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常說中國如何如何被美國「卡脖子」,而現在,這種情況似乎迎來了逆轉,美國竟然開始抱怨說被中國「卡脖子」了。
日前,美國國安事務助理沙利文在公開講話時表示:「中國正在卡美國製造業的脖子」。然後呼籲其盟友不能對此坐視不理。
【沙利文稱中國正在「卡美國脖子」】
沙利文所謂的「卡脖子」說法,根源於近日中方頒佈的一項管制條例。不久之前,中方頒佈了《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該條例將自今年12月1號起正式施行。
這裡提到的「兩用物項」是指那些既能民用,也能用于軍事用途,尤其是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的設計、開發、生產或使用相關的貨物、技術和服務。這類物項的出口若被不當使用,可能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並影響世界的和平與安全。
因此,該條例的實施意味着今後所有涉及軍民兩用的商品、技術和原材料的出口將面臨嚴格的監管。這對於美國來說,不亞於「晴天霹靂」。
之所以這麼說,原因很簡單,美國的軍工產業鏈對我國有着很強的依賴性。比如稀土元素: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材料生產國,許多軍事設備和技術(如導彈、激光系統)都依賴這些稀土材料。儘管美國正在努力發展自身的稀土供應鏈,但在短期內想要趕超甚至替代中國,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此外,美國的軍工企業還在電子元件和其他關鍵組件的生產上對中國有依賴。如果失去了中國供應,美國不僅戰鬥機做不出來,導彈也做不出來。
【美國軍工產業鏈依賴中國】
以F35戰鬥機為例,在中美博弈背景下,美國一直希望在軍民兩用產品上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所以在生產F-35時要求剔除「中國元素」。
但這款戰機需要的許多零部件都與中國有關,其中雷達系統需要鎵和鍺,紅外線導引需要鍺。而這些在短時間內很難找到替代的供應商,最終導致F-35的生產交付延遲了很長時間。
如今中方宣布對這些材料進行出口管制,將有更多觸及美國軍工企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遭到我國出口管制,這對美國來說打擊非常大,意味着美國軍工產業供應鏈將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可能面臨直接斷供的風險。
正因為如此,沙利文才急得「上躥下跳」,聲稱中方卡美國脖子。但事實上,「卡脖子」的說法其實有些過了,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某種程度上說,中方此舉其實更多的是對美國的反制。
【美商務部部長雷蒙多】
最近,美國以所謂的涉嫌向俄羅斯輸送無人機為理由,宣布對兩家中國實體及一家俄羅斯實體實施制裁。此外,美國商務部的工業與安全局發佈聲明,因「違反出口管制、參與令人擔憂的武器計劃」等理由,將26家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其中包括6家中國企業。
同時,美國還修改了與一家中國公司有關的現有條款,禁止其訪問某些美國商品和技術,進一步加強了對中國企業相關產品出口的監管。
針對美國的無理行為,中方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和堅決反對。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指出,美國長期濫用出口管制手段,打壓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企業,嚴重損害了這些企業的合法權益,並破壞了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
同時,中方還發出警告,敦促美方立即停止這一錯誤做法,並表示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
在此背景下,中方頒佈的管制條例既是對美國的有力反擊,也是向美方傳遞一個明確信息:任何企圖打壓中國發展和利益的行為,都將遭到中方的強烈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