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大入獄,8歲犧牲,遺體被挖出時,手裡緊攥一物,令人痛哭!

2025年05月18日18:32:08 歷史 1906

1949年11月30日,在經過多次尋找和排查,最小革命英雄的遺骸終於被找到。當工作人員撬開厚厚的水泥板時,只見遺骸已經腐爛,但他蜷在胸前的瘦小的手裡,緊緊攥着一物。

在場的人員無不痛哭落淚。

8月大入獄,8歲犧牲,遺體被挖出時,手裡緊攥一物,令人痛哭! - 天天要聞

「小蘿蔔頭」宋振中現存唯一生前照片

這位小小的英雄,終於等來了自由,他可以開心地奔跑,看看外面的世界,去追求自己喜歡的畫畫,也許下一輩子,他會成為一名出色的畫家。

他就是宋振中,宋綺雲和徐林俠的小兒子,也是年齡最小的革命烈士。

同在監獄中的同志們親切地叫他「小蘿蔔頭」。

當然,「小蘿蔔頭」一開始並不是「小蘿蔔頭」。

一、隨母入獄,艱難長大

小蘿蔔頭的父親宋綺雲,是愛國將領楊虎城的私人秘書。

1933年6月,紅四方面軍和楊虎城率領的第十七路軍正式簽訂了「巴山為界,互不侵犯,聯共反蔣,共同抗日」的秘密協定。

此後兩年多的時間內,紅軍通過這條「紅色交通線」源源不斷地運輸物資到根據地。後來紅四方面軍不斷發展壯大,成為確保紅軍長征會師以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勝利的一支重要的武裝力量。

而促進這份秘密協議的簽訂人之一,就是宋綺雲。

宋綺雲曾是中共江蘇邳縣縣委書記,也是以組織身份加入楊虎城部的「統戰工作者」。他與妻子徐林俠在西安以地下黨員身份,從事着革命工作。

在「西安事變」後,楊虎城、宋綺雲等人都成為了特務們的眼中釘、肉中刺。

在明知道自己時刻有被暗殺的危險下,宋綺雲依舊將生死置之度外,為抗日戰爭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8月大入獄,8歲犧牲,遺體被挖出時,手裡緊攥一物,令人痛哭! - 天天要聞

「小蘿蔔頭」的媽媽爸爸

1941年9月,宋綺雲突然收到一份急電:「家有急事速回!」

他雖然察覺有些不對勁,但是擔心自己的家人有什麼危險,他還是急忙趕回家中。宋綺雲一踏進家門口,連口水都來不及喝,就被兩個特務挾持帶走。

自此杳無音訊。

當時,徐林俠帶着孩子們住在蒲陽村。她每天抱着才幾月大的小蘿蔔頭,走二、三十里路去到西安城裡打聽丈夫的消息,但是都無疾而終。

她與宋綺雲相識13年,兩人輾轉於江蘇、陝西等地,既是夫妻,也是最為親密可靠的戰友。

正當她心急如焚時,有人告訴她:「宋社長要去重慶,要你帶幾件衣服給他送過去。」

徐林俠雖然覺得不對勁,但是為了知道丈夫的消息,即使是火坑她也願跳。於是,她帶着8月大的小蘿蔔頭前去。

自此,卻一去不復返。

二、獄中學習、黨的小交通員

小蘿蔔頭和母親徐林俠被關進重慶「白公館」的女牢。

據小蘿蔔頭生前的獄友李碧濤老人講述:「牢房裡昏暗狹小,關押着幾個婦女和小孩,充斥着各種尿味騷味,蒼蠅蚊蟲到處亂飛。吃的是夾着老鼠屎的發霉、發臭米飯,早上有一點點鹹菜,中午只有餵豬的幾片爛白菜葉子,晚上只有發餿的稀米湯。」

除此之外,夜晚經常傳來特務審訊其他難友的痛喊聲以及特務們毫無人性的打罵聲。

小蘿蔔頭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一次也沒有看過外面的世界。

8月大入獄,8歲犧牲,遺體被挖出時,手裡緊攥一物,令人痛哭! - 天天要聞

重慶松林坡文物遺址區「小蘿蔔頭」雕像

當年才12歲的李碧濤第一次見到小蘿蔔頭,小蘿蔔頭就拉着她的手對她說:「姐姐,你來了不要難過啊。」

此時小蘿蔔頭7歲,嚴重發育不良,瘦弱的四肢頂着一個大大的腦袋,看起來只有4、5歲大,但是他的眼睛很清澈、明亮,透着一絲穩重和成熟。

也因此,獄中的同志們才親切地叫他「小蘿蔔頭」。

李碧濤老人說,每次有人來倒馬桶時,小蘿蔔頭總要一路跟着走出牢房,但是到了大門口就被看守攔住。他看着外面的鳥兒對她說:「我真想像那隻小鳥一樣會飛,那樣我就自由了,就能飛出這個地方了。」

