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2025年05月08日20:22:07 歷史 1783

【前言】

毛主席希望和您見面,請您在一個小時內趕到中南海。請您做好準備,等會兒會有專車來接您。

主席急着要見的那個人究竟是誰?他為什麼如此迫切地想和對方見面?兩人碰頭後,他們之間到底談了些什麼內容?

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 天天要聞

【一、一通緊急的來電】

1974年5月3日凌晨六點,一個男人正在熟睡,突然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吵醒。他迷迷糊糊地拿起聽筒,含糊地問:「喂,哪位?」電話那頭傳來一個公事公辦的聲音:「您好,請問是李政道教授嗎?毛主席希望一小時後在中南海與您見面,請您準備一下,車馬上來接您。」

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 天天要聞

聽說能見到毛主席?這話一下子讓他清醒過來。男人又驚又喜,趕緊搖醒身邊的老伴,把這事告訴她。兩人二話不說,立刻起身收拾,準備去赴這場難得的見面。

這位美國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原本是回國探親的,打算第二天從北京飛香港返回美國。沒想到突然接到主席要見他的電話。雖然打亂了行程安排,但李政道和妻子都很開心。他們心裏琢磨:「主席這麼突然找我們,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嗎?」

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 天天要聞

沒過多久,車就開到了酒店門口。不到八點,李政道已經來到中南海游泳池邊毛主席的住所。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他走進了主席的書房。

主席正坐在沙發上等着,一見李政道走進書房,立刻站起來迎上去,兩人緊緊握手。主席熱情地說:「李博士這次回國這麼低調,我都沒能及時迎接,真是太失禮了。」李政道趕緊回應:「您太客氣了,我實在不想打擾您。」兩人聊了幾句,才坐下開始正式交談。

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 天天要聞

李政道教授到底有什麼特別的本事,能讓主席專門抽出時間見他?主席這麼急着見他,背後有什麼重要原因呢?

【二、物理學家的年少求學之路】

李政道1926年出生在上海一個很有聲望的大家庭里。由於家境優越,他從小就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對數學特別感興趣。四歲那年,家裡就開始教他認字和簡單的加減法。

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 天天要聞

李政道天資聰穎,學習能力特彆強,數學更是他的強項。家人注重寓教於樂,常常用撥弄算盤和擺弄積木的方式,讓他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他也十分爭氣,每次遇到數學題,總能迅速用積木拼出正確答案。

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 天天要聞

1937年,李政道剛上小學二年級,學校就被日軍炸了。為躲避戰亂,全家搬進租界。租界里沒有小學,他不想中斷學業,乾脆跳過小學直接上了國光中學讀初中。年紀小,懂得也不多,常被同學取笑。面對這些困難,他學習更加用功,堅持讀完了兩年初中,成績一直很好。

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 天天要聞

1938年,他進入東吳大學附屬中學,從初二開始學習。兩年後,他順利考入了該校高中部。高中階段,他學習更加刻苦,圖書館成了他最愛去的地方。在那裡,他廣泛閱讀了中國古典文學、英美名著以及科普讀物等各種書籍,幾乎什麼書都看。也就是在這一時期,李政道第一次接觸到物理學,一本名為《膨脹的宇宙》的書激起了他對物理的濃厚興趣,這為他日後成為物理學家打下了重要基礎。

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 天天要聞

1943年,李政道通過全國統考進入浙江大學電機系,不過他始終對物理情有獨鍾,後來毅然轉到了物理系。大學期間,他逐漸構建起對物理學的系統理解。與高中相比,大學課程相對輕鬆,同學們常常結伴遊玩,但李政道卻始終專註學習,經常找物理系束北星教授討論問題。當時束教授負責教授大四的"物理討論"課,李政道雖然還沒到大四,卻每節課都準時參加,從中學到了很多。

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 天天要聞

【三、首次獲諾貝爾獎的中國科學家】

1946年,在老師的引薦下,李政道進入西南聯合大學深造。在這裡,他結識了物理系教授吳大猷,對物理學的認識有了更深的理解。憑藉出色的表現,他還被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選中參與原子彈"種子計劃"的研究工作,並因此獲得了國家獎學金

