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老照片正在消失,如何保護見證人類歷史的珍貴瞬間?

2025年03月19日07:20:17 歷史 9414

美國《華盛頓郵報》3月10日文章,原題:老照片正在消失   去年,當颶風襲擊美國佛羅里達州坦帕市時,攝影記者克里斯托弗·莫里斯面臨一項熟悉的挑戰——保護他的老照片檔案免遭風雨侵蝕。幾天以來,他將裝有老照片的文件夾搬到家中10英尺(約合3米)高的架子上,同時把金屬文件櫃塞進大卡車裡,以守護一生的心血——數十年來拍攝的數十萬張照片、底片以及數字文件。後來颶風轉向南方,並未波及莫里斯的家,老照片逃過一劫,但他認為:「我不能年復一年地賭運氣,必須找到解決辦法。」

老照片:人類共同的視覺歷史

莫里斯的困境並非個案,其作品以及無數類似的攝影檔案映射着人類共同的視覺歷史。美國國會圖書館等機構擁有1600萬張照片,在保護新聞攝影方面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處於危險中的老照片數量遠遠超出了人們的保護能力範疇。圖書館攝影策展人亞當·西爾維亞通常每個月都會接待兩到三次有關攝影師或其遺產的諮詢,來訪者希望將鏡頭下的人生珍寶存放起來,但通常僅有一小部分能被接受。圖書館只保存了12份完整的個人攝影記者檔案。需要存檔的照片數量遠遠超過能夠將其存放、數字化和公開發佈空間的容納範圍。

儘管攝影師唐娜·費拉托對自己的檔案進行了細緻整理,她以拍攝家庭暴力照片而聞名,但至今仍未給檔案找到合適歸宿。「這是活着的攝影師的詛咒。」她說,「我們年齡越大,就越能理解每一張照片的價值,老照片是我們與過去故人結下的羈絆。」

檔案遺產或成負擔

如果沒有明確規劃,老照片檔案可能會成為負擔而非遺產,讓繼承人不得不做出有關存儲的複雜決定。攝影師露絲·奧金拍攝過著名作品《美國女孩在意大利》(如圖),她將檔案安全地交到女兒瑪麗·恩格爾手中。但即使做好萬全準備,在母親去世後,恩格爾接手這項任務時也進退維谷。她於2000年成立美國攝影檔案集團,它最初只是一個小型同行交流組織,現已經發展為擁有近300名成員的非營利組織,為不少傳奇攝影師及其作品提供存檔幫助。

美媒:老照片正在消失,如何保護見證人類歷史的珍貴瞬間? - 天天要聞

攝影師們試圖為老照片找到歸宿的同時,傳統存檔方式也在消失,尤其是在地方新聞領域,幾代攝影師在那裡建立了社區歷史的共享視覺記錄。報紙照片檔案庫,那些曾經存放在新聞編輯室閣樓和地下室的大量照片隨着出版物縮減規模或關閉,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版權法又增加一個障礙:雖然獨立攝影師擁有自己的作品,但出版社員工的作品通常屬於出版物,他們很難收回自己的檔案。一些攝影師不得不翻垃圾桶,甚至有人從垃圾桶里撈出自己的一盒底片。

ai協助拯救珍貴影像

麥克阿瑟基金會等機構保存了約翰遜出版公司的檔案,使其免於破產,還拯救了400多萬張記錄戰後美國黑人生活的照片,其中一張於1969年獲得普利策獎,該獎首次授予黑人攝影師。攝影師愛德華·伯丁斯基開發了一款高科技掃描儀,以空前速度數字化和歸類圖像,每天最多能掃描2000張。由ai驅動的算法提取手寫筆記、元數據和重要細節,以便後人能通過關鍵字檢索圖像及詳細的圖片說明。

目前為止,伯丁斯基的團隊已經為多倫多一家攝影博物館「影像中心」數字化了大量有關加拿大的圖像,並從多倫多地區的麥克米歇爾加拿大藝術收藏中心收集89000幅原住民和因紐特人的照片。他們計劃接下來存檔近30萬張黑白歷史照片。「我將這個過程稱之為釋放歷史。」伯廷斯基說:「所有這些歷史都被鎖起來了。」

困擾佛羅里達州幾乎每個季節的颶風是一個切實的威脅,時間久遠和技術落後造成的障礙也是在所難免的。我們這個時代的攝影師冒着巨大風險定格了這些重要的歷史瞬間,我們不僅有可能失去老照片,還可能失去見證歷史的能力。(作者基拉·波拉克,白鷺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 天天要聞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閩南網5月9日訊(通訊員 沈思虹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在抗戰老兵許俊科家中,陳列着金光閃閃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長江支隊南下福建60周年紀念章」鐫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閩綻放的鐵血征程,一副「優秀共產黨員」牌匾輝映使命榮光。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 天天要聞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5月9日,莫斯科紅場上的勝利日大閱兵,舉世關注。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式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軍事表演。當鐵甲洪流碾過克里姆林宮牆下的方石,當軍靴鏗鏘聲,震蕩着聖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頂,這場跨越時空的軍事儀式,總在....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 天天要聞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雙江口水電站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高大壩。據相關媒體報道,該水電站已於5月1日開始蓄水,其開發商稱,這距離正式投入運行又近了一步。這座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資36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已耗時近十年,主要用於發電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 天天要聞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曹魏後期,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掌控曹魏大權,從此時起,司馬氏開始奪政專權,此舉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他們分別是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諸葛誕之叛。這三次叛亂都是被司馬氏平定的,同時也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 天天要聞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前段時間,我們在文物普查時遇到了沙塵暴,後來安全撤到了塔中鎮。」新疆和田地區文旅局文博科科長、普查隊長買提卡斯木·吐米爾說。當時全隊的給養只剩下兩箱礦泉水,在普查隊距離塔中加油站還有50公里時,汽車指示燈亮起,提示燃油即將耗盡。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 天天要聞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今天,我們說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行為和決策引發了後世無盡的爭論。欣賞他的人尊他為拯救漢族於水火的民族英雄,討厭他的人斥其為雙手沾滿鮮血的殺人惡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閔!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於公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