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南一北兩款新戰機亮相之際,作為中國「鐵杆盟友」的巴基斯坦,其國內軍事圈瞬間沸騰。
巴軍事專家滿懷憧憬,暢想着先引入殲 35 隱形戰機,再沿着與中國合作的道路,邁向未來六代機的引進之路,構建起巴基斯坦領空堅不可摧的防護網。
殲 35,承載着中國航空工業數十年如一日的技術沉澱,從先進的氣動布局設計,到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的航電系統,再到具備強大推力且適配隱身需求的發動機,它是一款貨真價實的五代機,能為巴基斯坦空軍帶來夢寐以求的對印空中代差優勢,一改南亞天空的戰略均勢。
1 月 3 日巴基斯坦當地媒體一則消息,如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層浪。消息稱,巴基斯坦空軍計劃 2028 年之後引進土耳其研發的「可汗」隱形戰機。
是與中國購買殲 35 的協議已然夭折?還是巴方蓄意放出風聲,欲在軍購棋局中執先手,對中方來一招以退為進,換取殲 35 採購成本的降低、更多技術轉讓的優厚條件?
數年前,合作研發下一代戰機的傳聞便已悄然流傳。美國對土耳其關上 F 35 銷售大門後,土耳其破釜沉舟,全力投身「可汗」戰機研製,2024 年初,「可汗」成功首飛,埃爾多安躊躇滿志,宣稱土耳其空軍將列裝近百架,更要將其推向全球,在國際軍貿市場分一杯羹,而巴基斯坦自然成為其重點「攻略」對象。
雖說土耳其航空航天工業公司將其定義為五代機,可國際軍事觀察家們大多對此存疑。土耳其過往在戰機研發領域,最亮眼的成績不過是教練機研製,技術積累薄弱。
「可汗」戰機核心技術嚴重依賴外援,發動機選用美國 F 16 的同款 F110,航電與雷達系統來自歐洲。
如此「萬國造」模式,土耳其更似一個高級「組裝工」。F110 發動機廉頗老矣,幾十年前的技術產物,難以支撐五代機超音速巡航、高機動等嚴苛性能要求,隱身設計、航電融合等關鍵環節,也因拼湊痕迹明顯,與真正五代機標準相去甚遠,充其量只能算作四代半戰機,面對印度「陣風」,甚至巴方自家的殲 10CE,都難言優勢。
巴軍方高層將領多次公開表態,引進殲 35 已提上日程。巴方飛行員甚至已完成殲 35 相關培訓,只待戰機入列。殲 35 一旦加盟,巴基斯坦空軍將突破現有戰力瓶頸,手握抗衡印度空軍的關鍵底牌,讓印度在邊境空域投鼠忌器。
傳出採購「可汗」戰機的消息,或為巴方談判策略中的「險棋」。土耳其許以貸款、技術轉讓等優厚條件,極具誘惑;中國殲 35 的卓越性能和中巴長久合作根基又難以割捨。
國際軍售市場五代機稀缺,「可汗」的半吊子五代機本質難掩,殲 35 背後是中國深厚技術底蘊與對巴友好合作誠意。巴基斯坦若因小失大,放棄殲 35,不但錯失戰力飛躍良機,更可能陷入與印度軍備競賽的被動泥沼。
畢竟中巴友誼久經考驗,在軍事合作領域,以殲 35 為新契機,有望續寫傳奇,而非因一時波折,偏離共贏航向。
巴基斯坦也需看清局勢,在「萬國造」幻影與中國堅實技術臂膀間,做出明智抉擇,護佑自身空域安全,穩固地區戰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