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秋,冀察熱遼軍區下轄部隊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8縱、9縱,開始參加大規模作戰。
在接下來的秋季攻勢中,8縱三戰三捷,取得殲敵1.2萬的戰績,受到總部首長的嘉獎,這對8縱上下無疑是鼓舞的。8縱取得如此戰績,也少不了兄弟部隊的配合,最應該感謝的是9縱。
敵93軍下轄2個師由錦州向熱河進犯,這裡原本是8縱改編前的區域。上級讓9縱配合8縱殲滅該敵。此時8縱已經在梨樹溝殲滅敵暫50師,又在楊家杖子殲滅敵暫22師兩個團,取得巨大勝利。同時也鼓舞着9縱指戰員。
敵人又調49軍兩個師進攻楊家杖子,企圖恢復錦州到承德的交通。為保險期間,又增兵一個師加2個團進攻楊家杖子。9縱的任務是阻擊錦西等地的援敵,配合8縱殲滅49軍。當部隊在指定地方設防時,敵人增援部隊在炮火的掩護下,用7個團輪番進攻9縱阻擊部隊。
阻擊能不能頂得住,是8縱圍殲49軍的關鍵。如果頂住了,49軍就是囊中之物。如果敵人突破防線,這股敵人可能就跑掉,甚至對8縱來一個反包圍。因此8縱司令直接給9縱師長肖全夫打電話,問能不能頂住。肖全夫表示,只要8縱有信心拿下49軍,9縱就有信心守住防線。
9縱是冀東地方部隊升格而來,老部隊不多,8縱司令表示擔心,對政委劉道生說:9縱擅長游擊作戰,恐怕受不住,還是撤退吧。
劉道生對此表示不同意,認為9縱再三保證可以守得住,我們不商量就撤退,這樣不好。因為9縱再三保證,程子華堅持打,這才下定決心。
此戰是9縱入關第一仗,指戰員們士氣旺盛,表現很勇敢。儘管有些陣地被突破,進行反覆爭奪,但最後還是牢牢控制。不多在五嶺山打阻擊2天一夜,殲滅敵人1000餘人,為8縱殲滅49軍爭取時間。49軍被擊潰後,有幾千人殘敵被9縱追擊殲滅。
9縱在此戰中殲滅敵人5000餘人,得到充分歷練,也學習到大兵團運動戰的經驗。
8縱戰鬥力較強,有多方面因素,縱隊指揮員的軍事素養確實不錯。下轄部隊當中,丁盛指揮的師是一支老紅軍發展而來,可以追隨到土地革命時期,黃公略領導部隊。抗戰時期是晉察冀機動部隊,在1944年調去陝甘寧設防。抗戰勝利後,丁盛率領的1團奔赴東北,抵達冀察熱遼後,部隊進行擴編。其他兩個師也由紅軍骨幹力量發展而來。
9縱此後的冬季攻勢中,主要打配合,因為部隊新成立,而且沒有足夠的棉衣,帽子等。3個月作戰4次殲敵1900人。不過到遼瀋戰役時,成為錦州攻堅部隊之一,天津戰役時也是攻堅部隊之一,該部在作戰中一步步得到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