然而,小蘿蔔頭渴望的自由終究沒有實現。

雖然獄中條件惡劣,但是小蘿蔔頭的母親並沒有忽略對他的教育。她經常給他講革命故事,讓他養成正確的善惡是非觀。小蘿蔔頭被教育得很好,他對自己的同志們友好謙讓,對特務們疾惡如仇。

據解放後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委統戰部部長的胡春浦回憶,他於1947年被抓入白公館,然而因為本身患有嚴重的胃病,完全吃不了糟糕的牢飯,只能躺着不能動彈。

小蘿蔔頭看到這個叔叔後,關切地詢問了他怎麼了,並將之告訴了母親徐林俠,很快就給胡春浦送來了一碗挂面。後來胡春浦才知道,麵條是徐林俠做苦工掙下的,煮麵條的鍋是牢房裡吃完東西剩下的空罐頭盒子,燃料則是小蘿蔔頭從過道的油燈碗里一點點偷來的。

胡春浦曾說:「在我經歷了酷刑以後,是小蘿蔔頭送來的麵條讓我感受到了組織、同志們的關心,讓我增強了戰勝敵人的信心!」

而面對特務的誘惑時,小蘿蔔頭會說:「拿槍的特務是壞蛋!」

有一次,看守的特務故意逗他:「你叫我阿姨,我就給你糖吃。」小蘿蔔頭兩眼一瞪,拔腿就跑。

後來,他還是問了母親徐林俠:「媽媽,什麼是糖呀?糖好吃嗎?」

徐林俠眼裡帶着淚花,伸手在窗台上抹了一點鹽漬讓他含着,說:「這就是糖。」

小蘿蔔頭在監獄時,他的老師是抗日愛國將領黃顯聲將軍。原本特務們並不肯給小蘿蔔頭學習的機會,是父親、母親以及獄中其他同志通過罷工、罷食的方式才逼得特務們妥協。

獄中的同志們為他省下草紙做作業本,父親撿了一根樹枝磨尖作為筆給他,母親則撕下棉衣里的棉花,用火燒焦後兌到水裡作為書寫的墨汁。

也因此,小蘿蔔頭更加珍惜每天的學習。

8月大入獄,8歲犧牲,遺體被挖出時,手裡緊攥一物,令人痛哭! - 天天要聞

黃顯聲將軍教他讀書寫字,還教他學習俄語,後來因為小蘿蔔頭刻苦學習,便送給了他一小截紅藍鉛筆。小蘿蔔頭很愛惜這半截鉛筆,他每天趴在地上練習數次後,才用鉛筆工整地寫在草紙上交作業。

因為小蘿蔔頭年紀小,特務們並沒有對他嚴加看管。於是,小蘿蔔頭利用這個優勢,成為了獄中黨組織的交通員,為黨組織做了不少工作。

原來,監獄裏秘密辦起了《挺進報》。

黃顯聲將軍將報紙上看到的消息,寫到香煙盒紙上,再交給小蘿蔔頭,讓他送給各個牢房的同志們。他還將一小塊疊起來的紙塊,塞給小蘿蔔頭,讓他送給獄中的秘密黨支部書記許曉軒。這張紙條,是「瘋老頭」韓子棟精心畫成的監獄地圖。小蘿蔔頭一一完成了這些重要的任務。

後來,韓子棟在同志們的協助下,瞅准了機會,成功越獄。

三、遺體被挖出,手裡緊攥半截鉛筆

隨着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特務們已經開始恐慌跑路。然而,對於白公館裏關押着的同志們,蔣介石命令:「一律不準釋放!」

