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長子被捕,斯大林:我不會用一個敵軍元帥去交換一名士兵

2025年05月21日21:23:03 歷史 1498

在歷史書里,斯大林的形象是複雜的。他是蘇聯的強人,是二戰的勝利者之一,是讓國家走向工業化的推手。但他同時也是大清洗的發動者,是冷酷決絕的政治領袖,甚至,在一些人眼裡,是一個對自己兒子都毫不留情的「鐵石心腸」。

他那句「我不會用一個敵軍元帥去交換一名士兵」,被後人反覆提及。這話說得冷,聽得人後背發涼——被拒絕交換的那位士兵,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的長子,雅科夫·朱加什維利

得知長子被捕,斯大林:我不會用一個敵軍元帥去交換一名士兵 - 天天要聞

1907年,雅科夫出生在格魯吉亞。他的母親是斯大林的第一任妻子葉卡捷琳娜,一個性格溫婉、教育程度不低的女性。可惜的是,她在雅科夫出生不久後就因病去世。

那時斯大林還在搞革命,時常坐牢、流放,生活動蕩不定。妻子去世時,他從監獄中被特許出來,趕來參加葬禮——據說,他站在棺材前一句話也沒說,轉身走了。此後幾十年,他再沒提起過葉卡捷琳娜的名字。

而雅科夫,從那天起就成了沒人要的孩子。親生父親忙着革命,把他交給舅舅和姨媽撫養。在他們家長大,講的是格魯吉亞語,根本不會說俄語。

直到1921年,斯大林權勢漸長,才把14歲的雅科夫接來莫斯科。對他來說,那是完全陌生的一切。父親已再婚,有了新的家庭、兒子、女兒,雅科夫只能像個「外人」一樣,突然闖進這個原本就沒有他的位置里。

他和斯大林之間,很難說得上「父子之情」。既有語言的隔閡,更有長期分離造成的疏離。雅科夫內向、敏感,而斯大林是那種嚴厲、不苟言笑的父親。兩人性格完全不合,日常溝通基本靠爭吵。

有人說,他們之間唯一的一次「交心」,是後來在雅科夫試圖自殺之後。原因是他想結婚,斯大林不同意,他一怒之下開槍打自己——未遂。住院期間,斯大林來看他,說了句:「沒用的東西,連死都死不成。」說完就走了。

從那之後,兩人感情雖有所緩和,但距離始終沒拉近。

得知長子被捕,斯大林:我不會用一個敵軍元帥去交換一名士兵 - 天天要聞

戰爭爆發:主動請戰的兒子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德軍閃電戰壓境,蘇聯大量兵員上前線支援防線。雅科夫此時正就讀炮兵學院,他立刻請願上戰場。

在這點上,他是有血性的。他沒有像某些高層子弟那樣留在後方,也沒要求調去輕鬆的崗位,而是直接去了最危險的地段——西部戰線。

同年7月,他所在部隊陷入困境。蘇軍第16集團軍和21集團軍被德軍合圍,傷亡慘重。雅科夫被俘,關進了德國位於柏林郊外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

這件事,德國人沒公開。斯大林也沒第一時間知道。

直到1943年,斯大林才確認長子真的在德國人手裡。那時,德國人提出交換條件——用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俘獲的德軍元帥保盧斯,換回雅科夫。

斯大林的回應直接而冷酷:「我不會用一個敵軍元帥去交換一名士兵。

消息傳出,一片嘩然。是的,作為父親,他確實拒絕了救回兒子的機會。

得知長子被捕,斯大林:我不會用一個敵軍元帥去交換一名士兵 - 天天要聞

被俘之後的雅科夫,其實並不是一開始就被當「籌碼」使用的。德國人最初對外宣稱他是「中校傑尼切夫」,甚至不允許其他戰俘靠近他。

但德國人後來發現了他的潛在利用價值,開始轉變策略。

他們不斷地試圖「策反」他。先是蘇聯的叛將帶着「斯摩棱斯克宣言」去勸降,宣稱蘇聯制度腐朽,斯大林已經拋棄了他。雅科夫看都沒看,直接撕了。

德軍又想用他的身份製造輿論,偽造他寫的信,發表在德國報紙上,聲稱他已經和父親決裂,支持納粹。

雅科夫在集中營里對所有戰俘解釋說:「那不是我寫的。我熱愛我的祖國,我沒有背叛。

這話,不是說給德國人聽的,是說給同胞聽的。他知道,自己現在活着的唯一意義,就是不能讓別人覺得他屈服了。

後來德國人送食物和錢,他也一概拒絕,只有一次例外——一個波蘭戰俘分了自己的一份救濟,他才收下,並承諾以後一定償還。

德國人見他軟硬不吃,乾脆升級心理戰術。專門把關於「卡廷事件」的信息交給他閱讀。那是蘇聯被指責屠殺上萬波蘭軍官的案件,至今仍有爭議。

德國人知道他和波蘭戰俘關係不錯,用這個刺激他,目的只有一個:讓他徹底崩潰。

可以想像,那段時間,他是怎麼熬過來的。

得知長子被捕,斯大林:我不會用一個敵軍元帥去交換一名士兵 - 天天要聞

死亡之謎:真相到底是什麼?

