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們這代人不收復台灣,下代人統一時,或會直接將台灣打成廢墟

2025年04月11日19:03:10 歷史 1165

如果我們這一代不去實現對台灣的統一,下一代即便將台灣變成一片廢墟,他們依然會努力收復台灣。

他們這一代人是在「繁榮的中國」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沒有經歷過被他人壓迫的時期,亦未曾品嘗過屈辱與隱忍的感受。他們的自信並非憑空而來,而是源自內心深處的堅定信念。因此,當談及台灣時,他們所使用的詞彙不再是「希望」或「應當」,而是「必須」和「一定」。

若我們這代人不收復台灣,下代人統一時,或會直接將台灣打成廢墟 - 天天要聞

在台南赤嵌樓地宮中,考古學家曾發現明朝"永曆三十七年"的界碑,碑文清晰標註着"福建布政使司台灣府"。這個被刻意掩埋300年的鐵證,無聲訴說著一個事實:台灣從未真正脫離過中華文明母體。

但現實的複雜性遠超歷史教科書。根據台灣政治大學最新民調,20-29歲青年中,認同"台灣人"身份者高達82.3%,較2000年上升37個百分點。更值得警惕的是,台北故宮博物院已將"中國書畫特展"更名為"東亞藝術珍藏",文化切割的軟刀子正在悄然出鞘。

台海問題專家李明指出:"每拖延一年,島內教科書就會多出200頁篡改的歷史;每錯過一個窗口期,美國對台軍售清單就會新增15種進攻性武器。這不是簡單的耐心比拼,而是文明根系與分裂勢力的生死競速。"


若我們這代人不收復台灣,下代人統一時,或會直接將台灣打成廢墟 - 天天要聞

隨着電視和網絡的發展,有關台灣的消息越來越多,聽到不少選舉時的熱鬧聲,還有「台獨」的高喊,更有那些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

自從1949年兩岸分開之後,幾十年間隔着海峽互相望着,一方面有血緣相連的親密,另一方面又有政治對立的距離。

八九十年代時,還有無數台灣省老兵渴望回到家鄉,隨着這批對大陸感情最深的老兵的紛紛離世,台灣當地人對於大陸的眷戀越來越少了。


而相對應的,大陸對台灣省也是如此,尤其是我們下一代00後的年輕人,他們從小在一個中國高速發展的環境之下長大,因此,他們沒有60後、70後的怯懦和崇洋媚外,也沒有80後、90後的自卑。

若我們這代人不收復台灣,下代人統一時,或會直接將台灣打成廢墟 - 天天要聞


新世紀的年輕人,對於祖國、對於自己都有着超級強的自信,他們對祖國的偉大復興,是無比堅定的,而對於祖國的統一,更是無比堅信。

屆時,台灣在炮火洗禮之後,恐怕難以避免淪為廢墟的命運。在我們這一代人看來,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脈相連,本不應兵戎相見。但下一代卻大不相同,他們中的許多人出生於21世紀,成長於中國快速崛起的時代,未曾親歷上世紀的動蕩歲月,對物質匱乏的生活毫無概念。他們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行動!在他們眼中,今日之中國,高鐵縱橫交錯,航母頻繁下水,北斗系統全球覆蓋,已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強國。

他們不願再被台灣這樣的沉重負擔所束縛,也不想被那複雜的情感所綁架,更不願去深究那歷史的糾葛,只想看到未來。那麼其結果就是他們認定台灣是必須要收回的領土,而且做這件事無需說服親朋好友,干就完了。

若我們這代人不收復台灣,下代人統一時,或會直接將台灣打成廢墟 - 天天要聞


所以當有人問他們的時候,「假如台灣永遠不回歸,你們覺得該怎麼辦?」

他們的回答乾脆利落:「那就武力解決!」

在他們眼中,佔據中國領土卻不認同中國身份的人,就是侵略者,必須堅決對付。

這讓我想起漢武帝匈奴的態度。他翻閱史書,找到幾百年前白登之圍的恥辱,憤怒出征幾乎滅絕匈奴。今天的年輕人也是如此,沒經歷過外來欺壓,所以絕不容忍任何挑釁與屈辱。

一直以來,咱們祖國大陸給台灣的恩惠可不少,放了好多善意。面對各種挑釁,咱們也是忍氣吞聲,主要還是出於對兩岸同胞的感情。從另一個角度看,國民黨是解放戰爭里的敗軍之將;而民進黨以及很多台灣同胞,受日本殖民統治影響挺深的,這倆群體的思想轉變可得點時間。

只要他們不玩「台獨」,給他們點時間慢慢轉變也是沒問題的,畢竟我們都是一家人嘛。

可原則底線是「台獨」這玩意兒兒不能沾!維持兩岸交流,這可是咱們的同胞情感的連結啊。

若我們這代人不收復台灣,下代人統一時,或會直接將台灣打成廢墟 - 天天要聞


要知道,咱們國家一直強調和平統一,可不是說著玩的。


從香港、澳門回歸就能看出來,咱們辦事兒,向來是穩紮穩打,盡量減少損失。

這就好比做生意,和氣生財嘛。

能談攏,誰願意打架?

當然,和平統一也不是一廂情願的事兒。

「台獨」勢力在那兒上躥下跳,外部勢力也總想插一腳,這都給統一增加了難度。

有學生就直言:如果他們不認可自己是中國人,那憑什麼在我們中國的土地上這麼自由自在呢

所有中國人,首先都會認可一條:台灣自古以來都是屬於中國的領土!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不僅是聯合國承認的事實,更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共識。台灣問題必須由中國人自己解決,這是我們的家務事,容不得外人插手。

正如古語所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如果連這點決心都沒有,我們又如何面對先輩,如何面對後人?

若我們這代人不收復台灣,下代人統一時,或會直接將台灣打成廢墟 - 天天要聞


1683年施琅收復台灣時,鄭成功之孫鄭克塽在投降書上寫道:"不敢自外於皇輿一統"。

340年後的今天,當福建艦航母劈波斬浪,北斗系統覆蓋台灣海峽,我們這代人需要的不僅是鋼鐵洪流的震懾,更要創造讓台灣同胞"不願自外"的文明向心力。

畢竟,真正的統一從不是地圖上的色塊拼接,而是要讓台北夜市的蚵仔煎與西安回民街的羊肉泡饃,共享同一個數字支付系統的溫度。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