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從戰場走出來的軍人,再到後來成為台灣政壇的「大佬」,郝柏村的一生跟「國家統一」這四個字緊緊綁在一起。
他不僅是個軍事強人,更是個鐵杆民族主義者,對兩岸統一那是真心支持,對「台獨」分子則是毫不留情,多次公開喊話要「消滅」他們。
郝柏村的早年經歷
郝柏村出生在江蘇鹽城,那時候還是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他爹郝緒齡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家裡不算富裕,小時候兄姐還相繼夭折,肩上的擔子不輕。
6歲那年,他被送去村裡的私塾念書,算是開了蒙。後來考進鹽城縣國立第二小學,成績一直不錯,小學畢業後又考上了常州中學高中部。不過,家裡實在掏不出高昂的學費,他也沒啥辦法,只能放棄繼續讀書的機會。
16歲的郝柏村做了一個大膽決定——報考黃埔軍校。那年頭,黃埔軍校可是免學費的,對他這種家庭條件的人來說,簡直是條出路。
全國十多萬考生擠破頭,他硬是憑着自己的本事過了初試和複試,最後被錄取為第12期炮兵科的學生。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侵華戰爭全面打響,郝柏村還沒正式畢業就被提前拉上戰場。他參加了廣州戰役、皖南戰役、武漢會戰這些硬仗,親眼看着戰友一個個倒下,也見識了戰爭的殘酷。
1942年,他又跟着中國遠征軍去了緬甸,那條件苦得沒法說,但也錘鍊出了他鐵一般的意志。
抗戰勝利後,郝柏村被調到東北打國共內戰。1949年國民黨在大陸失利,他跟着蔣介石退到台灣。
從此,他的命運就跟台灣這塊土地連在了一起。不過,他可不是那種到了台灣就混日子的人,憑着過硬的軍事能力和對國民黨的忠誠,他在軍隊里一步步往上爬,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
軍事與政治生涯
到了台灣省後,郝柏村從基層軍官干起,靠着自己的本事和態度,慢慢爬到了高位。20世紀70年代,他當上了「陸軍總司令」,這已經是軍界的大佬級別了。
他升任「參謀總長」,相當於整個台灣軍隊的總指揮。1989年,他又手握軍權,威風八面。到了1990年,他乾脆跨界當了「行政院長」,這可是台灣的「政府首腦」,地位僅次於「總統」。
郝柏村在這些位置上有個外號,叫「鐵腕強人」。為啥這麼說?因為他做事雷厲風行,說一不二,尤其在涉及國家統一和反「台獨」的事兒上,那態度硬得跟石頭似的。
他當「行政院長」的時候,正趕上兩岸關係有點緩和的苗頭,他也順勢推動了一些兩岸交流的事兒,比如1992年的「九二共識」。就是兩岸都認同「一個中國」,至於具體怎麼定義,大家先擱置爭議。這事兒後來成了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郝柏村在這上面沒少出力。
不過,他當「行政院長」也沒幹太久。因為民進黨和部分國民黨內部的人聯手給他施壓,他被迫辭職。
臨走前,他還不忘喊一句「消滅台獨」,這口氣硬到底,也讓他成了島內反「台獨」的標誌性人物。
一個中國,絕不含糊
郝柏村的政治理念,說白了就是一條主線——兩岸必須統一。他是個徹頭徹尾的民族主義者,打心底里覺得兩岸是一家,分開是歷史的偶然,統一才是正道。
他當「行政院長」時,力推「九二共識」,就是要給兩岸和平發展鋪路。他常說,一個中國原則是台海和平的根本,反「台獨」不是啥高大上的口號,而是真心為了台灣好。
他有句名言特別出圈:「我不講反對台獨,我只想消滅『台獨』。」這話聽着就帶勁,直接把他的態度擺明了——對「台獨」不是一般的反對,是要徹底剷除。
郝柏村還覺得,反「台獨」不是光喊口號就行,得有實際行動。他當官那會兒,民進黨要是敢提「台獨」,他就敢直接懟回去,甚至建議抓人、解散對方。這種硬碰硬的作風,讓他在「台獨」分子眼裡成了大麻煩,但在支持統一的人眼裡,他就是個英雄。
說到郝柏村對「台獨」的態度,那就一個字——狠。他一直認為,「台獨」勢力是兩岸統一的大敵,不光要反對,還得消滅。
民進黨想把「台灣獨立」寫進黨綱,郝柏村直接急了眼,跑去跟台灣當局建議:把民進黨的人全抓起來,乾脆用武力解散這個黨。這話可不是隨便說說,他是真幹得出來。那時候他當「行政院長」,手裡有實權,民進黨的人聽到這話都得掂量掂量。
他在「立法院」跟「台獨」分子辯論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每次都跟打仗似的,火藥味十足。他主張對「台獨」分子得用強硬手段,抓的抓、關的關,絕不能讓他們亂來。這種態度讓他在島內得了個「反獨大將」的名號,但也讓「台獨」勢力把他當成了頭號敵人。
晚年的時候,郝柏村也沒軟下來。2018年還跑到武漢參加研討會,公開說:「『台獨』沒出路,和平統一才是正道。」他還寫回憶錄,把自己反「台獨」的想法講得清清楚楚,勸台灣年輕人別被「台獨」忽悠,珍惜「九二共識」,維護兩岸和平。
郝柏村活了101歲,晚年也沒閑着。他81歲的時候回了趟江蘇鹽城老家,60多年沒回去,站在老宅前感慨得不行。
後來他還多次跑大陸,參加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活動,還拿了大陸政府發的紀念勳章。他一直覺得,抗戰勝利讓台灣擺脫了日本殖民統治,台灣人得記住這段歷史,別把大陸和台灣割裂開。
2020年3月30日,郝柏村在台北去世,走的時候101歲。
臨死前,他還留了首詩,模仿陸遊的《示兒》:「保台反『獨』絕非空,但悲不見中華同,兩岸和平統一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幾句話,把他對統一的執念寫得明明白白,也讓人看了有點心酸。他這一輩子,沒看到兩岸統一,成了最大的遺憾。
參考資料
郝柏村:統一及自由民主均富是兩岸必走之路 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