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戰爭打的是啥?直白點說,就是誰能更准、更狠地把炸彈扔到敵人頭上。
美國靠着GPS制導武器橫行了好幾十年,從海灣戰爭到阿富汗,基本上是想炸哪兒就炸哪兒。可到了俄烏衝突這塊硬骨頭,GPS愣是栽了個大跟頭,被俄羅斯的電子戰整得灰頭土臉。
反過來看咱們解放軍,人家壓根沒把寶全押在北斗上,而是搞起了激光制導這一套,硬是躲開了衛星導航的坑。這眼光,簡直是未雨綢繆,牛得不行。
美國GPS在俄烏衝突中的尷尬處境
GPS全名叫全球定位系統,是美國搞出來的高科技導航網,覆蓋全世界。
打仗的時候,它就像給武器裝了個導航儀,能告訴炸彈、導彈飛到哪兒去。像JDAM這種聯合直接攻擊彈藥,就是普通炸彈加個GPS尾巴,扔出去就能精確砸中目標。
還有GMLRS,制導火箭彈,也是靠GPS指路,射程遠、打得准。早些年,美國靠着這套東西在戰場上橫着走,海灣戰爭里愣是把伊拉克打得沒脾氣,精確打擊的名聲算是徹底打響了。
俄烏衝突可不是鬧着玩的,這場仗打得是21世紀少有的狠,雙方都拿出了看家本領。尤其是俄羅斯,電子戰這塊兒玩得賊溜。
啥叫電子戰?簡單說就是用電磁波、干擾器把對方的雷達、導航、通信全乾趴下。俄軍在戰場上擺了一堆傢伙事兒,像「克拉蘇哈-4」這種干擾站,能發射強電磁波,直接把GPS信號給屏蔽了。
你想啊,GPS信號本來就從幾萬公里外的衛星傳過來,本身就弱,再被這麼一搞,基本就廢了。
烏克蘭這邊拿了不少美國給的GPS制導武器,JDAM、GMLRS啥的都有。可戰場上用起來,效果那是相當拉胯。
五角大樓自己漏出來的消息說,JDAM炸彈在烏克蘭老是炸不準,偏離目標好幾公里,甚至壓根沒爆。咋回事兒?俄軍的干擾器把GPS信號一掐,炸彈就跟瞎了似的,找不到路了。
JDAM靠GPS導航,信號沒了就只能靠慣性飛,但慣性這東西準頭差遠了,風一吹、地形一擋,炸彈就跑偏。更別說俄軍還專門盯着這些武器下手,干擾一開,烏軍投下去的炸彈跟扔廢鐵差不多。
咱拿JDAM舉個例子,這玩意兒原理跟手機導航差不多,靠衛星信號定位。可在烏克蘭戰場上,俄軍的電子戰就像把信號塔給炸了,JDAM直接懵圈。
沒了GPS,它只能靠慣性滑過去,但它又不是巡航導彈,沒動力自己調整,稍微有點山頭、建築擋路,直接就撞沒了。
美國自己統計過,JDAM在烏克蘭的命中率從一開始的70%掉到了10%以下,簡直沒法看。這說明啥?GPS這套東西在電子戰面前,太脆了,根本扛不住。
解放軍為啥沒迷戀北斗炸彈
北斗是咱中國自己搞的衛星導航系統,2020年徹底建好,全球覆蓋。技術上跟GPS差不多,甚至有些地方還更強,比如定位更准、抗干擾能力更好。
北斗的信號加密做得也不錯,不像GPS那樣隨便讓人破解。有了北斗,中國算是徹底擺脫了對美國GPS的依賴,軍事上也多了張底牌。
按理說,北斗這麼厲害,解放軍直接拿來造北斗制導炸彈不就完了?可事實是,人家沒這麼干。
解放軍在搞精確制導武器的時候,眼光放得特別長遠。北斗是好,但他們沒一股腦兒撲上去造北斗炸彈,而是選了激光制導、紅外製導這些路子。
為啥?因為他們早就看出,衛星導航這東西在打硬仗的時候不保險。俄烏衝突就是個活例子,GPS被干擾得七葷八素,北斗就算再強,本質上也是衛星信號,也逃不過被干擾的命。
解放軍領導層清楚得很,知道不能把雞蛋全放一個籃子里。
解放軍在評估北斗炸彈的時候,肯定掰着指頭算過賬。衛星導航最大的毛病就是怕干擾,尤其是在台海這種地方,電子戰肯定少不了。
人家對面要是也學俄軍搞干擾,北斗信號一斷,炸彈不就廢了?再加上台海地形複雜,山多、城市多,衛星導航的精度本來就容易受影響。
