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尊嚴、給自信的漢武帝劉徹!他用劍猶如用情,用情猶如用兵

2020年07月14日18:36:40 歷史 1486

一陣繁弦急鼓,黃鐘大呂,顯示器屏幕打出一連串開場詞: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了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

人物頭像由少年到青年,再到中老年,鏡頭轉換,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熊熊烈火,托出大好河山!

不用多解釋,我們熟悉的大型歷史連續劇《漢武大帝》的開頭。

《漢武大帝》是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中央電視台影視部、世紀英雄電影投資有限公司、北京華錄百納影視有限公司、上海金德影業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胡玫執導,陳寶國、焦晃、歸亞蕾、陶虹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

該劇講述了漢武帝劉徹54年的統治歷程。漢武帝的雄才大略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成為世界文明無可爭議的中心,而漢武帝的時代,也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偉大時代之一。

該劇於2005年01月03日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黃金檔播出,洋洋洒洒五十八集,重點演繹劉徹這個西漢王朝的第七位皇帝,全方位展示劉徹由童年到少年、青年、中老年的人生歷程。

建尊嚴、給自信的漢武帝劉徹!他用劍猶如用情,用情猶如用兵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劉徹誕生。

公元156年7月14日,劉徹來到西漢王朝。

其時的西漢,經歷了較長時間的休養生息,尤其是"文景之治",國內局勢比較安定,強夷雖未畏服,但沒有大規模入侵。

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促使經濟、文化迅速發展,劉徹趕上了好時代。

按理說,貴為天子的劉徹,可以隨心所欲施展政治理想了吧。

由於太皇太后竇氏掌握朝政實權,用黃老之術治國,缺少霹靂手段,造成了無數嬉皮士式臣民,你好我好大家好,西漢王朝看似穩定,實際上缺乏蓬勃發展的朝氣。

小皇帝劉徹選擇忍讓,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竇太后去世,劉徹終於從後台走到前台,打出一連串新政組合拳。

建尊嚴、給自信的漢武帝劉徹!他用劍猶如用情,用情猶如用兵 - 天天要聞

劉徹頒佈推恩令,不斷削弱諸侯王勢力,使國家出現大一統局面。大力宣揚儒術,兼納百家學說,使文化教育生機勃勃。像司馬相如這種寫得一手好文章的人,得到重用,享受和劉徹類似的寫作待遇。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清代的龔自珍嘆息大量人才遭到浪費這一無情的現實,殊不知早在漢武帝時代,已經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劉徹用人,不看出身,甚至不看種族,只看能力和品行。他惟才是舉,破格重用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奴僕。像金日磾這樣一位匈奴的俘虜,竟然與霍光、上官桀一齊被選拔為託孤的重臣。

東方朔可以在朝堂上講寓言故事,出身奴婢的衛子夫可以升級為皇后,草根公孫弘、嚴助、朱買臣等人成為大官。求賢若渴的劉徹,用實際行動,讓西漢子民知道了人才的重要性。

開疆拓土,彰顯大漢之威。破匈奴、收西域、拓閩越、平西南,劉徹的文治武功,初步尊定了今日中國的版圖,這是相當了不起的。

難能可貴的是,劉徹大力開闢絲綢之路,讓中國走向世界。

建尊嚴、給自信的漢武帝劉徹!他用劍猶如用情,用情猶如用兵 - 天天要聞

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盛讚漢武帝劉徹"用劍猶如用情,用情猶如用兵",的確如此,劉徹波瀾壯闊的一生,完美詮釋了這句話。

不少名人高度評價漢武帝劉徹,選摘如下:

司馬遷:漢興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內脩法度,封禪,改正朔,易服色。

劉歆:中興之功,未有高焉者也。

李世民: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

李綱:茂陵仙客,算真是,天與雄才宏略。獵取天驕馳衛霍,如使鷹鸇驅雀。……英風如在,卓然千古高着。

洪邁:漢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謂不明。

趙翼:仰思帝之雄才大略,正在武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 天天要聞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端午納福#1937年7月7日,那個被血與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深深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卷之上。88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次回望,盧溝橋的每一塊石板、每一尊石獅,都在靜靜訴說著那段不能忘卻的記憶,「七七」事變,不僅是全面抗戰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新華社香港7月7日電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新華社記者黎雲1942年的一個夜晚,一條小船從維多利亞灣悄然駛出。船上乘坐的,有國民黨左派領袖何香凝、著名詩人柳亞子。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聞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紅網時刻新聞7月7日訊(記者 任曄 實習生 周子怡 通訊員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長沙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同心振鄉,同心燃夢」團隊來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參觀學習。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走進何叔衡故居,團隊成員們彷彿穿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電 題: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作者 杜燕 周錦麒 烈日下,盧溝橋上,已不見那位戴着草帽、向世界各地遊客講述抗戰歷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着藍色志願者馬甲的「90後」——鄭然。 接過93歲爺爺鄭福來的「歷史接力棒」,鄭然站在橋頭,向過往遊客講述銘刻於古橋的抗戰歷史與不屈精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 天天要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戲劇,主人公黃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歲,頭髮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終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兩個月,每天晚上7點到9點,趁着這段最安靜,也是頭腦最清醒的時候,黃石文坐在養老院5樓的房間里,一字一字講出過往人生,面前的電腦將他...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 天天要聞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中國日報7月7日電,以"本土根基與人類情懷"為主題的"水鄉生態 文學點亮"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近日在鹽城草房子文學館舉行,標誌着"我心中的樂園——世界兒童文學草房子之旅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由生命樹文化促進中心、中共鹽城市鹽都區委宣傳部主辦,江蘇大縱湖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承辦。鹽都,這片位於長三...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天天要聞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明明比長江短,為何被稱為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像中國一樣,獨佔兩條河流究竟有多難?黃河vs長江數據顯示,黃河全長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長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長江年徑流量9600億立方米,是黃河574億立方米的16.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不可一世的日軍進逼山西「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挑起了全面侵華戰爭。平型關之戰是八路軍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義十分重大。1937年9月23日凌晨,八路軍指揮部向115師下達了作戰命令。於是,朱德電令第115師「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機動側擊向平型關進攻之敵」。八路軍第115師主力由紅一軍改編,在平型關戰鬥中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