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2400人被官方逮捕,俄羅斯政府發佈的動員令存在違法的行為,普京正視錯誤進行更改,並且他還提出了一個最新的要求,這能挽救俄軍在烏克蘭戰場的劣勢嗎?
可能誰也沒有想到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爆發的軍事衝突竟然會持續7個多月的時間,在2月24日俄羅斯總統宣布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的時候,外界普遍認為俄羅斯可能只需要7天的時間就可以結束戰鬥,迫使烏克蘭政府投降,實現本次軍事行動的目的,但最後的結果外界也看到了,7天並沒有結束戰鬥,7個月之後俄軍在烏克蘭戰場的優勢不斷縮小。尤其是在9月中旬的時候,俄軍在烏東地區遭遇了開戰以來的一場失利,烏軍在得到北約提供的大量軍事援助之後,成功在北線哈爾科夫戰場打穿了俄軍布置的防線,迫使俄軍部隊丟棄大量重型裝備迅速後撤,成功讓烏軍收復了數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和數十個村莊,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好好揚眉吐氣了一把。
俄軍之所以打得如此尷尬,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情報系統落後,在北約軍事集團的鼎力支持下,烏軍在戰場上實現了對俄軍的單向透明。第二,俄羅斯武器裝備落後,且嚴重缺乏高精度制導彈藥,導致俄軍無法打出像美軍那種摧枯拉朽的效果。第三,作戰部隊人數較少,防區較大,兵力分散之後無法對烏軍形成壓倒性優勢。事實上,第三個原因其實就是俄軍這次在戰場上失利的一個關鍵因素。截止到目前,俄羅斯一共在烏克蘭戰場投入了大約20萬左右的作戰部隊,其中17萬為一線作戰部隊,剩下的3萬基本上都是烏東地區的民兵組織。單從某一個戰場來看的話,俄軍在總兵力上確實不遜色烏軍多少,但是考慮到俄軍的防線過長,使得俄軍出現了兵力捉襟見肘的尷尬情況。
這次哈爾科夫戰線上的失利是因為俄軍主力部隊集中在南線戰場,在赫爾松地區反擊烏軍,這才最終被烏軍抓到了空隙,成功在北線發動了一次漂亮反攻。也正是看到俄軍兵力缺乏的尷尬情況,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在9月21日發佈了「部分動員令」,即徵召30萬預備役作戰部隊,這是俄軍在二戰結束之後首次發佈動員令,因此也引發了西方國家的高度重視,他們也擔心曾經的蘇聯紅軍是否會成功復活,而現實情況也讓西方國家徹底安心了。據國外一家專門進行數據信息統計的機構表示,自9月21日宣布反徵兵抗議活動以來,已有2400多人因為反對和拒絕成為徵召兵而被俄羅斯政府部門進行逮捕。可能是因為擔心上戰場,如今大量俄羅斯民眾選擇離開俄羅斯,前往其他周邊國家,這一情況的出現也讓外界擔憂普京的動員令真的可以生效么?
針對當前俄羅斯國內出現的徵兵問題,在9月29日舉行的俄羅斯安全委員會的一次會議上,普京在講話中強調,這次動員出了很多問題, 必須糾正所有錯誤並確保它們不會再次發生。同時他還提出了一個要求,本次俄軍應首先召集具有軍事經驗和所需專業訓練的人員。而那些大家庭的父親、患有嚴重疾病的人甚至是老年人,這些情況應該依法予以豁免,在動員中必須解決所有未依法徵召的問題,錯誤徵召人員須遣返回原地。不得不說,這次俄羅斯在動員中出現的這一系列問題,也直接暴露了俄羅斯國內軍事改革的一個失敗。俄羅斯在蘇聯解體之後,繼承了蘇聯絕大部分軍事力量,但俄軍的戰力卻與蘇軍相比有明顯的區別。為了可以保證俄軍戰鬥力的提升,從2008年開始俄軍開始了第一輪軍事改革。
只是時任國防部長的謝爾久科夫雖然解決了俄軍的臃腫的體制問題,但卻導致俄軍應對大規模常規戰爭的能力不復存在。而在紹伊古的改革中,俄軍也並沒有恢復以前動員制的能力,最終導致俄軍在動員上甚至還不如烏軍,畢竟現在壓着俄軍打的烏軍基本上都是一群動員兵,而這也主要歸功於其擁有良好的動員體系,從而使得烏軍的戰鬥力從整體上有了明顯的提高。可以說,俄羅斯倘若還不正視自己的問題和缺陷,及時進行補救的話,不然這場常規軍事衝突估計很難朝着俄羅斯所想的那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