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 天天要聞

吳大猷引薦他前往美國芝加哥大學深造,師從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費米教授。在費米的精心指導和自身勤奮學習下,他於1950年成功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年僅二十四歲,被同學們稱為"天才博士"。

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 天天要聞

大學畢業後,他先在芝加哥的葉凱士天文台幹了八個月,接着先後在加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當物理老師。在這段時間裏,他發現了同向湍流的渦流黏滯係數,通過計算證明二維空間里不可能有湍流,還提出了"李模型"。這個模型在量子場論里非常罕見,因為它能精確求解,對後來的物理學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

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 天天要聞

1957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兩位教授攜手攻關,解決了物理學界的一個重大難題,提出了宇稱不守恆理論。憑藉這一成就,他們贏得了愛因斯坦科學獎。同年10月30日,他們又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由於李政道護照上顯示的是中國國籍,他們倆同時成為首位摘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 天天要聞

【四、學成歸國受到毛主席接見】

留學期間,李政道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着祖國。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百廢待興,急需各方面人才。李政道深感回國報效的時機已到,便嚮導師費米教授表明心跡:「教授,我決定回國了。在國外求學多年,如今新中國已經成立,我要回去用所學知識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

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 天天要聞

費米教授非常欣賞這個出色的學生,他也不願失去這樣的人才,於是勸道:「小李,我理解你牽掛祖國的想法,但眼下真不是回國的合適時機。你們國家現在的條件還無法支持你繼續做研究,不如先留在美國,等形勢好轉了再考慮回去,你看這樣行嗎?」

李政道聽完教授的一番話,漸漸冷靜下來。經過一番考慮,他接受了導師的挽留和朋友的勸告,決定暫時留在美國繼續研究物理理論,畢竟那裡的條件更優越。1963年,他正式成為美國公民。

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 天天要聞

這段時間,他無數次想回國,但當時中美關係緊張,美國刻意扣留中國許多科技專家。儘管李政道對祖國充滿眷戀,卻只能遙望大洋,默默表達對家鄉的思念。

1972年,尼克松成功訪華,中美關係迎來轉機,這讓李政道興奮不已,他終於能回到祖國了!同年9月,李政道和妻子首次重返中國,時隔二十多年再次踏上故土,他內心激動萬分,不禁感嘆:「祖國啊,我終於回來了!」周總理得知這位著名物理學博士歸來,專門在北京接見了他們夫婦。看到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李政道心中充滿了自豪。

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 天天要聞

1974年5月,李政道回國後注意到不少工農兵學員文化底子薄弱,他意識到中國的基礎科學教育水平還很低,這讓他擔心未來科教人才可能青黃不接。為了國家的長遠發展,他給周總理寫了封信,詳細提出了人才培養方案,建議國家挑選一批有潛力的年輕人,從小就開始系統培養,為科研領域輸送後備力量,填補人才斷層

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 天天要聞

遺憾的是,周總理對他的想法表示支持,但江青卻持反對意見。李政道心中難免有些沮喪,但他還是準備按原定行程回國。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他意外地收到了毛主席的會見通知。

他聽到消息後既興奮又困惑,主席會和他聊什麼呢?是討論人才培養,還是探討物理問題,或者談論兩岸關係?他幾年前剛回國一次,現在作為美籍華人,會不會被懷疑是間諜?帶着這些疑問,他見到了毛主席。

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 天天要聞

毛主席見到他時,用一句輕鬆的笑話緩解了他的緊張:「聽說李博士是上海人,知道有上海,那有沒有下海呢?」李政道一時摸不着頭腦,只好如實回答:「這個我還真不清楚。」主席大笑着說:「有上海自然就有下海,上海是市,下海是個鎮啊!」短短一句話,立刻讓氣氛輕鬆起來,毛主席果然厲害!

