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一期可以說是將星雲集,在講究資歷的國民黨系統內,黃埔一期生更是金字塔的頂端。所以我們今天以戰鬥力的角度去評判,在所有黃埔一期生中很難絕對地去分析到底誰最厲害,因為不太好比較,而不同的軍事將領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戰場環境下也展現了不同的軍事才能。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聊聊一些在軍事能力上表現突出的黃埔一期將領:
國民黨方面:
在國民黨方面,很多人都會把關麟征排在第一位,便可以說明關麟征強大的軍事硬實力。
1. 關麟征
關麟征在抗日戰爭初期便表現出色,1933年的古北口抗戰是其最為重要的代表作,他指揮的千里駒25師立下赫赫戰功,並獲得青天白日勳章。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全民族抗戰中關麟征也是如此,他曾指揮自己直屬部隊在漳河與日軍硬碰硬,讓日軍受到極大損失,並迫使日軍撤退,後也積极參与台兒庄戰役,並表現出色,給予日軍極大的創傷。他的軍事指揮能力和部隊的戰鬥力得到了廣泛認可,其52軍戰鬥力被讚譽,曾有人說過,「關麟征52軍一個軍就相當於國民黨的十個軍。」
2. 杜聿明
杜聿明是國共兩黨評價都較高的人,在抗日戰爭時更是戰功赫赫。
杜聿明在抗日時為國家民族立了大功,是抗日期間的重要將領,抗日時多次戰役都有他的痕迹,他指揮了不少次經典戰役。如在崑崙關戰役中取得了國民黨在抗戰初期的第一次攻堅戰勝利,擊斃日軍旅團長中村正雄,第五軍名揚天下。此外,他還指揮了遠征軍入緬作戰,包括同古保衛戰和斯瓦阻擊戰,這些戰役都展現了其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更是以少勝多的典範。
3. 李玉堂
談到李玉堂就想到了泰山軍。李玉堂在抗日戰爭中表現突出,特別是在長沙會戰中,其指揮的第十軍在薛岳的領導下表現出色,有着「泰山軍」的稱號,長沙能夠保全李玉堂是要記上一功的,每次長沙會戰李玉堂都參加了,而且均有出色表現,獲得了三枚榮譽旗。在長沙,他的部有着很高的威望,不管是在進攻作戰中還是防禦防守中都展現了極高的戰鬥力。
4. 胡宗南
相對而言,胡宗南雖然貴為黃埔軍校「第一門生」,但其作戰能力和軍事素養明顯不如以上幾位,在黃埔一期生中也並不突出,但胡宗南情商高,會處理事情,比較圓滑,在國民黨系統內他長期擔任重要職務,有着「西北王」的稱呼,指揮過大規模部隊。他的處事能力和對蔣介石的忠誠使他在國民黨軍中地位顯赫。
共產黨方面:
1. 徐向前
黃埔軍校面試時,徐向前一度因為個人矮小而未能被錄取,但最終還是成功如願。
徐向前是黃埔一期中最傑出的共產黨將領之一,他在紅軍時期擔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指揮了多次重要戰役,如「三路圍攻」和反「六路圍攻」,展現了卓越的軍事指揮能力。他在解放戰爭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最終被授予元帥軍銜。
2. 陳賡
黃埔三傑,在軍校時候名氣就很大,宋希濂、李默庵都是他的小弟,是他從湖南老家帶出來的。他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都表現出色。他指揮的太岳兵團在多次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被譽為「革命的脊樑」。他的軍事才能和政治素養使他成為我軍的重要將領,最終被授予大將軍銜。
總結:
國民黨方面如果僅從戰鬥力角度評價,則關麟征和杜聿明的表現較為突出,不過,戰鬥力不僅取決於個人能力,還與部隊素質、裝備、戰場環境等多種因素有關。
因此很難簡單地評判誰是最厲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