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
俗話說「烈火煉真金」,可偏偏有人經得住火場的考驗,卻栽在了錢眼的誘惑里。
雲南省大理州森林消防支隊長計新陽的落馬,就像一盆冷水澆在老百姓心頭——這位曾帶隊撲滅蒼山大火、地震中救出上百人的「鐵漢」,怎麼轉眼就成了貪腐蛀蟲?
5月6日他主動投案的消息剛出,茶馬古道的鄉親們就炸了鍋:那個電視上曬得黝黑、總沖在火場最前頭的漢子,背地裡竟是個「吃山喝林」的狠角色?
救火英雄的濾鏡碎了一地,倒叫人生出幾分疑惑:這世道,連消防員的紅頭盔都遮不住黑心腸了嗎?
正文:
時間撥回2017年春天,蒼山突發特大山火,濃煙遮了半個大理城。
時任副支隊長的計新陽帶着隊員三天三夜沒合眼,最後累癱在焦土堆上的畫面,當年可是刷屏了朋友圈。
老百姓送來的錦旗還在支隊牆上掛着,誰承想2023年審計部門查賬時,他批的「防火隔離帶」工程竟有近半工程量是紙上畫餅——本該挖3米的溝只刨了1米深,報賬時卻多吞了300多萬真金白銀。
更絕的是,這人玩起「陰陽合同」比滅火戰術還溜,給公家看的採購單上無人機要價80萬一架,私下和供應商簽的補充協議里,每架暗藏12萬「茶水費」。
要說這計隊長的手段,真應了那句「靠山吃山」。
消防隊要建新訓練基地,他大筆一揮把工程拆成七八個小標段,自家小舅子掛名的建築公司愣是包圓了所有土方項目。
有承包商私下嘀咕:「送錢都不敢直接上門,得把現金塞進普洱茶餅里,說是『品鑒樣品』。」
那些年跟着他混的老闆們都學精了,逢年過節不去家裡串門,改在昆明某茶莊「偶遇」,一餅老茶轉手就能在櫃檯兌出十萬八萬。
2024年大理州搞消防裝備大升級,本該公開招標的2000萬採購單,計新陽硬是搬出「特殊戰備需要」當擋箭牌,七成訂單都走了單一來源採購。
知情人士掰着指頭算過賬:同型號的高壓水泵,市價15萬的到他這兒變成22萬,多出來的錢夠給全支隊配三套新作戰服。
最諷刺的是,此人一邊收着消防器材廠的紅包,一邊在警示教育大會上拍桌子:「誰要敢動救災物資,我第一個把他送進去!」
紙終究包不住火。2025年初,消防系統啟動「倒查三年」專項行動,大理州某消防工程公司老闆被帶走問話,牽扯出計新陽在二十多個項目里「抽水」的秘密。
眼看要東窗事發,這位曾放話「消防員字典里沒有退縮」的支隊長,倒是把「見好就收」玩明白了——趕在紀檢組進駐前主動投案,成了雲南消防系統改制後首個自首的正團職幹部。
消息傳開那天,支隊食堂老師傅直嘆氣:「以前他頓頓吃食堂剩菜,還總念叨『不能占公家便宜』,敢情都是演給我們看的!」
結尾:
計新陽的墮落軌跡,恰似他親手撲滅過的山火:起先只是星星點點的貪念,後來藉著權力東風越燒越旺,最終把自己也燒成了灰燼。
古話說「官清如水,吏瘦如柴」,可如今有些「能吏」偏要反其道而行——本事越大,胃口也越大。
從抗震英雄到階下囚,他的人生拋物線給所有人敲響警鐘:當一個人把救民於水火的職責當成「火中取栗」的工具,再輝煌的功績也蓋不住貪腐的焦糊味。
眼下全國正掀起消防系統反腐風暴,光2024年就揪出63條「蛀蟲」,追回違規資金超5億。
這讓人想起清代名臣于成龍那句「貪官之害甚於火患」——山火燒毀的不過一片林木,貪腐之火焚毀的卻是民心根基。
值得玩味的是,計新陽案發後,大理民間流傳起新諺語:「防火防盜防計隊,護林護財護良心。」
或許,這才是烈火淬鍊出的真道理:守護青山的人,自己心裏得先有一片凈土;
撲滅山火的手,絕不能去點那昧心錢的引信!