反過來看激光制導,靠激光束鎖目標,不用衛星,干擾不怕,精度還高,簡直是為這種環境量身定做的。
解放軍在精確制導這塊,走的是條百花齊放的路。
除了激光制導,他們還搞了紅外、電視、雷達制導,啥都試試,啥都備着。這樣不管戰場咋變,總有一款能用得上。比如打碉堡用激光,打坦克用紅外,海上目標用雷達,靈活得一批。
這種打法的好處是啥?就是不怕干擾,總有備選計劃,戰場上生存能力蹭蹭往上漲。
激光制導炸彈
激光制導這技術聽着高大上,其實原理挺簡單。就是用激光器照着目標,炸彈順着激光反射信號飛過去,直接砸中。
優點多得數不過來:誤差能控制在3米以內,GPS的10米精度跟它一比差遠了;不用衛星信號,電子戰再牛也拿它沒辦法;
山裡、城裡隨便炸,天氣差點也沒事;便宜好用:造起來不貴,維護也簡單,大規模裝備沒壓力。
解放軍搞激光制導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了,現在技術早熟透了。從250公斤的小炸彈到2000公斤的大塊頭,型號齊全,想炸啥炸啥。
他們還弄了激光指示器,飛機上、地面上都能用,操作起來賊靈活。技術上不停升級,現在的激光制導炸彈打起來又准又狠,實戰效果杠杠的。
2023年的「聯合利劍」演習,解放軍拿激光制導炸彈秀了把實力。
殲-16掛着炸彈,低空掠過,激光一打,炸彈直奔目標,模擬碉堡瞬間被炸成渣,命中率高達98%。這不是吹牛,實打實的硬實力。激光制導這東西,簡單直接,關鍵時候不掉鏈子,解放軍算是把它玩明白了。
激光制導這技術還有得挖。現在解放軍在搞新一代系統,摻了點人工智能,打擊距離更遠,精度更高。以後還能跟別的制導方式混搭,弄出多模製導的炸彈,適應性更強。
台海要是真打起來,激光制導炸彈肯定是大殺器,不管是對付工事還是艦船,都能派上大用場。
解放軍的戰略眼光有多毒
解放軍搞精確制導武器,全是從實戰出發。
俄烏衝突一打,他們就看明白了,未來的仗肯定是電子戰、信息戰唱主角,衛星導航這東西太容易被掐脖子。北斗再好,也得防着這一手,所以他們選了激光制導,硬是繞開了坑。這眼光,簡直是棋高一着。
北斗的成功讓中國在導航領域站穩了腳,但解放軍沒因此飄了。
他們知道,技術這東西得自己攥手裡,不能靠單一招數吃飯。多元化制導路線就是這麼來的,既能打硬仗,又不怕被人卡脖子。這種自主創新的路子,走得紮實,走得長遠。
解放軍這套玩法,不光自己用得爽,還影響了全世界。
激光制導炸彈現在都開始出口了,中國軍工在國際市場上混得風生水起,美國的壟斷地位被打破不說,其他國家也開始學着搞多元化制導。解放軍的經驗,算是給全球軍事技術點了盞明燈。
美國GPS在俄烏衝突里吃了大虧,證明了衛星制導這東西在硬仗面前不靠譜。解放軍早早就看透了這點,沒一頭扎進北斗炸彈的坑裡,而是選了激光制導這招,硬是走對了路。
這背後的邏輯清晰得很:技術得實用,戰場得管用,不能指望單一系統打天下。未來戰爭啥樣不好說,但解放軍這套多元化制導的打法,絕對能讓他們在任何環境下穩佔上風。
眼光毒,路子正,解放軍這波操作,真得點個大大的贊!
結語
激光制導這事兒,解放軍玩出了花樣。面對未來的仗,他們手裡攥着好幾張牌,怎麼打都心裏有數。咱普通人看着也踏實,國家有這樣的軍隊,安全感滿滿。
參考資料:
1、解放軍新型激光制導炮彈十公里外一劍封喉 新華網 2012-11/13
2、北斗:遠在天外,近在身邊(科技視點·勇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 人民網 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