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順治皇帝在位時,憂心國運,就問高僧:「清朝能傳多少代?」高僧思考之後,高深莫測地說:「十帝在位,九帝囚,還有一位在幽州。」
順治把這些數字加起來,以為能傳二十代,稍微放了心。可是百年之後,預言成真了,卻和順治以為的,截然不同。
原來,順治帝之後,只有延續了十代皇帝,其中有一位被囚禁到死。最後一位是溥儀,在東北,也就是幽州,當了傀儡皇帝,和高僧說的話,竟然非常契合。
古代人經常打着預言的旗號,實現一些政治目的。比如從地里挖出自己放的龜殼,故作驚訝,其實上面的字,都是謀事者為自己正名的手段。
當然,也有許多讖語,高深莫測、讓人摸不着頭腦,直到應驗的那一天,人們才恍然大悟。
順治皇帝是清朝入關之後的第一位皇帝,他非常信仰佛教,經常請高僧,到宮廷里來講法。清朝政權剛剛建立下來,政局並不十分穩定,順治皇帝害怕有隱患。
有一次,他就請教一名高僧說:「依你所見,我的大清國運如何?」
高僧惜字如金,說:「我身不殘,國祚不滅。」字面意思是:只要我安然無恙,身體健康,國家的運就是好的。
這句話怎麼看,都好像在給自己臉上貼金,話里話外的意思是「你得好好尊重、照顧我。」順治覺得他在打馬虎眼,這句話很難說明,國運到底好不好。
他對自己的江山非常在意,希望後面的人能夠守好江山。就換了一種問法,說:「依你所言,大清能傳多少代呢?」
這個問法就非常具體了,有能力的人會說出確切的數字。高僧沉思之後,比較擔憂地說:「十帝在位,九帝囚,還有一位在幽州。」
順治想接着問,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可高僧只是神秘莫測地搖搖頭。雖然難以理解,可順治還是記了下來,希望給後面的子孫一些警醒。
經過好多代,才終於真相大白,原來一開始那個答案,高僧並不是在給自己臉上貼金。
古時候有個規矩,提到皇帝或長輩時,要故意避諱他們的名字,諧音有時候都不奏效,倒是可以少寫點筆畫暗示。
溥儀的「儀」,繁體字有個「我」,這裏面必須少寫一撇,以示尊重。這樣一來「我」就殘缺了。其實暗指的是:溥儀活着,清朝就在。清朝會葬送在溥儀手裡。
第二句寓言,其實說的是,十位皇帝中,第「九」位光緒帝,因為和慈禧太后鬧矛盾,被軟禁在瀛台,相當於當囚犯一樣。
等到第十位皇帝,溥儀退位之後,他跑去東北(古代稱幽州),投靠了日本人,當了傀儡皇帝。
這樣一看,這句寓言說的很清楚了,他暗示順治皇帝,後面還有10位皇帝,第9位開始就失了國運。
所謂預言就是這樣,當事人百思不得其解,等後人回頭看,才驚訝地發現,一切都對應上了。
這兩句讖語就像預言,清朝末代兩位皇帝的命運,被提早發現了。不過預言者,用拆字、地理暗號的方式,太過隱晦。
雖然劇透了清朝滅亡在誰手上,可是沒有人能有慧眼,發現其中的玄機。
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初四,慈禧太后突然回到西苑,憤怒地當面質問光緒:「我撫養了你二十多年,你竟然聽小人讒言,謀害我。」
在那之前,光緒皇帝支持維新派推行新政,觸犯了慈禧等權貴集團的利益。
光緒一直以來就害怕這位太后,自己沒有多少實力,嚇得手足無措,當晚就被安排送往瀛台,囚禁到病死。
而溥儀,1912年正式退位,宣布清朝滅亡。1924年,他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之後,走投無路,跑到了天津,窮困潦倒,交不起房租。
1932年,溥儀在關東軍的威逼利誘下,跑去了「幽州」,當了所謂偽滿洲國的皇帝。
其實「清朝如何滅亡」這個話題,應驗了的預言有很多。比如接下來兩個。
明朝萬曆年間,女真族各個部落天天打仗。到了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葉赫部落聯合其他九個部落組成聯軍,氣勢洶洶要滅掉努爾哈赤。
結果這幫人各自為戰,被努爾哈赤以少勝多,打得落花流水。葉赫首領當場戰死,傳說努爾哈赤還命人,把他的屍體劈成兩半送回去,兩家從此結下血海深仇。
三十多年後,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他親自帶兵攻破葉赫城。葉赫首領寧死不降,自己放火燒死了自己。另一位首領被俘後,死活不肯跪下,努爾哈赤一怒之下把他絞死了。
臨死前,這個首領發毒誓:「就算葉赫部只剩一個女人,也必定要滅掉滿洲!」
更玄乎的是,努爾哈赤,蓋祭神殿時,工匠挖出一塊石碑,上面赫然刻着「滅建州者葉赫」六個大字(建州就是清朝前身)。
兩百多年後,葉赫那拉氏的慈禧太后,把持朝政,她死後才三年,侄女隆裕太后就替宣統皇帝簽了退位詔書,清朝竟真亡在葉赫後裔手裡!
除了皇帝,作為打工人的大臣,也私底下有過預言。1867年,曾國藩和幕僚趙烈文有過段驚人對話。當時曾國藩愁眉苦臉說:「京城治安越來越差,當街搶劫的、要飯的,連婦女都光着身子沒褲子穿,老百姓窮得叮噹響,怕是要出大事啊!」
趙烈文潑冷水:「天下統一太久,遲早要分裂。現在朝廷還能壓住場面,但最多五十年,中央肯定先垮台,接着各地軍閥各自為政,清朝徹底完蛋!」
曾國藩不死心:「或許能像東晉、南宋那樣偏安江南?」趙烈文搖頭:「這次怕是要亡國滅種,連偏安都做不到喲。」
趙烈文一針見血「清朝趁明朝內亂入關,得天下太容易,殺人太多,這是罪孽。後來皇帝再仁德,也抵消不了開國時的暴行。」
曾國藩聽完沉默半天,最後嘆氣:「我天天盼着早死,就怕親眼看到祖宗基業倒塌。」
44年後,清朝果然滅亡。距離趙烈文預言僅差6年。
有時候,這預言就是根據歷史對未來的推理,讖語也是如此。所以我們平時,要避免說一些不好的事情。當然,日子還是得慢慢過,守着預言惶惶不安也是於事無補的。
歷史預言並非宿命論,而是提醒我們從過往經驗中汲取智慧。清朝的興衰預言告訴我們,個人命運與國家、時代緊密相連。我們應以史為鑒,既不沉溺歷史宿命論,也不忽視歷史規律。
文獻來源:
2025/03/07 10:29,來源:中時新聞網,順治皇帝問大清國運 高僧僅回2句話 百年後字字應驗
2015-01-28 13:55:11 來源:新華網,趙烈文1867年預言清廷垮台:不出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