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儂軟語的評彈、鏗鏘有力的解說,一同講述着革命先烈壯烈而感人的故事。今天是上海解放76周年,李白烈士故居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電波從這裡發出」專場活動,以獨特的方式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
活動伊始,虹口區黃渡居民區黨總支與虹口區評彈協會黨支部簽署了共建協議,在文化傳承、紅色教育等方面的合作邁出堅實的一步。虹口區評彈協會的兩位資深演員——徐惠新與戴芳,則以國家級非遺蘇州評彈為載體,為現場居民觀眾帶來了原創短篇評彈《奇怪的銅絲》首演。該作品以李白烈士的經歷為藍本,串聯起解放前夕上海隱蔽戰線的驚險故事。輕快的琵琶三弦模擬出交織碰撞的密電碼聲音,再現了李白烈士等革命先輩的英勇與智慧。
演出結束後,李白烈士故居紀念館名譽館長吳德勝帶領大家參觀故居,體驗了一堂情景黨課《電波中永生》。吳德勝是李白烈士故居紀念館的建館者之一,也是李白夫人裘慧英的忘年交,他介紹:「今早,我還和館內工作人員一起接待了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原機要科科長邵中,他帶來對李白在淳安秘密開展隱蔽戰線工作的最新研究,與我們進行了交流。我們始終追尋李白烈士的腳步,希望能更真實地還原李白烈士的經歷,讓更多人了解他的故事。」走在李白烈士曾經居住的地方,看到他使用過的工具,聆聽着生動的講解,大家彷彿穿越時空,回到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
活動最後,紀念館特別安排了「紅色瑰寶」藏品品鑒會。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大家戴上手套,輕輕觸摸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原版劇本、李白烈士的家書、李白烈士生前穿過的衣物以及李白夫人裘慧英親手編織的花枝等珍貴文物,感受這些承載着歷史記憶的藏品傳遞出的溫度與力量。這一環節不僅增強了活動的互動性和參與感,更讓紅色文化以一種更加直觀的方式觸動人們的內心。
黃渡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陸蓓華代表大家表達了內心的激動:「我們很高興能參與這樣一場生動的『黨課』。尤其是看到紅色基因和非遺評彈在我們居住的這片土地上相遇,藝術的力量能夠讓紅色精神以更鮮活的方式走進群眾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