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試圖拒絕美烏礦產協議。根據2025年3月28日烏克蘭《基輔獨立報》的報道,澤連斯基明確表示,美烏礦產協議內容可能影響烏克蘭加入歐盟的前景,因此他選擇不接受。然而,這一拒絕不僅僅是單純的維護主權,更是一場複雜的地緣政治博弈。澤連斯基的底牌是什麼?他是否能承受拒絕美國所帶來的後果?
美國協議的「霸王條款」
根據多家歐美和烏克蘭媒體的報道,美國提出的條件堪稱苛刻。協議中美方要求烏方向一個美方主導的聯合基金中轉入烏克蘭所有國營和私營企業開發自然資源的全部未來利潤,而且美方要求獲得烏方所有資源的優先開採權。更令人震驚的是,協議要求聯合基金所獲利潤也應首先轉給美方,以償還美方自2022年以來向烏方提供的所有資金,此外還要加上年利率4%的利息。
這一協議內容在烏克蘭國內引發了強烈反響。議員雅羅斯拉夫·熱列茲尼亞克公開稱協議內容「太恐怖了」,並指出美國在這一協議中未提及烏克蘭一再要求得到的安全保障。烏克蘭媒體則指責美國稱:該協議草案越過了美烏此前商定的所有紅線,侵犯了烏克蘭主權。
澤連斯基的拒絕:勇敢還是冒險?
澤連斯基拒絕這一協議的公開理由是「會影響烏克蘭加入歐盟」。因為歐盟對成員國的經濟獨立性有嚴格要求,而美國對烏克蘭礦產經濟的全面掌控顯然與歐盟的標準相衝突。澤連斯基可能希望通過拒絕礦產協議這一舉動向歐盟展示烏克蘭的獨立性,以爭取入歐資格。
但這一決定背後也透露出澤連斯基的賭徒心態。俄烏衝突已持續三年,烏克蘭損失慘重:約20%的國土被俄國佔領,數萬人陣亡,大量平民流離失所,且烏克蘭債務規模龐大、經濟和財政狀況瀕臨崩潰。在這種背景下,烏克蘭高度依賴美國的軍事援助和經濟支持。澤連斯基此時拒絕美國,看似在維護其國家主權,實則也是一次高風險的政治豪賭。
澤連斯基的底氣可能有部分來源於歐洲的支持。美國暫停援助期間,法國等歐盟國家和英國對烏克蘭的支持有所增加,這讓澤連斯基看到了「另一個選項」。他試圖通過爭取歐洲的支持頂住美國給其帶來的壓力。然而,他的這種策略可能過於理想化。歐洲的支持更多基於短期地緣政治利益,而非長期戰略考量。此外,美歐關係複雜,歐洲未必願意在與美國核心利益衝突時全力支持烏克蘭。
美國的反制與烏克蘭的風險
澤連斯基的拒絕可能會被美國視作是一種挑釁。美國提出苛刻協議的背後,有其國內政治和國際戰略的雙重考量。一方面,美國需要向其國內民眾展示對烏克蘭援助的回報;另一方面,美國也希望通過協議進一步鞏固其在東歐的影響力,並在與俄羅斯的博弈中佔據主動地位。
面對澤連斯基的拒絕,美國可能採取更強硬的反制措施,例如切斷對烏克蘭的軍事和經濟援助。這些舉措對烏克蘭而言將是致命的,尤其是在當前其國內經濟和安全形勢極度脆弱的情況下。
烏克蘭的未來:孤立還是平衡?
澤連斯基的選擇將烏克蘭置於一場複雜的國際博弈之中。拒絕美國礦產協議的行為雖然得到了部分烏克蘭國內人士的支持,但也暴露出烏克蘭在地緣政治中的尷尬地位。如果美國減少對烏援助,而歐洲的支持又不足以填補其空缺,烏克蘭可能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與此同時,歐洲的支持也並非無條件。烏克蘭如果想要進一步爭取歐洲的援助,可能需要接受更多的政治和經濟改革要求,這對澤連斯基政府而言是另一種挑戰。
結語
澤連斯基拒絕美國礦產協議的決定,是一場高風險的豪賭,其結果將深刻影響烏克蘭的未來。一方面,他試圖通過維護烏克蘭經濟主權以爭取歐盟認可,但另一方面,他也可能因此失去美國的關鍵支持。在這場複雜的博弈中,烏克蘭需要在各種複雜情況下尋找利益平衡,同時提出更具可行性的國家發展戰略。
澤連斯基的選擇雖然勇敢,但也充滿了危險。如果這場豪賭失敗,烏克蘭可能面臨更大的危機;而如果成功,這將為烏克蘭打開一條新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