1949年9月6日,小蘿蔔頭和爸爸媽媽被特務帶到重慶歌樂山下的松林坡。這是他第一次踏出監獄,看到外面的世界,原來天空是那樣藍、那樣大。

面對死亡,宋綺雲夫婦沒有絲毫畏懼。

但作為母親,徐林俠懇求特務:「放過孩子吧,哪怕是讓他出去討飯!」

但特務卻殘忍地當著小蘿蔔頭的爸爸媽媽的面,一刀將他刺死。為了掩蓋罪行,他們甚至在地上澆灌了厚厚的一層水泥。

小蘿蔔頭犧牲時,還不到9歲,距離新中國成立僅24天。重慶解放後,人們找到他的遺體,他的兩隻小手蜷在胸前,手裡還緊緊攥着那半截鉛筆。

8月大入獄,8歲犧牲,遺體被挖出時,手裡緊攥一物,令人痛哭! - 天天要聞

「小蘿蔔頭」最珍愛的鉛筆

結語:

1947年時,宋振華等幾個孩子曾收到父親宋綺雲的家書,他們欣喜不已。然而,更令他們激動落淚的是,家書後面有用鉛筆寫的、工整卻稚嫩的4個字:哥哥,姐姐。

重慶解放後,「小蘿蔔頭」宋振中被追認為革命烈士。他是中國年齡最小的烈士,同其父母一起並稱為「一門三烈」。

宋振中雖然沒能迎接自由和新生活,但他的事迹卻激勵着後來的每一個人。

今天的我們為什麼要緬懷每一位革命先烈,就是因為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今天自由幸福的我們!

向最小烈士宋振中致敬,向每一位革命先烈致敬!

參考資料:

[1]中國新聞網.《「小蘿蔔頭」宋振中 短暫而璀璨的八年人生》.2021年9月7日

[2]中華英烈網. 《最小革命烈士宋振中:9歲為國捐軀,死時手裡還握着一根粉筆頭》 .2021年3月23日

[3]中國江蘇網.《「尋找小蘿蔔頭」採訪紀實第五站(1)——小蘿蔔的唯一見證人李碧濤老人》.2017年5月22日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 天天要聞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大家好,我在遊戲荒的時候,經常會打開那些經典遊戲,玩上一局感覺非常爽。尤其是《紅色警戒2》,即時戰略玩法緊張激烈,多人戰鬥和戰役都十分出色,現代戰爭手段也相當豐富。可由於年代久遠,很多玩法已經爛熟於心了,打來打去沒有新鮮感。最近,有網絡大佬基於《紅色警戒2》開發了全新的PC版《紅色警戒:世界戰火》MOD,...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 天天要聞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全國文物職業技能最高獎頒獎了!貴州兩名「手藝人」憑實力當「國手」!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7月6日,由國家文物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的2025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二屆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結果揭曉。來自貴州的選手吳勝成獲木作文物修復師一等獎,滕昭玉獲金屬文物修復師三等獎,這也是...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 天天要聞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美國得克薩斯州中部地區因暴雨引發洪災,截至當地時間6日,已造成至少82人死亡、約40人失蹤。美國總統特朗普6日表示,得州洪災是「百年一遇」「沒人預見到」。得州向來洪水多發,然而為何這次災情如此嚴重、傷亡如此巨大?在這場悲劇後,美國社會各界普遍認為,這次洪水造成如此大傷亡,有天災更有人禍。特朗普簽署「重大災...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 天天要聞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前言正值二戰結束後80周年,應蒙古國邀請,日本天皇德仁首次對蒙古國進行訪問,蒙古國對此給予高規格接待,邀請日本天皇夫婦出席「那達慕大會」的開幕儀式,並參觀多個景點和日本投資項目。祭奠亡靈背後7 月 9 日清晨,天皇夫婦的車隊悄然駛入烏蘭巴托
民國將領之川軍青翰南 - 天天要聞

民國將領之川軍青翰南

(本人櫥窗裏面有很多關於民國歷史書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你們的支持就是我創作最大動力。)民國時期,四川軍閥熊克武打敗另外一個軍閥劉存厚後,熊克武就控制了四川軍政大權,而熊克武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就不斷排擠其他派系的將領,最終四川爆發了「
800餘米地道承載抗日紅色記憶!人民第一堡壘煥新 - 天天要聞

800餘米地道承載抗日紅色記憶!人民第一堡壘煥新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魂飛膽也顫。」一曲旋律激昂、朗朗上口的《地道戰》,喚起多少人對抗戰歲月的回憶。位於順義區龍灣屯鎮的焦莊戶村,幾十年來一直保留着地道戰的痕迹。
天庭權力架構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統御三界? - 天天要聞

天庭權力架構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統御三界?

在中國傳統神話體系中,玉皇大帝統領的天庭是一個龐大而精密的"神界政府",各部門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這個神秘而威嚴的天庭管理體系,揭開神話中"天界公務員系統"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