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塞爾維亞和科索沃之間的緊張局勢日益加劇,起因源於不被塞爾維亞承認的科索沃想啟用新車牌代替塞爾維亞頒發的車牌,進一步切斷塞族人和自己的母國聯繫,走向更加徹底的獨立。但是這一政策遭到了科索沃北部主體民族塞族的抵制,600多名公職人員直接宣布辭職,這種情況下,科索沃向米特羅維察市派遣武裝警察進行鎮壓,並且逮捕了一名辭職的塞族警察,他被指控犯有恐怖主義罪和破壞憲法罪,這直接點燃了塞族人的怒火。他們設置路障,封鎖道路,切斷了與科索沃的地面交通,還和科索沃軍警發生了交火,並且有人朝歐盟派遣科索沃的軍事特派團投擲了一枚眩暈彈,幸運的是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在阿爾巴尼亞人佔主體的科索沃,塞族人的憤怒經常被破壞,目的就是製造恐慌,強迫他們離開
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緊急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他呼籲科索沃北部的塞族人保持冷靜,不要向北約和歐盟駐軍發動襲擊,因為這樣很可能會被西方抓住把柄,說成是塞族人首先挑起事端,從而為徹底清洗塞族人找到借口。與此同時根據聯合國 1999 年第 1244 號決議,武契奇想向科索沃部署1000人的部隊,以保護塞族人,但是很明顯這過不了北約那一關。那麼現在就面臨世紀性選擇難題,如果科索沃當局繼續鎮壓和抓捕塞族人,塞爾維亞該怎麼辦?不派兵,那麼塞族人淪為被人欺負的對象,一向被塞爾維亞人視為文明搖籃的科索沃徹底獨立出去,武契奇恐怕也會面臨執政危機。派兵,那必然會和科索沃軍隊甚至北約軍隊發生衝突,結果就是又一場戰爭。
最新信息表明,塞爾維亞全軍已經進入了高等級戰備狀態,而且已經有裝甲車隊在距科索沃邊境三公里的地區進行集結,一旦塞族人與科索沃當局爆發激烈衝突,塞爾維亞必然會派遣軍隊進行保護,因為他們承受不起徹底喪失科索沃的代價。塞爾維亞從1999年南聯盟轟炸之後,其實也一直在整軍備戰,雖然這只是個國土面積8萬平方公里,人口800萬的小國,但是兔子急了也照樣咬人,尤其是塞爾維亞這樣生於憂患的熱血民族,當年的南聯盟頂着北約的狂轟濫炸,也是堅持了足足78天,並且擊落了一架F117隱身戰鬥機後才無奈屈服的。
塞爾維亞現在的總兵力只有2.5萬人,裝備以前蘇聯和前南斯拉夫製造為主,整體實力並不強,在世界上只能排到60多名。不過近些年來,塞爾維亞已經開始逐步從中國進口新型現代化裝備,着重完善防空能力,除了此前已經購買的CH-92A察打一體無人機外,今年4月9日開始,我們派出了數十架次的運20為塞爾維亞送去了3個營的FK3中遠程防空導彈(紅旗22外貿版)。該導彈最大射程100公里,最大射高27公里,在探測能力達160公里的LD2/JSG-100型S波段三坐標搜索雷達輔助下,能對北約的四代和五代戰鬥機,尤其是隱身目標構成較大威脅,現在的世界已經不是冷戰剛結束後美國的一家獨大,所以北約如果再想重現轟炸南聯盟必須要掂量掂量接下來的蝴蝶效應。
▲抵達塞爾維亞的FK3中遠程防空導彈,這是塞軍目前在軍事上最大的依靠了
北約這次在科索沃煽風點火,最大的可能就是要尋找壓死俄羅斯的最後一根稻草。現在俄烏戰爭已經陷入了僵持,在俄羅斯主動後撤拉長戰線後,烏克蘭已經有些後繼乏力,俄軍則正在多處地區展開反攻。作為擁有全套軍工體系和世界最大資源庫的國家,烏克蘭如果不能速勝,那就意味着長時間僵持過後必然崩潰,當年拿破崙和希特拉都已經領教過了寒冬的威力,小小烏克蘭還能蹦躂幾天?在這種情況下,西方看着歐洲唯一不對俄羅斯發動制裁的塞爾維亞,可不就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搞亂巴爾幹,如果塞爾維亞不對俄制裁,就發動第二次科索沃戰爭,拖俄羅斯進入第二戰場,如果塞爾維亞服軟,那就徹底在歐洲孤立俄羅斯,小算盤真是打得啪啪響。
▲科索沃通往塞爾維亞的道路也被堵死,目的是阻止塞爾維亞軍隊進入
可是如今的世界可不是1999年,以塞爾維亞的民族性格,如果北約真的縱容科索沃迫害塞族人,塞爾維亞絕對會奮起反抗,一旦北約參戰,那麼不死也得掉層皮。巴爾幹火藥桶被點燃,那麼接下來土耳其會不會打希臘,伊朗會不會進攻以色列,波蘭會不會搶佔烏克蘭西部,這誰都說不準。北約應該知道,如果他們的主要軍事力量被一個小小的塞爾維亞牽制,也許等來的不是俄羅斯的失敗,而是世界上其他蠢蠢欲動的勢力等着下場,屆時西方的軍事霸權可能真就到頭了,他們輸不起。所以這一波科索沃出事,與其說是敲山震虎,倒不如說是裝腔作勢,火藥桶看似膨脹,但遠達不到爆炸的條件。
▲塞爾維亞國產裝甲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