物。

耵聹是耳朵的小衛士,除了能夠保護外耳道,還有抗菌滅菌的作用,還會發出蟲子不喜歡的氣味,阻止小蟲等飛入。

掏耳朵的過程中,耳道皮膚容易受損,細菌通過受損的皮膚侵入體內,外耳道發生感染後會出現外耳道炎、中耳炎。專家提醒,如果掏耳朵工具伸入特別深,容易損害鼓膜。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處理耵聹?

1.正常情況下,耵聹不會在耳朵里過多堆積,頭部活動、咳嗽、咀嚼等動作都能幫助它們順勢滾出耳道,所以,在保持外耳道乾燥同時,要減少掏耳頻次。

2.如果是濕濕的油耳朵,可以去醫院掏,不要用棉簽、木棍、挖耳勺使勁戳耳朵。

3.如果出現聽不清聲音、耳朵有悶脹感或耳朵進水後疼痛等癥狀,有可能是已經耵聹栓塞,需要及時就醫。

(37度里丨長江健康融媒出品 部分資料來源:錢江晚報、政法頻道 整合、製作:高陽)

【編輯:余麗娜‬】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促進眼底病規範化診療 守護患者光明之路 - 天天要聞

促進眼底病規範化診療 守護患者光明之路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較為嚴重的併發症之一。隨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病率逐漸增高。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眼底早期表現為微血管瘤、點狀出血。隨着病程的進展,會出現視網膜出血、水腫、滲出、玻璃體腔出血及牽拉性視網膜脫離等病變。安徽省安慶市立醫院眼科主任陳凡認為,控制血糖,定期接受眼底檢查...
陳美:生命的姿態 - 天天要聞

陳美:生命的姿態

他們沒有那樣的覺悟,只是樸素地找到了一種安頓自己的方式。我家老公公已經九十歲高齡了,女兒在自家底樓專門為他辟了間套房,還在鎮上可聽戲的茶室為他找了搭子,他死活不肯去住,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草窩。他每天清晨四五點就起床了,燒一壺水,調一碗豆奶,啃一個餅就了事了。日上三竿,他戴上太陽帽,開着四輪電瓶車出...
明日夏至!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 - 天天要聞

明日夏至!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

夏 至2024年夏至時間6月21日04:50:46農曆五月十六星期五明日夏至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它也是夏天的第4個節氣,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在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的白晝
身體有異樣看小便就知道?一般會有4個特徵 - 天天要聞

身體有異樣看小便就知道?一般會有4個特徵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每天給您分享專業的醫學科普知識,幫助您及其家人提高健康生活品質,感謝您的支持!我們平常的小便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它卻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小便的顏色、氣味、頻率等變化,都可能反映出身體的健康狀況。
近期高發,接連有人確診!罪魁禍首幾乎家家都在用…… - 天天要聞

近期高發,接連有人確診!罪魁禍首幾乎家家都在用……

連日的高溫,不少人家裡已經開始使用空調。但你知道嗎?長期未使用的空調,如果未經清洗就直接使用,可能存在健康隱患!6月18日,記者從長沙市中心醫院了解到,近期該院接連收治了兩名軍團菌肺炎患者,起病原因都與吹空調相關。啟用久未清洗的車載空調男子肺部發生嚴重感染據介紹,55歲的長沙市民周先生(化名)患有2型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