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 天天要聞

聊完閑話,毛主席開始說正事:「你的來信,恩來同志已經轉給我看了。你提的培養人才的想法,我也很支持。不過,你說的那個理論我還不太明白。理論從哪兒來的呢?它是從實際應用的科學中總結出來的,然後再反過來指導科學實踐。」

李政道意識到主席是想和他討論物理學,這讓他感到意外和高興,沒想到主席對物理這麼感興趣。兩人深入探討了「對稱的重要性」,接着又聊到了他和楊博士提出的「宇宙不守恆理論」。主席聽完後風趣地比喻道:「就像我的肩膀,一邊高一邊低,還有我的眼睛,一個好,一個不好。」主席這種通俗又精準的理解讓李政道更加興緻勃勃地繼續講解。主席不時發表自己的見解,這場對話持續了兩個小時,直到主席需要吃藥休息時才結束。

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 天天要聞

在分別時,毛主席特意給李政道準備了一份禮物。李政道打開一看,發現是一本《科學概要》,這本書正是他們之前聊天時提到的科學著作,那時候已經非常稀有了。李政道感受到主席的用心,心裏特別感動,一直把這本書好好收藏在自己的書房裡,直到現在。

八十一歲的毛主席,突然致電一位科學家,並告知:一小時後見! - 天天要聞

【總結】

李教授這次見到毛主席,對他來說是一生難忘的經歷。他提出的培養人才方案得到了主席的支持,第一個少年班在安徽成立,後來陸續在其他城市也辦了起來,為我國的人才培養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毛主席到了晚年,依然對科學充滿好奇和熱情,始終保持着學習和鑽研的態度,這種"活到老學到老"的勁頭,確實是我們每個人都該好好學習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八七會議上,兒子陳喬年嚴肅批評犯下嚴重錯誤的父親陳獨秀 - 天天要聞

八七會議上,兒子陳喬年嚴肅批評犯下嚴重錯誤的父親陳獨秀

來源:《向榜樣學習》,北京市委組織部、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組織編寫,北京出版集團公司北京出版社出版陳喬年(1902—1928),男,陳獨秀次子。1922年加入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後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北京地委組織部部長、中共北方區委組織部
蔣介石:曾用毛著「改造」國民黨 - 天天要聞

蔣介石:曾用毛著「改造」國民黨

蔣介石虛心:學習共產黨「改造」國民黨蔣介石自幼熟讀《孫子兵法》他懂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他經常與蔣經國探討這樣一個問題:共產黨究竟怎樣治黨?蔣經國畢竟長期留蘇當過聯共布黨員,做過黨的基層工作,甚至其共產黨的黨齡超過國民黨。他對共產
此人和毛主席爭論,卻死心塌地追隨主席 - 天天要聞

此人和毛主席爭論,卻死心塌地追隨主席

眾所周知,遵義會議是我黨歷史上一次生死攸關的會議。1935年1月在遵義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批判了博古的「左」傾軍事路線,確立了毛主席在黨內、軍內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而今天要與大家說的故事,就是遵義會議
尹錫悅又被捕,夫人、岳母遭「圍剿」 - 天天要聞

尹錫悅又被捕,夫人、岳母遭「圍剿」

重獲自由124天後,已被彈劾的韓國前總統尹錫悅「二進宮」,於當地時間7月10日凌晨2時許被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批准逮捕。在首爾拘留所嫌疑人室等候「命運裁決」的尹錫悅,隨即換上囚服、拍攝「大頭照」,被轉入....
廣汽菲克終成歷史:一家合資車企的破產三重門 - 天天要聞

廣汽菲克終成歷史:一家合資車企的破產三重門

7月8日,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廣汽菲克」)管理人發佈消息稱,因廣汽菲克公司已無重整可能,根據部分債權人意見,經債權人委員會討論,管理人已經申請長沙中院裁定宣告廣汽菲克公司破產。這家曾憑藉「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廣告語紅極一時的合資車企,最終以總資產73.22億元難以清償81.13億元債務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