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台海之戰的規模將會龐大到讓美國「無法理解」?

2025年04月11日21:02:04 軍事 1144

台海問題,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說白了,就是中國大陸和台灣之間的關係問題,夾雜着美國等外部勢力的介入,搞得挺複雜的。

2023年,美國的一些智庫又開始炒作這個話題了,他們說如果台海真的打起來,那規模可能會大到讓美國都「無法理解」。這話聽起來有點聳人聽聞,但仔細想想,也不是沒道理。

美國有很多這樣的智庫,比如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蘭德公司RAND)等等。這些智庫在國際事務中挺有影響力的,他們的報告和分析經常被美國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參考。

美國智庫:台海之戰的規模將會龐大到讓美國「無法理解」? - 天天要聞

美國智庫為啥覺得台海戰爭規模會大到「無法理解」呢?他們主要是從幾個方面分析的。

CSIS在2023年的一份報告里提到,台海戰爭可能會涉及大規模的軍事調動和先進的武器系統,戰爭的烈度和破壞力會遠超以往的局部衝突。他們還搞了兵棋推演,發現如果美國介入,可能損失慘重,包括航母、戰機啥的。

蘭德公司也在2016年的一份報告里說過,中美如果在台海開戰,可能會拖成一場持久戰,對雙方都是巨大打擊。這些分析聽着挺嚇人,但確實有數據和邏輯撐着。

美國智庫:台海之戰的規模將會龐大到讓美國「無法理解」? - 天天要聞

說到台海戰爭的規模,先得看看地理位置。台灣海峽是台灣和中國大陸之間的那片海,最窄的地方才130公里,平均也就180公里左右。

這麼窄的海峽,如果打起來,雙方軍隊很快就能碰上,戰鬥會特別激烈。加上台灣島的地形也不簡單,有山有水,登陸作戰難度很大。

中國大陸如果要武統,得投入大量兵力,台灣要是抵抗,也得拼盡全力。這種高強度的對抗,一開始就註定規模不會小。

地理位置還帶來一個問題,就是戰爭節奏會很快。海峽這麼窄,導彈、戰機啥的一出手,另一邊馬上就得接招,沒啥緩衝時間。

對比一下中東或者烏克蘭那種戰事,台海的地理條件決定了它一旦開打,就是硬碰硬,規模自然就上去了。

美國智庫:台海之戰的規模將會龐大到讓美國「無法理解」? - 天天要聞

再看看雙方的兵力。中國大陸的軍力大家都知道,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據統計,中國現役軍人有200多萬,海軍有數百艘軍艦,包括航母、055型驅逐艦潛艇等。

空軍有數千架戰機,像殲-20隱形戰機,還有火箭軍的東風系列導彈。如果大陸要武統台灣,估計得投入幾十萬兵力,甚至更多。

台灣這邊呢,雖然兵力不如大陸,但也有16萬現役軍人,加上動員預備役,能湊出幾十萬的規模。裝備方面,台灣有F-16戰機愛國者導彈系統,還有一些自產的武器。

雖然單挑肯定打不過大陸,但防守能力還是有的。而且,美國可能會支援台灣,賣點軍火,甚至直接派兵。到時候,雙方兵力加起來可能輕鬆破百萬,這規模能不大嗎?

美國智庫:台海之戰的規模將會龐大到讓美國「無法理解」? - 天天要聞

現在的戰爭,可不是以前拿刀拿槍拼了,武器裝備都高科技化了。中國大陸有東風-41這種洲際導彈,能打得很遠很准,還有航母編隊和隱形戰機

台灣有美國提供的先進裝備,像F-16V戰機反艦導彈。美國這邊更誇張,航母、核潛艇F-35戰機啥都有。如果這些傢伙事兒都用上,戰爭的破壞力絕對驚人。

CSIS的報告里提到,台海戰爭可能會動用海陸空天多維度的作戰方式。導彈滿天飛,戰機轟炸,軍艦對射,再加上網絡戰、太空戰啥的,場面想想都亂鬨哄。

這種高科技戰爭,規模和烈度肯定比以前的局部衝突高好幾個檔次。美國智庫說「無法理解」,可能就是覺得這種全方位的大戰超出了他們 想像中的戰爭模式。

美國智庫:台海之戰的規模將會龐大到讓美國「無法理解」? - 天天要聞

台海戰爭的規模大,不光是軍事上的,還有經濟上的。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大佬,台積電啥的大家都知道,芯片產量佔全球一半以上。

如果台海打起來,台灣的工廠肯定停擺,全球科技產業得跟着癱瘓。手機、電腦、汽車啥的都得漲價,甚至買不到。專家估計,台海戰爭可能讓全球經濟損失好幾萬億美元,這數字聽着都頭暈。

不止台灣,大陸這邊也有損失。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可能會受波及,港口停運,貿易受阻。加上戰爭打爛基礎設施,重建又得花多少錢啊。

經濟這塊的影響,絕對是戰爭規模大的一個重要體現,美國智庫可能也覺得這種連鎖反應太誇張了。

美國智庫:台海之戰的規模將會龐大到讓美國「無法理解」? - 天天要聞

戰爭打起來,人員傷亡肯定少不了。台海這種高強度作戰,傷亡數字可能會很嚇人。

一些智庫預測,戰爭初期,台灣的防空系統可能很快被大陸導彈幹掉,城市挨轟炸,平民傷亡少不了。大陸這邊如果登陸作戰,也得付出不小代價。總的來說,傷亡人數可能達到幾十萬甚至更多。

