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觀察|從總書記雲貴行看增進民族團結的三個着力點

2025年03月22日21:20:38 國際 8472

第一觀察|從總書記雲貴行看增進民族團結的三個着力點 - 天天要聞

第一觀察|從總書記雲貴行看增進民族團結的三個着力點 - 天天要聞

全國兩會閉幕不到一周,3月17日至20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來到貴州、雲南兩個多民族省份考察,走進侗族村寨、花卉產業園、麗江古城等地,與幹部群眾圍繞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等,集眾智、謀發展、話未來。

深入民族地區考察,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視,體現了他心繫民族地區繁榮發展和少數民族群眾安危冷暖的人民情懷,更體現了他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合力的深謀遠慮。結合歷史與現實,我們可以從此次考察看增進民族團結的三個着力點。

(一)以改革發展夯實民族團結之基

在貴州「侗鄉第一寨」肇興侗寨,和大家圍坐共話鄉村振興;在雲南麗江現代花卉產業園,希望「美麗產業」成為造福群眾的「幸福產業」……民族地區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心頭。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總是強調「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一個民族都不能少」有何深意?意味着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員,大家都要過上好日子,一個不落。

這些年,在黨中央一系列政策部署下,各族群眾團結一心、守望相助,420個位於民族自治地方的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28個人口較少民族全部實現整族脫貧,我國少數民族面貌、民族地區面貌、民族關係面貌、中華民族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巨變。

17日,在肇興侗寨,習近平總書記同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圍坐一起,大家爭相向總書記講述近年來村寨發生的可喜變化,這一幕正是「歷史性巨變」的生動縮影。

第一觀察|從總書記雲貴行看增進民族團結的三個着力點 - 天天要聞

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在發展巨變中,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就在眼前、在身邊,大家感到日子有奔頭、前路有希望,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自然得到增強。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正確把握物質和精神的關係,要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以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意義,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讓中華民族共同體牢不可破。」

在兩省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都強調「高質量發展」,並結合資源稟賦、立足當地實際,分別為兩省指明了未來發展重點和方向,這對全國特別是民族地區發展都具有啟示意義。

新征程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步伐,紮實推進各民族共同富裕,促進各地區在經濟上更加緊密地連在一起、融為一體,各族群眾的心將走得更近、貼得更緊,為進一步增進民族團結夯實基礎。

(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

1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麗江古城,察看古城內木氏土司府衙署主要建築,參觀納西族東巴文化研究成果展示時強調,「引導各族群眾自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第一觀察|從總書記雲貴行看增進民族團結的三個着力點 - 天天要聞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時間回到11年前,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此後,從考察調研到召開會議,再到指示批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闡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重大原創性論斷,並將其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主線、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全面部署、持續推進。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就是希望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奮鬥、勠力同心,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進。

在2024年舉行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推動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新形勢下,只有多措並舉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越鑄越牢,才能增進各民族對中華民族的自覺認同,構建起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堅固思想長城,推動中華民族成為認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強的命運共同體。

(三)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

「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要保護利用好木府這樣的重要文化地標,保護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肇興侗寨到麗江古城,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保護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這讓人不禁想起,在2021年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以「主幹」「枝葉」為喻,闡述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間的關係——

「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是主幹,各民族文化是枝葉,根深干壯才能枝繁葉茂」。

這樣的特點使我國各民族文化互鑒融通、兼收並蓄,形成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格局,也成為各民族團結融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

着力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引導各族群眾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中華民族共同體更加牢不可破,才能夠更加從容自信地面對民族復興道路上所面臨的疾風驟雨甚至驚濤駭浪。

回首過往,各族群眾團結奮鬥創造了彪炳史冊的偉大成就;面向未來,也要依靠各族群眾團結奮鬥續寫新的輝煌。

各族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凝聚起各民族大團結的磅礴合力,這樣的中華民族一定無往不勝,這樣的未來一定光明可期。

來源:新華社 

初審:仲博

複審:劉楠

終審:王繼峰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第十八屆縣人民政府第65次常務會議召開 - 天天要聞

第十八屆縣人民政府第65次常務會議召開

【來源:宜黃縣人民政府_領導活動】5月28日,第十八屆縣人民政府第65次常務會議在縣行政中心五樓常務會議室召開。縣委副書記、縣長陳小青主持會議,縣領導周欽、邵明申、羅小剛、楊撫平、吳媚等出席會議。邵建宜、馮志榕列席會議。
「90後」巴基斯坦青年:我想在中國實現科研夢 - 天天要聞

「90後」巴基斯坦青年:我想在中國實現科研夢

中新網紹興5月29日電 題:「90後」巴基斯坦青年:我想在中國實現科研夢 作者 項菁 「我想在中國實現科研夢。」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即將到來,「90後」巴基斯坦青年安哲(Azim Uddin)在浙江紹興受訪時說。 安哲從小熱愛科學,如今專註先進複合材料及3D打印研究。一年前,因被紹興地區的人文底蘊、科創氛圍和國際友好環境吸...
準備就緒! - 天天要聞

準備就緒!

第四屆文明交流互鑒對話會準備工作就緒第四屆文明交流互鑒對話會即將在敦煌召開,為中外文明交流接續搭建橋樑,奏響文明互鑒新樂章。5月28日,距大會開幕還有兩天,敦煌國際會展中心A館一樓國際廳內各項籌備工作已進入衝刺階段。會場內,桌椅和各類標牌擺放整齊劃一,工作人員反覆檢測、調試重點設施設備;會議服務人員進一...
賴清德遮羞布被揭開,國台辦給台獨指明路,留下最後機會? - 天天要聞

賴清德遮羞布被揭開,國台辦給台獨指明路,留下最後機會?

面對賴清德的「兩岸併購論」,國台辦現在直接扯下了他的遮羞布,並且給賴清德指明了道路,那麼賴清德到底會不會走這條路?01 賴清德遮羞布被扯下台當局領導人賴清德上任一周年之際再出驚人言論,但相較於之前的「兩國論」,這次的「公司併購論」顯然要低調
廣東省政協機關原一級巡視員張廣寧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 天天要聞

廣東省政協機關原一級巡視員張廣寧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經廣東省委批准,廣東省紀委監委對第十三屆廣東省委委員,廣東省政協機關原一級巡視員張廣寧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經查,張廣寧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無視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收受禮品、禮金;違反組織原則,不按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把公權力當...
突發!韓國一客機衝出跑道,機上載有180餘名乘客 - 天天要聞

突發!韓國一客機衝出跑道,機上載有180餘名乘客

當地時間5月29日下午,據韓國航空業界消息,韓國濟州航空一架自仁川國際機場起飛的飛機在28日抵達越南峴港機場後,在降落滑行時短暫偏離跑道,隨後重回跑道停穩。在此過程中飛機起落架輪胎受損。涉事飛機為一架波音737-800客機,航班號為7C2217。事發時飛機上共搭載180餘名乘客以及機組人員,據悉沒有人在事故中傷亡。 新聞...
在未來「世界船都」
看20萬噸巨輪「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在未來「世界船都」 看20萬噸巨輪「長」啥樣

揚子晚報網5月29日訊 (通訊員 姚巍 季美岑 記者 王國柱) 「中國造船看江蘇,江蘇造船看泰州。」這是流傳在造船業的一句話。5月27日,在泰州市委網信辦組織的「築夢大海新晨」網絡主題活動中,媒體一行走進泰州造船重企——位於泰州泰興虹橋新區的揚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感受造船現場火熱場景,以及20萬噸在造貨輪「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