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四月第一天,莫斯科,普京會見了一位中國老朋友。
誰啊?
王毅同志。
在王毅來之前,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就評價說,王毅和普京是「要好的老朋友和夥伴」。
當然,這是外交客套,也是兩國關係的縮影。更要好的,還是兩國的最高領導人。
所以,看現場視頻,又是克里姆林宮熟悉的白色會議桌,見到王毅的第一面,普京就請王毅轉達對「我們的好朋友」中國最高領導人的誠摯問候。
看了下外交部發佈的會見通稿,說實話很官方,但仔細研讀,還是釋放了不少信息。
完全我個人的理解,不代表任何機構,幾個看點吧。
第一,俄羅斯很期待。
期待什麼?
期待中國領導人來訪。
外交部通稿,就引述普京的話說:今年是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期盼中方來俄出席紀念活動,共同慶祝抗擊納粹法西斯和日本軍國主義的勝利。
當然,克里姆林宮的稿件說得更清楚,普京告訴王毅,他將是我們的主要嘉賓,「我們將有機會談談雙邊關係,並討論我們在國際上的合作」。
第二,合作會很多。
按照普京的話說,俄羅斯將以此為契機,推動俄中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邁上新台階。
不僅是雙邊的合作,還包括多邊的合作,比如,「不斷深化雙方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框架下的合作」。
王毅也表態,中俄作為動蕩世界中的重要穩定性力量,要攜手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共同維護戰後國際秩序和聯合國在國際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共同推進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
第三,不針對第三方。
當著普京的面,王毅有句話說得很明確:中俄合作從不針對第三方,也絕不受外部干擾。中俄關係不會止步不前,只會越走越寬廣。中俄友好不是面向當下,而是着眼更長遠的未來。
我相信,這是說給俄羅斯聽的,也是說給全世界聽的,更是說給某些國家聽的。
我看到,在訪俄期間接受俄媒體採訪時,王毅還談到了中俄關係的三個特點:
1,世代友好,永不為敵。
2,平等相待,合作共贏。
3,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
前面兩點,都好理解,第三點,為什麼是這「三不」?
王毅是這樣解釋的:
中俄這樣具有全球影響的大國和鄰國,無論結盟還是對抗,都不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和長遠利益。中俄關係堅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既不對世界上任何國家構成威脅,更不受任何第三方的干擾和影響,不僅是當代新型大國關係的典範,更是動蕩變革世界中的重要穩定力量。「三不」原則是國際關係史上的創舉,也是兩國關係發展的必然選擇。
但我們也不用迴避,特朗普2.0,美國在烏克蘭危機上的態度急轉,美俄互動頻繁,按照很多人的理解,美國試圖改善美俄關係,離間中俄,將更多力量對付中國。
所以,在接受俄媒體採訪時,我看到,王毅有段話也意有所指。
他說,俄美剛邁出恢復正常接觸的第一步,這有利於啥啥啥啥,隨後,他話鋒一轉說:俄方朋友可能也注意到,現在有些人不甘寂寞,開始炒作所謂「反向尼克松戰略」,這不僅是將國際政治簡單交易化,更是陳舊的冷戰思維在作祟。
什麼是「反向尼克松戰略」?
當年尼克松積極改善中美關係,中美共同對付蘇聯。所謂「反向」,即指特朗普拉攏俄羅斯,意圖共同對付中國。
這都是冷戰往事,所以,王毅也提醒有些人:要跟上時代前進步伐,就不能身體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零和博弈的舊時代。
他斷言: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歷經國際風雲考驗,站立時代進步潮頭,穩如泰山,牢不可撼。
一些人的猜測和炒作,俄羅斯自然也看在眼裡。
所以,我們看到,在與王毅會見時,俄外長拉夫羅夫也鄭重表態,面對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局勢,俄中密切協作,為世界注入穩定性。
所以,普京見到王毅也說,面對動蕩不定的國際局勢,俄中雙方應持續向世界發出加強戰略協作的有力信號。
請注意:加強戰略協作,有力信號。
我們也不用迴避,俄羅斯有俄羅斯的國家利益,但在中俄美之間,有一點,俄羅斯應該拎得很清。
誰才真正靠得住?
從過去40年,從過去4年,從關係俄羅斯重大利益的事件中,俄羅斯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中俄關係有着紮實的基礎,更有着強大的共同利益,用普京的話說,現在俄中關係已經是「歷史最高水平」。
美俄呢?從葉利欽到普京到梅德韋傑夫再到普京,一直是風波不斷,即便未來4年,特朗普2.0,俄美關係有重大改善,但4年後呢?
會不會又是急轉?又來一波秋後算賬?
很有意思的一點,特朗普的態度,也是劇烈波動的:就在一個星期前,特朗普還對俄羅斯笑容可掬,充分肯定普京;但最近幾天,他已不止一次公開表達,他對普京「很憤怒」,甚至威脅對俄羅斯加大制裁。
這個世界,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特朗普的不確定性。
接下來4年,我們還不知道,會有多少次突然反轉。
2025年不尋常,跨大西洋關係在重構,俄羅斯外交肯定也會有調整,我們都聽其言觀其行吧,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好最壞的打算。
但我們更要淡定自信,像中國這樣的朋友,全世界到哪裡去找;我們做好自己的事情,比什麼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