想想看,台灣就那麼點地方,2300多萬人,城市人口密集,一旦打起來,躲都沒地方躲。大陸這邊兵力多,但登陸作戰風險也大。人員傷亡這塊,也是戰爭規模大的一個證明,美國可能確實沒見過這種密度和烈度的衝突。

美國智庫:台海之戰的規模將會龐大到讓美國「無法理解」? - 天天要聞

台海問題從來不只是中國和台灣之間的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這些國家都盯着呢。如果台海開打,美國肯定會插手,可能是賣武器,也可能是直接出兵。

日本離得近,可能也跑不掉,澳大利亞2023年跟美國走得近,可能也得摻和。到時候,這就不只是兩岸打架了,可能變成多方混戰,甚至拖成全球性衝突。

國際關係這塊的影響,也是美國智庫覺得戰爭規模大的原因之一。他們擔心,一旦台海失控,會引發連鎖反應,全球格局都得變。

CSIS的兵棋推演就說,美國如果介入,可能損失好幾艘航母,幾百架戰機,這代價在美國過去幾十年的戰爭里都不多見。

美國智庫:台海之戰的規模將會龐大到讓美國「無法理解」? - 天天要聞

台海問題是咋來的?

1949年國共內戰國民黨輸了,跑到了台灣,從那以後兩岸就分開了。

過去幾十年,兩岸關係時好時壞,從劍拔弩張到後來有點緩和,再到現在又緊張起來。美國一直在這中間攪和,通過《與台灣關係法》啥的支持台灣,賣武器,搞軍事合作,擺明了想遏制中國大陸。

歷史這塊說明啥呢?台海問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積怨深,牽扯廣,一旦爆發,絕對不是小打小鬧。這也是為啥戰爭規模可能特別大。

美國智庫:台海之戰的規模將會龐大到讓美國「無法理解」? - 天天要聞

冷戰開始,美國就把台灣當個棋子,用來對付中國大陸。現在美國政府一邊賣武器給台灣,一邊跟大陸鬥嘴,搞得局勢更緊張。

美國智庫在這中間也挺活躍,他們的分析經常影響政府的決策。比如CSIS的報告,直接就說美國得掂量掂量,介入台海戰爭值不值。

美國智庫還擔心,美國的軍力雖然強,但打台海這種仗,可能吃不消。畢竟離得遠,後勤補給是個問題,再加上中國大陸的導彈和海軍越來越厲害,美國的優勢沒以前那麼大了。

美國智庫:台海之戰的規模將會龐大到讓美國「無法理解」? - 天天要聞

各方都什麼想法?

中國大陸的立場很明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不能動。政府一直說要和平統一,但也沒排除用武力。

近年來,大陸在台海附近軍演越來越多,航母出動,戰機繞台,擺明了有解放台灣的能力和決心。如果真打起來,大陸肯定不會手軟,兵力和裝備都會全力壓上。

大陸這邊覺得,台海問題是內政,美國別瞎摻和。智庫的分析也得看立場,大陸這邊肯定不希望戰爭,但要是逼到那一步,規模絕對不會小。

美國智庫:台海之戰的規模將會龐大到讓美國「無法理解」? - 天天要聞

台灣這邊呢,當局2023年幾年搞「台獨」搞得挺歡,像蔡英文啥的,老說要「自立自強」。但台灣老百姓想法不一,有人想統一,有人想獨立,還有人就想維持現狀,不折騰。戰爭要是真打起來,台灣肯定首當其衝,日子不好過。

台灣的防禦能力雖然不弱,但跟大陸比還是差遠了。如果美國不幫忙,台灣撐不了多久。可美國要是真出手,戰爭規模就更大了,台灣也未必能落個好。

國際社會這邊,大部分國家都認一個中國原則,支持中國政府在台海問題上的立場。但美國、日本這些國家老想拿台海問題做文章,牽制中國。

歐洲國家可能態度曖昧點,不太想直接摻和,但經濟上肯定受影響。聯合國啥的估計也就是喊喊和平,別指望幹啥大事。

國際社會的複雜態度,也讓台海戰爭的潛在規模變大了。牽一髮動全身,誰都跑不掉。

美國智庫:台海之戰的規模將會龐大到讓美國「無法理解」? - 天天要聞

和平解決有戲嗎?

說來說去,打仗肯定不是啥好事。和平解決台海問題是最好的路子。兩岸畢竟同根同源,可以坐下來談,找找共識,慢慢推進統一。國際社會也該支持和平發展,別老火上澆油。

當然,台海問題牽扯太多,歷史、文化、政治啥的都摻和着,解決起來沒那麼容易。但只要有誠意,總比打仗強。美國智庫老喊戰爭規模大,其實也是在提醒大家,這仗真打不得。

美國智庫:台海之戰的規模將會龐大到讓美國「無法理解」? - 天天要聞

美國前國防部長蓋茨說過,台海戰爭會是「災難性的衝突」,對中美都是大損失。他覺得美國最好別蹚這渾水,找和平的路子。

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也說,台海戰爭規模肯定大,雙方都得付出慘重代價,他也呼籲兩岸談着解決。

台海戰爭的可能性確實有,但也不是跑不掉的。如果真打起來,後果太嚴重,不光兩岸遭殃,全球都得跟着抖。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老年人別再忙着存錢了,拿出50%的存款換成這4樣東西,比存錢靠譜 - 天天要聞

老年人別再忙着存錢了,拿出50%的存款換成這4樣東西,比存錢靠譜

在當代社會,退休後的老年人面臨著怎樣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財富和保障生活質量的問題。傳統的觀念中,許多人選擇了存錢以備不時之需,但這僅僅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實際上,老年人應該從更寬廣的視角來審視自己的財務規劃,有業內人士提醒老年人,別再忙着存錢了,因為只存錢不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