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日本政府已經開始探討新造兩艘最尖端宙斯盾艦艇,來替代原來的「陸基宙斯盾」導彈攔截系統計劃。報道稱,該型艦不僅能夠用於彈道導彈攔截,還將具備應對綜合防空和導彈防禦功能。那麼,陸基宙斯盾計劃無果而終後,日本為何執意推進海基宙斯盾計劃?日本計劃建造的宙斯盾艦,作為海基防空反導平台,相較於陸基平台有哪些優勢?就相關問題,軍事觀察員邵永靈為您詳細解析。
資料圖:日本新型宙斯盾「羽黑」號驅逐艦下水
軍事觀察員邵永靈介紹,日本計劃建造的宙斯盾艦,作為海基防空反導平台,將比陸基平台具備更強大的能力,但是建造、運行和維護成本也較高。
邵永靈:
海基宙斯盾和陸基宙斯盾系統的最大區別,就是功能會更強一點,宙斯盾艦雖然是以防空反導為主,它也具備反潛和反艦的能力,相比在陸地部署宙斯盾系統,海基宙斯盾肯定會生成更強大的戰鬥能力。但是,它需要更多的人員配備,而且建造的成本也相當高。如果是在陸地部署,就不需要花費那麼多費用,也不需要那麼多人去值守,這是日本當初打算在陸上部署宙斯盾系統的一個根本原因。但是由於種種考量,比如民眾的強烈反對,當地居民擔心火箭殘骸會掉下來,可能會傷到自己等問題,最後只得選擇在海上部署。
資料圖:位於夏威夷的美軍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
日本放棄在秋田和山口部署陸基宙斯盾系統的計劃後,改為研究部署海基宙斯盾系統。軍事觀察員邵永靈認為,日本執意部署宙斯盾反導系統,除了想增強自身防空反導能力之外,還想進一步提升進攻能力。
邵永靈:
其實,日本是想在反導上繼續做大做強。在反導的部署方面,日本既有「愛國者-3」防空導彈,也有海基的宙斯盾系統,現在又要把宙斯盾系統擴大部署,可以說,整個反導能力已經非常強大了。日本認為自己有反導的現實需求,但是我覺得,日本是希望在美日同盟的框架內發揮更大的作用;日本也希望通過這種防禦性反導力量的部署,去平衡其他國家的進攻能力,同時也強化日本自己的進攻能力。現在,日本有8艘宙斯盾艦,7艘已經服役了,現在又要增加2艘,實際上日本擁有的宙斯盾艦的規模,是除美國之外部署最多的一個國家,這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作戰能力有了很大的推進。如果日本的10艘宙斯盾艦全部投入使用,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力量,將在世界範圍排到非常靠前的位置。
資料圖:「愛國者-3」導彈系統
軍事觀察員邵永靈認為,日本以應對所謂安全威脅為由,堅持部署宙斯盾反導系統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日本謀求成為所謂的「正常國家」,在世界範圍內有更大的話語權。
邵永靈:
在冷戰時期,日本靠近蘇聯,處於冷戰的第一線。那個時候,日本和美國結盟,勉強可以認為蘇聯對日本的安全構成威脅。但是冷戰結束以後,蘇聯的威脅已經不存在了,俄羅斯和日本的關係雖受制於美國,但是總體上也還算可以,並且兩國都有發展關係的願望。日本又是島國,它並沒有陸上的鄰居,就其整個地區周邊的安全環境而言,應當算是相當不錯的了。
但是,日本根據自己的安全定位,仍然希望通過發展軍力,去發揮自己的政治、軍事大國作用。也就是說,日本不是簡單地說沒有安全威脅就可以了,它是想把軍事力量作為一種手段、一個途徑,通過強化軍力在全球範圍內配合美軍行動,讓日本的軍力能夠出現在世界各地,去圓自己的政治軍事大國的夢想,這也是日本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在追求的目標。
來源:央廣軍事
記者:宋波
編輯:李嘯宇
審稿:穆亮龍 徐佳慧
編審:吳鴻財 張鄉林 劉鵬
主編:朱西迪
監製:呂錫成 孫利 譚淑惠
據說鐵粉都會點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