1943年4月15日,德國方面突然宣布:雅科夫·朱加什維利死於「試圖越獄」

但事情並不簡單。

關於他的死,有三種主要說法:

  1. 自殺說。他因長時間精神壓抑,加上知道斯大林已經公開稱他為「叛徒」,終於崩潰,選擇自殺。
  2. 被射殺說。他在「放風」期間,試圖接近鐵絲網,被德國獄卒開槍射擊,十一槍致死。
  3. 謀殺說。德國人見策反失敗,決定除掉他,製造出「試圖越獄」的假象。這一說法後被多位歷史學家所支持,包括蘇聯和德國的檔案資料顯示,他的死亡並不像普通士兵的逃亡那樣草率。

到底是哪種?現在已經很難完全查清。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是叛徒

戰爭結束後,蘇聯對德國戰俘和軍官的審訊,證實雅科夫在集中營始終堅定立場,從未妥協,也未與德方合作。蘇軍文件中寫道:「他面對敵人表現出無比的堅強和忠誠。」

得知長子被捕,斯大林:我不會用一個敵軍元帥去交換一名士兵 - 天天要聞

1977年,蘇聯政府為雅科夫追授一級衛國戰爭勳章,正式「恢複名譽」。

那是官方給出的一個姿態,試圖彌補幾十年來對這位烈士的誤解。

但對一個已經死去的人來說,這種「正名」太晚了。

雅科夫一生最痛苦的,大概不是集中營的酷刑,也不是德國人的軟硬兼施,而是他到死都不知道,父親有沒有真正為他感到驕傲。

他為國家而死,為父親守住了信仰,卻沒能等到一個擁抱。

得知長子被捕,斯大林:我不會用一個敵軍元帥去交換一名士兵 - 天天要聞

我們不能簡單地評價斯大林是冷血的父親,也不能將他洗白成「為了國家的大義」。真實情況更複雜。

他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他的「選擇」有其背景。他確實拒絕了一個父親本能的願望,但也正是這種拒絕,讓他在政治層面「立得住」。

至於雅科夫,他做出了另一個更讓人肅然起敬的選擇——面對死亡和孤獨,他沒有拋棄信仰和尊嚴。

這對父子,可能誰也沒能好好了解過對方。但他們都用自己的方式,走完了屬於各自的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今夜,見證歷史了! - 天天要聞

今夜,見證歷史了!

【導讀】比特幣價格創新高,美股走勢分化中國基金報記者 泰勒大家好,今晚繼續關注海外市場的表現。見證歷史!比特幣創新高5月21日晚間,比特幣上漲至歷史新高,突破了今年1月創下的紀錄。在美國穩定幣立法取得進展和激發了在特朗普領導下對監管明晰的希望後,比特幣創下歷史新高。這款最大加密貨幣攀升至109455.99美元的紀...
前神父侵犯案再起波瀾,教宗利奧十四世被控包庇縱容 - 天天要聞

前神父侵犯案再起波瀾,教宗利奧十四世被控包庇縱容

近日,一名被解除神職的前神父對天主教教宗利奧十四世提出重磅指控,稱其曾在擔任教會要職期間縱容性侵醜聞,引發輿論震動。事件核心圍繞美國芝加哥教區一樁陳年性侵案,牽涉多方責任與教會內部爭議,再次將天主教會的信任危機推向風口浪尖。現年76歲的前神父詹姆斯·雷(James M Ray)近日向美國媒體披露,教宗利奧十四世...
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草台班子 - 天天要聞

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草台班子

遠古的即興表演人類最早的文明,往往誕生於意外和混亂。蘇美爾人在兩河流域建立城邦時,既沒有統一的規劃,也沒有明確的分工。他們發明楔形文字,最初只是為了記錄倉庫里的糧食數量,誰也沒想到這套符號會成為人類最早的書寫系統。
比雲南省面積還小的德國憑啥玩轉歐洲當老大 - 天天要聞

比雲南省面積還小的德國憑啥玩轉歐洲當老大

位於歐洲中部的德國領土面積約為35.74萬平方公里。要知道我國一個雲南省就有39萬平方公里。可就是這樣一個還沒我國雲南省大的國家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卻一點都不小。德國全稱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意志人作為德國的主體民族佔全國總人口的90%以上。
歷史幽深里的三國 - 天天要聞

歷史幽深里的三國

記者 成長1每一個男生都曾有一個英雄夢,許多人的英雄夢都是從看三國開始的,我自然也不例外。童蒙時代,我就被連環畫上的三國故事深深吸引。上小學之後,與央視版《三國演義》電視劇迎頭相遇,看到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躍然於熒屏之上,心中涌動的英雄豪情又被一次次點燃。再後來,家裡買了第一台電腦,一股腦安裝了一批三國...
得知長子被捕,斯大林:我不會用一個敵軍元帥去交換一名士兵 - 天天要聞

得知長子被捕,斯大林:我不會用一個敵軍元帥去交換一名士兵

在歷史書里,斯大林的形象是複雜的。他是蘇聯的強人,是二戰的勝利者之一,是讓國家走向工業化的推手。但他同時也是大清洗的發動者,是冷酷決絕的政治領袖,甚至,在一些人眼裡,是一個對自己兒子都毫不留情的「鐵石心腸」。他那句「我不會用一個敵軍元帥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